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门外轻柔的女声带着一丝怯意,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林风略一沉吟,拉开了房门。月光下,站着一位身着素雅青衣的少女,正是昨日在传功堂有过一面之缘的苏晓。她双手紧张地交叠在身前,清丽的脸庞在月色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中带着几分犹豫和不易察觉的期盼。
“苏师妹?”林风侧身让开,“进来说话。”
苏晓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头快步走了进来,显得有些局促。柴房简陋,她只站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声音细微:“林师兄,冒昧打扰了……我,我看到了你今日采集铁木的方法,很……很特别。”
林风没有接话,只是平静地看着她,等待下文。他知道,她深夜来访,绝不仅仅是为了称赞一句。
苏晓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继续说道:“我……我目前在丹房担任杂役。负责照看一批‘蕴灵丹’的雏丹凝露过程。但不知为何,这批雏丹的成色始终不佳,药力涣散,还隐隐有发黑的趋势。王管事说,若再无法改善,就要扣光我这个月的灵石,甚至……甚至将我赶出丹房。”
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无助:“我试遍了丹房记载的所有常规方法,调整火候,更换露水,甚至用自身灵力温养,都毫无起色。看到师兄今日另辟蹊径,解决了铁木的难题,所以……所以我想,师兄或许能有不同的见解?”
说完,她有些忐忑地看着林风,生怕自己的请求过于唐突。
林风听完,心中了然。丹房出了问题,找不出原因,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师妹便成了背锅的对象。而她对“常规方法”的表述,更让他确信,这个世界的炼丹术,同样充满了经验主义和模糊操作。
“蕴灵丹……”林风回忆着基础丹药知识,“最基础的修炼辅助丹药,主材是凝露草,辅以晨曦露水,通过特定法诀凝聚药力,形成丹露雏形,最后收汁成丹。问题出在凝露阶段,药力涣散、发黑……”
他大脑飞速运转,化学知识自动激活。
“药力涣散,意味着有效成分(假设为某种灵气活性分子)未能成功聚合或稳定存在。发黑,通常意味着氧化反应过度,或者产生了杂质沉淀。”
想到这里,林风看向苏晓:“带我去丹房看看。我需要观察一下炼制环境和原料。”
苏晓眼中瞬间焕发出光彩,连忙点头:“现在?可是丹房晚上已经封闭……”
“只看外部环境和废弃的药渣即可。”林风打断道。他需要的是数据,而不是打扰别人的正常工作。
(承)
借着月色,两人悄然来到丹房所在的院落。院墙高大,散发着浓郁的药香。苏晓指着角落里一个堆放废料的大桶:“失败的药渣都倒在那里。”
林风毫不介意那污秽,走上前,借助月光仔细观察。他捻起一些发黑粘稠的失败丹露,在指尖揉搓,又放到鼻尖闻了闻。
“有股淡淡的酸败气味,并且颜色深浅不一……”他沉吟道,“苏师妹,你用的凝露草,来自哪片药田?采摘时间是何时?晨曦露水又是取自何处?”
苏晓一愣,没想到林风问得如此细致,连忙回答:“凝露草是后山药田统一分配的,应该是三天前采摘的那批。露水……是取自山巅的‘望月潭’。”
林风走到丹房窗下,那里摆放着几个正在晾晒的、用来盛放丹露的陶罐。他仔细摸了摸陶罐内壁,甚至用指甲轻轻刮下一点残留物。
“问题可能不止一处。”林风站起身,拍了拍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首先,凝露草采摘后,药力会随时间流逝。三天,活性已开始下降。其次,望月潭的露水,看似洁净,但其中可能含有微量的矿物质或藻类孢子,在特定条件下会催化药力变质。”
他看着苏晓,语气笃定:“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陶罐。”
“陶罐?”苏晓不解。
“对。陶器本身具有微小的孔隙。在凝露过程中,丹露与陶罐内壁长时间接触,陶罐本身含有的微量金属离子(如铁离子)可能溶出,与丹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导致颜色发黑、药性改变。这是一个缓慢的‘催化氧化’过程。”
苏晓听得似懂非懂,什么“离子”、“催化氧化”,她闻所未闻。但林风逻辑清晰,指向明确,让她不由自主地信服。
“那……那该怎么办?”她急切地问。
“很简单,换容器。”林风说道,“去找一些品质最好的玉瓶,或者至少是内壁经过特殊釉质处理、完全隔绝的瓷瓶来盛放丹露。同时,凝露草尽量使用当天采摘的。露水……若条件允许,尝试用蒸馏法提纯一遍。”
“蒸馏?”苏晓再次听到陌生词汇。
“就是加热露水,收集其蒸发后的水汽,再冷凝成水。这样可以去除大部分杂质。”林风简单解释了一下原理。
苏晓眼中充满了震撼。更换容器、使用新鲜药材、提纯露水……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至极,却从未有人想过,更从未被记载入丹房的任何典籍!这完全是跳出了传统的框架!
