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常清韵注意到他衣襟上沾着些许尘土,心疼道:“便是军务再忙,也要顾惜身子。我让厨房温着参汤,待会喝一碗。“

“有劳王妃挂心。“朱棡握住她的手,忽然压低声音,“今日收到密报,那个蒙古喇嘛前日离开了应天,去向不明。“

常清韵心中一紧:“可知道往哪个方向来了?“

“这正是我担心的。“朱棡眉头深锁,“若是往北来,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

这时,管家来报:“王爷,孙三小姐求见,说是商队从漠北带回些新鲜玩意,特来献给王妃。“

常清韵与朱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孙玉茹这个时候来访,未免太过巧合。

“请她到花厅等候。“朱棡吩咐道,又对常清韵轻声说,“你且去见她,我随后就到。“

花厅里,孙玉茹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骑装,发髻高高束起,显得英气勃勃。见到常清韵,她恭敬行礼:“民女参见王妃。“

“孙三小姐不必多礼。“常清韵含笑示意她坐下,“听说商队这趟收获颇丰?“

孙玉茹从随身的锦囊中取出一个木盒:“这是在漠北偶然得来的雪莲,最是养颜补气,特来献给王妃。“

常清韵打开木盒,只见里面躺着一株干制的雪莲,品相极佳。她心中暗赞孙玉茹心思细腻,面上却不露声色:“孙三小姐有心了。这雪莲产自天山,难得你能在漠北寻到。“

孙玉茹笑道:“说来也巧,是一个西域商人带来的。他说这雪莲能解百毒,民女想着王妃或许用得上,就买了下来。“

常清韵心中一动,“解百毒“这三个字让她不由得联想到那个擅长巫蛊的蒙古喇嘛。她不动声色地合上木盒:“这份心意本宫记下了。听说孙家商队近日要往西域去?“

“是。“孙玉茹点头,“民女打算开辟新的商路。“

正说着,朱棡换了一身常服走进来。孙玉茹连忙起身行礼。

“孙三小姐不必多礼。“朱棡在主位坐下,“方才听说孙家要开辟西域商路,这可是件好事。“

孙玉茹眼中闪着兴奋的光:“王爷明鉴。西域的玉石、香料在大明很是抢手,而我们的丝绸、瓷器在那里也能卖上好价钱。“

朱棡沉吟道:“西域路途遥远,风险不小。这样吧,本王派一队骑兵护送你们的商队。“

孙玉茹大喜过望:“多谢王爷!“

送走孙玉茹,朱棡对常清韵道:“你觉得她今日来访,真的只是来送雪莲?“

常清韵轻抚着那株雪莲:“雪莲确实难得,但解百毒这话,未免说得太巧了些。“

“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有人借她之口在提醒我们。“常清韵分析道,“孙玉茹是个聪明人,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话。“

