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 第74章 苏瑶点赞改革,提出资源合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苏瑶点赞改革,提出资源合作

林宇刚把最后一份部门改革优化方案发给刘总,手机就“叮咚”响了一声,点开一看,是苏瑶发来的消息,还配了张截图——截图里是她朋友圈里,有人转发的“某公司改革后员工满意度暴涨”的文章,配图正是他们公司电子屏上滚动的改革成果数据,文案写着“现在的公司卷的是福利和效率,爱了爱了”。

“可以啊林总监,都成行业案例素材了。”苏瑶的消息紧跟着跳出来,语气里满是调侃,“我上午跟同行开会,还听见有人说‘想参考xx公司的弹性工作制度’,一打听,说的就是你们家。现在你可是咱们圈子里小有名气的‘改革达人’了。”

林宇看着屏幕忍不住笑,指尖敲着键盘回复:“什么达人,就是运气好,方案刚好踩中了大家的痛点,又有公司和同事们配合。”

“别谦虚了,能从‘员工加班没补偿’‘奖金凭感觉发’这些老大难问题里,捋出清晰的改革思路,还能落地出效果,可不是光靠运气。”苏瑶很快回过来,话锋一转,“说正事,我这边最近整理了一批‘企业管理优化’的行业案例,有几家跟你们规模差不多的公司,也是从弹性工作、奖金透明开始改的,后来还延伸出了员工成长体系,效果不错。我想着你可能用得上,就问问你要不要。”

林宇眼睛一亮——他最近正琢磨着深化改革,想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加一套“员工技能提升+职业规划”的体系,但没找到太合适的参考案例,苏瑶这话正好说到了他心坎里。他立刻回复:“当然要,太感谢了!要是能有具体的落地步骤就更好了。”

“放心,案例里都写得很细,不仅有制度文本,还有他们当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比如有家公司推行技能培训时,员工参与度低,后来改成‘培训积分可兑换弹性工时’,一下就火了。”苏瑶发完,又补了句,“我下午刚好要去你们公司附近见客户,要不要顺便把案例U盘给你,咱们楼下咖啡馆坐十分钟?”

林宇看了眼日程表,下午三点刚好有空,当即应下:“好,三点我在公司楼下的‘星遇咖啡’等你。”

挂了电话,旁边的赵倩凑过来好奇地问:“林总监,谁啊?看你笑得这么开心。”

“苏瑶,她手里有批管理改革的案例,下午送过来,刚好能帮咱们完善员工培训的方案。”林宇解释道,“上次她帮咱们对接的国际项目资源,这次又给案例,真是帮了大忙。”

赵倩恍然大悟:“原来是苏总啊!上次合作的时候,我就觉得她特别专业,没想到还这么热心。”

下午三点,林宇准时来到咖啡馆,苏瑶已经到了,桌上放着个印着她公司logo的U盘。见林宇进来,她笑着招手:“这儿!刚点了你爱喝的美式,没加糖。”

林宇坐下接过U盘,道谢道:“太麻烦你了,还特意跑一趟。”

“顺手的事,刚好见客户,又能跟你交流下改革经验,一举两得。”苏瑶喝了口咖啡,话里带着点好奇,“对了,你们改革推广到全公司后,没再遇到像王建国那样的阻力吧?我记得上次你说他总找你麻烦。”

一提王建国,林宇忍不住笑了:“现在他可乖多了,上周还主动来找我,说想给他们部门加个‘创意培训’的模块,说是看其他部门改革后业绩涨了,也想提升下员工能力。”

“哟,这是彻底被改革‘征服’了?”苏瑶挑眉,眼里满是笑意,“看来你那套‘数据说话’的办法,确实比硬刚管用。”

“主要是他自己尝到甜头了。”林宇解释道,“上次帮他们调整了奖金分配方案,按‘创意贡献+客户维护’打分,他们部门那个老吴,上个月拿了奖金第一,干劲十足,这周还签了个大客户,王建国现在天天催着员工学新东西,生怕被其他部门落下。”

苏瑶点点头,语气里带着赞许:“你这改革改到点子上了——不是逼着大家干,是让大家看到‘努力有回报’,自然就有积极性了。不像有些公司,改革就盯着‘裁员降本’,最后越改越乱。”

两人聊了会儿行业里的改革乱象,苏瑶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份文件递给林宇:“对了,我这边最近在做一个‘企业管理优化’的课题,想找几家改革有成效的公司做案例访谈,你们公司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派团队来做个深度调研,最后形成的报告也会给你们一份,说不定能帮你们发现改革里的隐藏问题。”

林宇接过文件翻了翻,里面列着访谈的主要方向,都是围绕“制度落地难点”“员工反馈收集”“效果评估方法”这些他正关心的问题,当即点头:“当然愿意,这对我们深化改革帮助太大了。我回头跟刘总说一声,安排团队配合你们。”

“那太好了,等你们确定好时间,我就让团队出具体的访谈提纲。”苏瑶笑着说,“说起来,咱们这也算是深度合作了,从项目资源对接,到管理改革参考,以后说不定还有更多合作机会。”

林宇深表赞同:“确实,上次国际项目多亏了你对接的资源,这次改革又靠你的案例助力,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两人又聊了会儿后续的合作细节,苏瑶看了眼时间,起身道:“我该去见客户了,案例你先看着,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对了,里面还有个‘跨部门协作优化’的案例,你们之前不是遇到过需求传达不清晰的问题吗?说不定能参考。”

林宇连忙起身送她到门口,看着苏瑶开车离开,才拿着U盘回到公司。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把U盘插进电脑,点开里面的案例文件夹。果然如苏瑶所说,每个案例都写得特别详细,不仅有制度文本,还有“改革前痛点”“推行中问题”“调整方案”“最终效果”四个板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他翻到那个“跨部门协作优化”的案例,里面提到有家公司通过“建立共享需求库+跨部门轮岗”的方式,解决了需求传达偏差的问题,心里顿时有了思路——他们公司现在虽然有“需求确认单”,但各部门的需求标准不统一,要是能建个共享库,把常见的需求模板、验收标准都放进去,再安排员工轮岗学习,说不定能进一步提升协作效率。

林宇当即把老周和赵倩叫到办公室,把案例里的思路跟他们说了说,老周眼睛一亮:“这个好!上次跟客户部协作,他们说的‘高端大气’,跟我们理解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要是有共享模板,直接让他们填具体要求,省得来回猜。”

赵倩也点头:“轮岗也不错,让设计组的人去销售部待一周,看看客户到底想要什么,以后做方案就能更精准了。”

“那咱们就把这个加进下一步的改革方案里。”林宇拍板道,“老周负责梳理各部门的需求模板,赵倩跟其他部门沟通轮岗的可行性,争取下周拿出初步方案。”

两人应声答应,干劲十足地走了。林宇看着电脑里的案例,心里满是感激——苏瑶提供的不仅是案例,更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有了这些参考,后续的改革深化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晚上下班前,林宇给苏瑶发了条消息:“案例看完了,收获很大,尤其是跨部门协作的思路,已经安排团队跟进了,太感谢了。”

苏瑶很快回复:“能帮到你就好,期待你们的下一步改革成果,说不定下次我的课题报告里,你们就是重点案例了。”

林宇笑着回复:“那我们可得好好干,争取不辜负‘重点案例’的头衔。”

放下手机,林宇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改革的路还很长,但有团队的支持,有苏瑶这样的合作伙伴助力,他有信心把改革做得更好,不仅让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也让员工能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我可以帮你梳理第七十四章中林宇与苏瑶合作的核心要点,方便你后续回顾或用于剧情总结,需要我这么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