“我……我明天就试试!”苏晓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
(转)
第二天傍晚,苏晓再次敲响了林风的房门。这次,她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兴奋,手中捧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瓶。
“林师兄!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她将玉瓶递到林风面前。
只见玉瓶中的丹露,色泽澄澈,呈现出一种饱满的乳白色,灵气氤氲,药香纯正,与之前那发黑涣散的模样判若云泥!
“我用你教的方法,找了新的玉瓶,求负责采药的师兄给了最新鲜的凝露草,还用你说的‘蒸馏’法子处了了露水……王管事看到这成色,都惊呆了!直夸我是炼丹奇才,还奖励了我五块灵石!”苏晓兴奋地说着,脸上因为激动而泛起红晕。
她将玉瓶和五块灵石一起推向林风:“师兄,这瓶丹露和灵石,请你一定要收下!没有你,我这次肯定……”
林风抬手止住了她的话。他接过玉瓶,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成色确实上佳。看来我的推断是正确的。”他将玉瓶递了回去,“丹露你留着自用,灵石我收下,这是应得的咨询费。”
他的态度平静而自然,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在苏晓眼中,却显得更加深不可测。解决了困扰丹房多日的难题,竟然如此轻描淡写?
“师兄……你,你难道不想知道,为什么你的方法会有效吗?”苏晓忍不住问道,“那些道理,我……我听不懂。”
林风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万物运行,皆有其理。丹道亦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传统的炼丹术,太多‘大概’、‘或许’,缺乏精确的度量与对本质的探究。我只不过是尝试去寻找那个‘所以然’而已。”
这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在苏晓脑海中炸响。她自幼接触的丹道,强调的都是经验、手感、火候的“意会”,何曾听过如此追求“所以然”的言论?
就在她心神激荡之际,林风话锋一转,目光扫过窗外,语气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意:
“不过,你我的‘合作’,恐怕已经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了。”
(合)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他白天依旧去后山采集铁木,效率远超旁人,赚取着稳定的灵石。晚上则在自己的柴房里,继续他的“研究”。
只是,他敏锐地察觉到,周围注视他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原本纯粹的鄙夷和嘲笑中,混入了一些好奇、探究,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他帮助苏晓解决丹房难题的事情,显然已经在小范围内传开。一个“废品”灵根,接连做出惊人之举,这本身就足以引人注目。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一股带着恶意的窥视。
有时是在他从任务堂领取报酬时,有时是在他前往后山的路上。那道目光阴冷而执着,来自一个他并不陌生的身影——王浩,以及他身边的那几个跟班。
这一日,林风完成采集任务,带着十根铁木,再次来到任务堂交接。
当他将灵石收入怀中,转身准备离开时,王浩带着两个跟班,不偏不倚地堵在了任务堂的门口。
堂内其他弟子见状,纷纷停下脚步,露出看好戏的神情。连柜台后的赵千虎,也只是冷眼旁观,丝毫没有干涉的意思。
王浩抱着双臂,下巴微抬,用居高临下的眼神打量着林风,语气充满了挑衅: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天才’林风吗?这几天可是赚了不少灵石啊。”
林风停下脚步,平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王浩见他这副模样,心中无名火起,声音提高了几分:“小子,别以为耍点小聪明就了不起了!废品灵根就是废品灵根!你那些歪门邪道,上不了台面!”
他上前一步,几乎凑到林风面前,压低声音,威胁道:“识相的,把你这几天赚的灵石,还有帮苏晓那个丫头得来的好处,都给老子交出来!否则……”
他捏了捏拳头,骨节发出咔吧的声响,练气二层的灵力波动隐隐散发出来。
“今天,你就别想站着走出这个门!”
任务堂内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林风身上,想看看这个屡次带来“意外”的“废品”,面对这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将会如何应对。
是屈辱地交出辛苦所得?还是被狠狠地教训一顿?
林风看着面目狰狞的王浩,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恐惧的表情,反而嘴角微微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一只手悄然缩回了袖子里,仿佛握住了什么东西,语气平淡地反问道:
“否则怎样?”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