朱棡若有所思:“看来,我们得早做准备了。“

次日,朱棡以演练新阵为名,将魏武卒调往边境。同时暗中加强王府守卫,连日常饮食都安排了专人试毒。

这日午后,常清韵正在查看王府的账目,吕氏忽然来访。她今日气色好了许多,穿着淡紫色的襦裙,发间别着一支素银簪子。

“妹妹在看账?“吕氏在常清韵对面坐下,“可需要姐姐帮忙?“

常清韵合上账本:“不过是些琐事,不敢劳烦姐姐。“

吕氏轻叹:“妹妹何必见外。姐姐在这王府闲着也是闲着,若能帮上妹妹,心里也踏实些。“

常清韵心中微动。自那日说破心事,吕氏对她确实真诚了许多。她想了想,将一本账簿推过去:“既然如此,就请姐姐帮忙核对一下这些采买记录吧。“

吕氏接过账簿,仔细翻看。忽然,她指着其中一页道:“这个采买胭脂水粉的支出,似乎比往常多了三成。“

常清韵凑过去看,果然发现异常:“姐姐好眼力。“

“妹妹有所不知,“吕氏压低声音,“这些胭脂水粉的采买,历来是油水最多的。若是数量突然增加,多半是有人在其中动手脚。“

常清韵立即唤来管事询问。那管事起初还支支吾吾,在吕氏的连番追问下,终于承认是受了外面商人的贿赂,虚报了采买数量。

处理完这件事,常清韵对吕氏刮目相看:“姐姐对府中事务如此熟悉,往后还要多多请教。“

吕氏苦笑:“不过是往日打理东宫时积累的经验。如今想想,那些勾心斗角的日子,真是枉费心血。“

“姐姐如今能看开,是好事。“常清韵轻声道。

吕氏望着窗外盛开的桃花,忽然道:“妹妹,若是有一天姐姐不得不离开王府,还望妹妹能照拂一二。“

常清韵一怔:“姐姐何出此言?“

“只是随口一说。“吕氏站起身,“妹妹忙吧,姐姐先回去了。“

望着吕氏离去的背影,常清韵心中升起一丝不安。她总觉得吕氏话中有话,似乎预感到什么。

三日后,边境传来消息:也先突然撤兵,原因不明。与此同时,应天也传来急报:朱元璋病重。

朱棡连夜召集心腹议事。书房里烛火通明,气氛凝重。

“殿下,皇上突然病重,时机太过巧合。“张诚率先开口,“臣怀疑其中必有蹊跷。“

和珅搓着手道:“太子监国,若是皇上有个万一......“

“慎言!“朱棡打断他,“父皇洪福齐天,定能逢凶化吉。“

常清韵轻声道:“当务之急,是查明皇上患病的缘由。“

“王妃说得是。“赤鸢道,“属下已经派人去查那个蒙古喇嘛的下落,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侍卫的惊呼:“有刺客!“

朱棡立即将常清韵护在身后,张诚和赤鸢则迅速冲出书房。只见院中几个黑衣人与侍卫战在一处,刀光剑影,十分激烈。

“保护王爷王妃!“张诚大喝一声,加入战团。

常清韵紧紧抓住朱棡的衣袖,忽然注意到其中一个黑衣人的招式有些眼熟。那人的剑法灵动飘逸,不似中原路数。

“棡弟弟,你看那个使剑的......“她低声提醒。

朱棡凝神看去,果然发现异常。那人的剑法带着明显的西域特征,与中原武学大相径庭。

“留活口!“朱棡下令。

然而那使剑的黑衣人见势不妙,突然掷出一枚烟幕弹。待烟雾散去,黑衣人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几具同伴的尸体。

“追!“赤鸢立即带人追了出去。

检查尸体时,常清韵在其中一个黑衣人身上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印记——那是一个莲花状的刺青。

“这是......白莲教的印记?“她惊呼。

朱棡面色凝重:“白莲教与蒙古喇嘛......看来他们联手了。“

次日,调查有了结果:那个蒙古喇嘛确实与白莲教有关联,而且近日曾在太原附近出现。

“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你。“常清韵担忧地说,“要不要暂时离开太原?“

朱棡摇头:“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退缩。况且......“他眼中闪过锐利的光,“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手段。“

为防万一,朱棡将常清韵安置在王府最隐蔽的院落,加派了三倍守卫。吕氏也搬来与她同住,说是互相有个照应。

这夜,常清韵辗转难眠。她起身来到院中,发现吕氏也站在月光下出神。

“姐姐也没睡?“她轻声问道。

吕氏回过头,月光照在她苍白的脸上:“妹妹,若是姐姐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你会原谅姐姐吗?“

常清韵心中一紧:“姐姐何出此言?“

吕氏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头:“或许是我多心了。夜深了,妹妹早些休息吧。“

望着吕氏离去的背影,常清韵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她总觉得,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果然,三日后,应天传来噩耗:朱元璋驾崩了。

消息传到太原时,朱棡正在校场练兵。他愣在原地,手中的长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父皇......“他喃喃道,眼中泪光闪烁。

