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 第32章 政哥,我有什么办法,我也想护住大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政哥,我有什么办法,我也想护住大秦

就在北疆捷报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消散之际,一个沉重的噩耗如同冰水般浇灭了咸阳宫中的热度

——居于旧都栎阳雍宫的帝太后赵姬,薨了。

彼时,始皇帝正巡游在东郡的黄河之畔,亲自视察新近修筑的堤防与驰道。

御帐中,他正翻阅着随行侍御史呈上的军报,指尖还带着一丝旅途的尘沙。

当传信的内侍跪在帐前,低声禀报道:

“太后……薨逝了。” 始皇帝手中的朱笔骤然停住,笔尖的朱砂滴落在奏疏上,染出一朵殷红的印记。

他沉默良久,神情依旧沉稳,只是那双深不可测的眼中,闪过一丝极为复杂的光。

是解脱?是释然?还是被漫长岁月尘封的、属于母子的微弱温情?无人能辨。

巡游队伍的行程并未立刻中断。始皇帝只是吩咐车驾缓缓返回,沿途依旧按制接受地方官吏的朝见,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直到抵达咸阳,他才在内廷短暂停留,随即又启程前往栎阳。

抵达雍宫时,天色阴沉,陵园周围松柏如墨,风吹枝叶发出低沉的呜咽声。

赵高早已按礼制布置好丧仪——仪仗严整,祭品齐备,棺椁肃穆,既不失皇家威仪,也不逾“不必奢靡”的旨意。

始皇帝身着黑色祭服,步履沉稳地走向墓前。

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同一尊无悲无喜的石像。没有落泪,没有致辞,甚至没有伸手抚过那冰冷的墓土。

赵高远远观望,只见皇帝的侧脸在阴沉天光下显得格外冷峻,却在眼底深处,藏着一丝难以捕捉的空洞

——像是恨意、释然、遗憾与帝王孤独交织的漩涡,深不见底。

良久,始皇帝转身,登上了返回咸阳的车驾。车轮碾过黄土,扬起的尘烟很快将陵园吞没。

帝国的史官,会在竹简上留下寥寥数字:

“帝太后薨于栎阳宫。” 而那些深埋心底的爱恨与纠葛,从此与黄土同眠。

赵高望着皇帝车驾远去的方向,低声长叹——帝王之路,终究是一条无人相伴的孤途。

帝太后的薨逝,像是在始皇帝坚硬的帝王外壳上敲开了一丝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裂痕。

表面上看,他依旧是那个威严、果决、掌控一切的天下之主。

早朝时,他依旧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过群臣,声音沉稳有力地宣布诏令;

退朝后,他照常处理政务,批阅堆积如山的奏疏,对南征北战的将军们发号施令,继续着他宏伟的巡游计划。

然而,日夜侍奉在侧的赵高,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

始皇帝服用那些方士进献的“仙丹”的频率明显增加了。有时批阅奏章至深夜,他会下意识地用指节轻揉额角,眉宇间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疲惫。

那曾经如墨的黑发间,竟悄然滋生出越来越多的银丝,尤其是鬓角处,已是星霜点点。

他的脾气似乎也更加难以捉摸,时而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雷霆震怒,将案上的竹简扫落在地;

时而又会对着窗外的天空长时间出神,目光像穿透了宫墙,落在某个遥远而无法触及的地方,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近乎暮气的孤独。

赵高心中警铃大作。他知道,这位看似无所不能的帝王,终究是肉体凡胎,正在被岁月、操劳,还有那些可能含有毒素的丹药一点点侵蚀。

帝国的巨舰,似乎正驶向一片未知而危险的迷雾。

不久,始皇帝再次提出要继续东巡,前往更远的东方,甚至意图临碣石,以观沧海。赵高忧心忡忡,试探着劝谏:

“陛下,太后新丧,国朝上下尚在哀戚之中,陛下亦需静养龙体。

巡游千里,舟车劳顿,不如暂歇咸阳,待秋高气爽,再行东巡?”

然而,始皇帝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那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固执,还有一丝对衰老的抗拒:

“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朕岂能困守咸阳?东巡之事,已定,不必多言。”

赵高垂首应诺,但心底却生出一丝不安。

他明白,这位皇帝一生好强,从不肯在臣下面前示弱,哪怕是病痛也会咬牙硬撑。如此固执,一旦途中龙体有恙,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他必须为自己,为这个帝国可能到来的风暴,提前布局。

他再次进言,这一次语气变得极其恭顺和务实:“陛下圣意已决,奴婢不敢再阻。

然咸阳乃国之根本,陛下巡游在外,宫中政务、各地文书往来,仍需有人居中协调,及时呈送陛下御览。

奴婢恳请陛下允准,暂留咸阳数日,将诸事安排妥当,遴选得力人手值守,确保政务畅通无阻。

待一切就绪,奴婢再快马加鞭,赶上陛下巡游车队,绝不耽误侍奉陛下。”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显得赵高尽职尽责。

始皇帝略一沉吟,便答应了:“准。给你十日之期,处理妥当后赶来与朕会合。”

“诺!”赵高深深躬身,眼底却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精光。

他知道,这十日,将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十日。

他要在咸阳暗中布置,筛选可靠的人手,安插耳目在重要衙门;他要摸清哪些大臣忠于皇帝,

哪些心怀二意;更重要的是,他要为自己铺好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哪怕这条路,要踏在帝国的血与火之上。

始皇帝的巡游车队浩浩荡荡离开咸阳后,赵高立刻行动起来。

他表面上确实在高效地处理着留守事务,安排郎官值守、文书传递流程,显得井井有条。

但暗地里,他却启动了一套早已酝酿多时的秘密计划。

赵高先命心腹内侍“阿羊”将一封密封的竹筒送往北疆。

这竹筒外层涂着防水的黑漆,封蜡上刻着一只微小的乌鸦印记

——这是赵高与扶苏之间早年在咸阳宫中约定的暗号,象征“黑夜之眼”。

密信以特殊药水书写,需火烤方显。内容极其大胆,直指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