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 第18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太爱了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太爱了我。

他这话听得王贲都忍不住挑了挑眉,心想这阉人说话倒挺会打比方。

赵高却像没瞧见似的,接着说:

“依臣这粗浅的见识,不如就把那和氏璧拿出来,琢磨成一方大印,当成陛下的传国宝贝。

以后不管是下诏书还是发敕令,都盖上这印,那才叫名正言顺!

这既能显我大秦天威,又能让天下人都知道,皇权是老天爷给的,咱大秦的规矩,往四海一撒,就得照着办,万万年都不能改!”

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始皇帝的心坎里。

他这辈子就好个独一无二,追求的就是那种站在云端俯视众生的尊荣。

一方用天下至宝雕成的印玺,往案上一摆,那股子权柄的厚重感,想想都让人心头发热。

他缓缓抬起头,眼里的倦意散了些,多了几分兴味:

“用和氏璧制玺?嗯……这主意听着倒不赖。你们觉得呢?”

李斯多机灵,立刻往前一步:

“陛下圣明!制传国玉玺,正好能显出我朝新气象,把这天下至尊的名分给定得死死的!”

王贲和蒙毅也跟着附和,心里都觉得这事儿靠谱

——和氏璧本就稀罕,跟始皇帝的功业倒是挺配,而且以后朝廷发令有了这信物,也能少些假冒伪劣的麻烦。

始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把奏疏往案上一放:

“行,就按赵高说的办。赶紧把天下最好的玉工都给朕找来,精雕细琢,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他目光转向赵高,“这主意是你出的,活儿就归你管了。”

赵高连忙“噗通”一声跪下,磕了个响头,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心里却在偷着乐:

嘿,这就叫踩着点子办事儿!他嘴上还不忘表忠心:

“奴婢遵旨!保管把这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要是有半点差池,您就把我这颗脑袋当夜壶使!”

这话逗得王贲差点笑出声,赶紧咳嗽两声掩饰过去。

赵高却跟没事儿人似的,依旧低眉顺眼地侍立着,只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泄露了他心里的得意

——这传国玉玺要是经他的手成了,往后史书上提起来,怎么也得记上他一笔不是?

玉玺的料子定了,可上面该刻些什么字,又成了桩需细细琢磨的大事。

这可不是寻常印信上的名号,得是能镇住天下、传之后世的宣言,字字都得透着皇权的合法性,容不得半分马虎。

几日后,章台宫再次聚起核心朝臣,烛火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

刚议完历法修订,李斯便率先提起玉玺刻字之事:

“陛下,传国玉玺乃万世凭证,其上文字需彰显天命,震慑四方。

臣以为,‘皇帝之玺’四字虽简,却直抒其意。”

话音刚落,廷尉蒙毅便上前一步:

“丞相所言虽有理,却少了几分古意与深意。

臣以为可引《尚书》‘天视自我民视’之意,稍作化用,以明陛下顺天应人。”

说着便引经据典,说出几句古奥的词句,听得几个武将直皱眉头。

通武侯王贲性子最是直接,忍不住开口:

“依末将看,不如刻‘大秦万代’,简单明了,谁都看得懂!”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要突出“统一天下”之功,有的说要强调“皇权独尊”之威,议论纷纷间,竟一时难以定夺。

始皇帝端坐在御座上,手指轻叩案几,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却并未言语

——他在等一个能说到他心坎里的答案。

就在这时,赵高又往前挪了半步,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稳稳地压过了众人的议论:

“陛下,诸位大人。”

他先朝四周拱了拱手,脸上依旧是那副谦卑的笑,

“奴婢没读过多少书,见识浅陋,可日夜伺候陛下,常听陛下论及天下大势,心里也琢磨着

——陛下之功,绝非人力所能及,实乃上天庇佑,天命所归啊。”

他这话看似自谦,却先把始皇帝的功业往“天授”上引,听得始皇帝眼角的皱纹都柔和了几分。赵高见状,继续说道:

“故奴婢斗胆以为,玉玺之文,当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赵高迎着始皇帝投来的鼓励眼神(这眼神里的赞许,是他前几日揣着点心去御书房“偶遇”时,旁敲侧击探得的心意),不紧不慢地解释起来:

“‘受命于天’这四个字,是说陛下承接上天的旨意,来统御万方百姓。

这可不是谁想争就能争去的,是正统,是天意,任谁也质疑不得、挑战不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恳切,“而‘既寿永昌’,一来是祈愿陛下圣体安康,福寿绵长,与天同岁;

二来更是祝愿我大秦帝国,在陛下的统领下,在陛下的子孙后代手中,能够国运昌盛,永世长存,直到海枯石烂!”

这番话,既把始皇帝抬到了与天平齐的高度,又兼顾了对帝国未来的祝福,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每个字都像熨帖的暖炉,精准地焐在始皇帝最在意的地方

——既有天命所归的绝对权威,又有子孙万代的长治久安。

李斯捻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心里暗忖:

这阉人倒是会说话,把“天命”与“长寿”“国运”捆在一起,确实比单纯说“皇帝之玺”或引经据典要讨喜得多。

王贲和蒙毅也点头,觉得这八个字既大气又周全,挑不出错处。

始皇帝听得龙颜大悦,猛地一拍案几,声音里满是畅快:

“善!大善!赵高此言,深得朕心!就用这八个字,刻于玉玺之上!”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附和,声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李斯抬眼看向赵高,见他正躬身谢恩,嘴角那抹得意虽一闪而逝,却被李斯精准捕捉到

——此人揣摩上意的本事,当真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不得不防。

旨意一下,天下顶尖的玉匠便被连夜征召到咸阳宫,光是筛选工具就用了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