常清韵闻讯赶来,只见朱棡独自站在校场中央,背影显得格外孤寂。她轻轻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棡弟弟......“

朱棡转过身,将头埋在她肩上,声音哽咽:“清韵,我没有父皇了......“

常清韵轻抚他的背,心中同样悲痛。

她知道,从现在起,大明王朝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她和朱棡,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丧钟从宫中传出,响彻整个太原城。

常清韵望着南方,知道应天城此刻必定已经天翻地覆。

而她和朱棡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洪武六年的七夕夜,晋王府后园的葡萄架下,常清韵正将一枚绣花针轻轻放在水碗中。银针在水面微微晃动,映着天边的银河,泛起细碎的光芒。

“听说若能看见针影映出鸳鸯,便是得了织女娘娘的巧手。“常清韵轻声对身旁的朱棡说,眼角带着温柔的笑意。

朱棡学着她的样子,笨拙地拿起另一枚针:“那我可得试试,说不定能得个巧心,好猜透王妃的心思。“

针尖触及水面的刹那,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张诚快步走来,在朱棡耳边低语几句。朱棡神色骤变,手中的银针“叮“的一声沉入碗底。

“出什么事了?“常清韵关切地问。

朱棡挥退张诚,压低声音:“徐叔叔被锦衣卫带走了。“

常清韵手中的针线篓险些打翻:“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早。“朱棡眉头紧锁,“罪名是结交藩王,图谋不轨。“

常清韵心中一沉。徐达是朝中重臣,更是朱棡的岳丈,这道罪名分明是冲着晋王府来的。

“妙云知道了吗?“

“已经派人去徐府报信了。“朱棡叹了口气,“这丫头性子刚烈,我怕她做出什么傻事。“

果然,次日天刚蒙蒙亮,徐妙云就红着眼眶闯进王府。她连行礼都顾不上,直接扑到朱棡面前:“三哥,你一定要救救爹爹!“

朱棡扶住她颤抖的肩膀:“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打探消息了。“

常清韵轻轻为徐妙云拭去眼泪:“妙云,你先别急,徐大人是开国功臣,皇上不会轻易动他的。“

“可是......“徐妙云哽咽道,“我听说爹爹被关进了诏狱......“

诏狱二字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凛。那是锦衣卫的地盘,进去的人很少能完好无损地出来。

三日后,打探消息的人带回更详细的情报:徐达被弹劾与晋王往来过密,还涉嫌泄露军机。弹劾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任的兵部尚书,太子的心腹吕本。

“吕本?“常清韵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动,“可是吕侧妃的父亲?“

朱棡冷笑:“正是。大哥这是要借吕本之手,既打击徐叔叔,又离间我们与吕氏的关系。“

正在这时,吕氏闻讯赶来。她面色苍白,一进门就跪倒在地:“王爷,王妃,家父所为,妾身实在不知情啊!“

常清韵连忙扶起她:“姐姐这是做什么,我们岂会迁怒于你。“

吕氏泪如雨下:“父亲他......他这是要逼死妾身啊!“

朱棡沉吟片刻,对吕氏道:“你且宽心,此事与你无关。不过......“他话锋一转,“你可知道你父亲为何要这么做?“

吕氏摇头:“父亲从不与妾身谈论朝政,只是前日家书中,隐约提到这是太子的意思。“

这个答案在众人意料之中。

朱标继位太子后,一直在暗中削弱其他皇子的势力,这次对徐达下手,明显是要斩断朱棡在军中的助力。

七月中旬,案件有了新的进展。

徐达在狱中写下请罪书,承认与晋王往来过密,但坚决否认泄露军机。同时,他主动交出了部分兵权。

“徐叔叔这是以退为进。“朱棡看着请罪书的抄本,眼中带着敬佩,“交出部分兵权,既保全了自己,又让大哥找不到继续追究的理由。“

常清韵轻声道:“只是这样一来,徐家在军中的势力怕是要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