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 第58章 招募外部人才,面试遇“同行间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章 招募外部人才,面试遇“同行间谍”

林宇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招聘简历,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团队重组后淘汰了三个混日子的,又调来了赵倩和老周,可创意岗和策略岗还各缺一个人手,尤其需要有经验的“老手”来补位。他盯着招聘网站刷新出来的新简历,眼睛瞪得溜圆,跟寻宝似的扒拉着——毕竟招错人可比没人手麻烦多了。

“总监,下午的面试者资料整理好了。”助理小吴抱着一摞文件夹进来,把最上面的一份递给他,“这个叫高明的,履历看着挺亮眼,之前在几家4A公司待过,还做过跟我们类似的快消品项目。”

林宇接过简历翻了翻,确实亮眼:五年行业经验,主导过三个千万级品牌项目,简历上附的案例ppt排版工整,创意点也写得有模有样。“行,这人放第一个面,看看真人是不是跟简历一样靠谱。”

下午两点,高明准时出现在会议室。西装笔挺,头发梳得锃亮,一进门就递上名片,笑容恰到好处:“林总监您好,久仰大名,早就听说您操盘的国际项目做得特别出色。”

林宇客气地笑了笑,指尖敲了敲桌面:“先聊聊你之前做的那个饮料品牌推广项目吧,简历里说你负责创意策略,具体怎么敲定核心卖点的?”

按说这问题不难,随便说说用户调研、市场分析就能应付过去,可高明却眼神闪烁了一下,顿了两秒才开口:“当时主要是……客户那边给了方向,我们跟着调整的,具体细节有点记不清了,毕竟过去大半年了。”

林宇挑了挑眉,没说话,又问了几个项目执行中的细节,比如“怎么协调设计和销售的需求冲突”“预算超支时怎么调整方案”,高明要么答得含糊其辞,要么就绕到“团队协作得好”“客户比较配合”上,净说些正确的废话。

就在林宇觉得这人有点“水分”时,高明突然话锋一转,身子往前探了探,语气带着点神秘:“林总监,我看贵公司上次那个国际项目的传播方案特别精彩,尤其是线上裂变的环节,能具体说说怎么设计的吗?比如用户画像的精准度,还有投放渠道的选择标准?”

这话一出口,林宇心里“咯噔”一下。一般面试者顶多问问团队分工、工作流程,哪有追着人家过往项目细节问的?他不动声色地端起水杯抿了一口,脑子里却飞速运转起来——多亏他那过目不忘的超能力,刚才翻简历时,把高明写的“过往项目时间线”记得一清二楚。

“你简历里说,去年三月到六月在‘创想广告’做那个零食品牌项目?”林宇放下水杯,指尖在简历上点了点,“巧了,我认识创想的朋友,他们去年那个时间段,根本没接零食品牌的活儿,倒是跟陈峰的‘峰锐传媒’合作了一个家电项目,你是不是记混了?”

高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慌乱地瞟向门口,嘴里嘟囔着:“不可能啊,我明明……”

“还有你说在‘奥美’待过一年,负责美妆项目?”林宇继续往下说,语气平淡却带着压迫感,“奥美去年的美妆客户名单里,根本没有你简历上写的那个品牌,反倒是峰锐传媒,去年一直在做那个品牌的代运营。你这简历上的项目经历,怎么跟陈峰公司的项目时间线对得上呢?”

这下高明彻底慌了,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西装下摆,额角渗出一层细汗:“我……我可能是把公司名字写错了,最近面试太多,有点记混了。”

“记混公司名字就算了,怎么连项目内容都跟峰锐的高度重合?”林宇往前靠了靠,目光锐利地盯着他,“你今天来面试,到底是来求职的,还是来打听我们项目细节的?”

高明脸色煞白,猛地站起身,抓起椅子上的外套就要走:“我还有事,面试先到这儿吧。”

“等等。”林宇叫住他,指了指桌上的简历,“你这简历造假,还试图打探商业机密,我们公司不会录用你,而且我会把你的信息录入行业招聘黑名单,以后别再干这种投机取巧的事了。”

高明脚步一顿,回头恶狠狠地瞪了林宇一眼,摔门而去。会议室的门“砰”地一声撞上,吓得外面的小吴赶紧跑进来:“总监,怎么了?这人怎么怒气冲冲的?”

“没什么,遇到个‘同行间谍’,被我识破了。”林宇把高明的简历扔进垃圾桶,无奈地笑了笑,“陈峰这招也太没水平了,派个简历造假的来打探消息,当我是傻子呢?”

小吴吐了吐舌头:“难怪他问那么多奇怪的问题,刚才我在外面都听见了,一会儿问国际项目的裂变逻辑,一会儿又问客户的合作模式,我还以为是我听错了。”

林宇揉了揉太阳穴,打开招聘网站继续筛选简历:“以后面试前,先把候选人的工作经历跟行业内的公司交叉核对一下,尤其是有大公司履历的,别被表面光鲜的简历骗了。”

正说着,老周拿着一份数据报表进来,看到垃圾桶里的简历,好奇地问了句:“这是下午的面试者?不合适吗?”

“何止不合适,是来搞情报的。”林宇把刚才的事跟老周说了一遍,老周顿时瞪大了眼睛:“还有这种操作?陈峰这是输不起啊,自己项目做不好,就想着挖别人的墙角、探别人的底。”

“他越急,说明我们现在的方向越对。”林宇笑着拍了拍老周的肩膀,“不过也得小心点,以后团队里的项目资料,尤其是未公开的方案,都加密保存,别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老周点点头:“放心吧,我这就去给服务器加两层密码,再给大家发个提醒,重要数据别随便外传。”

送走老周,林宇继续翻看简历,虽然遇到个“间谍”搅了兴致,但也不算全无收获——至少提了个醒,招人不仅要看能力,还得防着别有用心的人。他正翻着,突然看到一份简历,候选人叫李薇,之前在一家本土广告公司做创意组长,案例里有个小众品牌的出圈方案,创意点很新颖,执行细节也写得很具体。

“小吴,把这个李薇的面试安排在明天上午。”林宇指着屏幕,眼里又燃起了希望,“这次可得好好把关,争取招个真材实料的进来。”

小吴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林宇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夕阳,忍不住笑了——陈峰想搞小动作?没关系,只要自己团队足够强,别说派个间谍,就算来抢人,他也有信心守住阵脚。毕竟真金不怕火炼,有实力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我可以帮你梳理出林宇识破“同行间谍”时的关键判断逻辑,包括从哪些细节发现破绽,以及应对这类情况的处理技巧,方便你后续创作类似情节时参考,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