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 第76章 匿名举报突至,监管部门上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6章 匿名举报突至,监管部门上门

林宇刚把国际美妆项目的中期复盘ppt关掉,端起桌上凉透的美式抿了一口,就听见办公室外传来一阵堪比消防演习的急促脚步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部门门口就被行政部的小李堵了个严严实实,小姑娘跑得满脸通红,说话都带着颤音:“林、林哥!刘总让你现在立刻去他办公室,监管部门的人来了!”

“监管部门?”林宇手里的咖啡杯顿了顿,脑子里飞速过了一遍项目流程——从校园KoL筛选到推广数据监测,每一步都踩着合规线走,怎么会突然引来监管?他皱着眉起身,刚走到走廊就撞见抱着一堆文件往会议室跑的财务大姐,对方头都没抬,只甩下一句“有人匿名举报你们项目数据造假、虚报推广费”,就匆匆拐进了电梯。

林宇心里“咯噔”一下,脚步也加快了几分。刘总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压抑的谈话声,他敲了两下门,就听见刘总带着火气的声音:“进来!”

推开门,只见沙发上坐着两个穿深色西装的男人,胸前别着监管部门的工作牌,手里的文件夹上印着醒目的“核查”字样。刘总坐在办公桌后,脸色比墙上挂的山水画还沉,见林宇进来,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监管局的同志要调阅你们美妆项目的所有资料,从前期合同到每一笔推广费的报销凭证,还有后台数据记录,全都要。”

其中一位戴眼镜的监管人员抬了抬眼皮,语气公事公办:“林先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们收到匿名举报,称贵司在承接某国际美妆品牌校园推广项目时,存在虚构推广数据、虚增渠道成本的情况,请配合我们的核查工作。”

林宇心里快速盘算起来:数据都是对接第三方监测平台实时抓取的,每个校园KoL的推广视频播放量、互动量都能溯源;推广费更是一笔笔对应着供应商合同和发票,怎么会扯到“虚报”?他压下心头的疑惑,起身递上自己的工作证:“您好,我是项目负责人林宇。我们项目的所有资料都有完整存档,现在就能安排团队配合调取,只是想确认下,举报材料里有没有具体指向哪个环节?这样我们能更快找到对应资料。”

“具体细节不便透露,按流程提供资料即可。”另一位工作人员翻开文件夹,拿出一张清单推到林宇面前,“这是需要提供的材料明细,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书、与品牌方及供应商的合同、近三个月的财务报销凭证、数据监测原始报表,还有团队成员的工作记录。我们下午就要开始核查,希望贵司能积极配合。”

刘总在一旁狠狠瞪了林宇一眼,那眼神像是在说“平时让你盯紧点,现在出幺蛾子了吧”。林宇没接茬,拿起清单快速扫了一遍,心里有了底——清单上列的这些,团队早就按“一人一档、一事一留痕”的规矩整理好了,就是突然被这么一闹,怕是公司里要先传开闲话。

果不其然,他刚走出刘总办公室,就看见几个同事在茶水间门口探头探脑,见他过来,立马假装接水散开。林宇没心思理会,快步走回自己部门,刚进门就被赵倩围了上来:“林哥,外面都在说咱们项目被举报了,是不是真的?”

团队里其他成员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眼神里满是紧张——这个项目大家熬了快三个月,从暑假前跑遍二十所高校谈合作,到开学后熬夜盯数据,要是真被查出问题,不仅奖金泡汤,说不定还得背锅。

林宇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冷静:“别慌,监管部门来核查是正常流程,咱们项目的数据和账目都经得起查。赵倩,你现在去把项目合同和供应商资料整理出来,按时间顺序排好;小张,你联系第三方监测平台,让他们把原始数据报表发一份过来,备注‘用于监管核查’;其他人把自己手头的工作记录梳理一下,尤其是涉及推广成本的部分,别漏了任何一份对接邮件。”

话音刚落,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就响了,是刘总的秘书打来的:“林经理,刘总让你现在带资料去三楼会议室,监管的同志已经开始等着了。”

林宇应了一声,转头对赵倩说:“把整理好的资料先拿给我,剩下的你们继续,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发消息。”他抱着厚厚的文件夹往三楼走,走廊里遇到其他部门的人,大多投来好奇又带着点看热闹的目光,甚至有人故意压低声音说“听说这次举报证据挺足,怕是要有人遭殃了”。

林宇假装没听见,径直走进会议室。监管人员已经打开了笔记本电脑,见他进来,指了指旁边的空位:“资料都齐了?先从合同开始吧,我们要核对一下你们与供应商的合作范围,还有费用结算方式。”

林宇把文件夹摊开,拿出项目主合同:“这是我们与品牌方签订的总合同,里面明确了推广渠道和考核指标;这几份是与校园KoL经纪公司、线下活动执行方签订的分包合同,每一份都标注了服务内容和费用标准,结算时都是凭验收单和发票付款的。”

监管人员一边翻看合同,一边时不时提出问题:“这个线下活动的物料费用,你们是按什么标准核算的?有没有具体的报价单?”“校园KoL的推广费是固定金额还是按效果结算?有没有对应的效果评估报告?”

林宇一一作答,手里的笔也没停,把对方提出的疑问和需要补充的资料都记在本子上。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太阳已经西斜,会议室里的氛围却丝毫没有放松——监管人员翻完合同,又开始核对财务凭证,时不时会指着某张发票问“这笔推广费的明细是什么?只有总金额,没有拆分清单”。

林宇心里暗道一声“麻烦”,面上却依旧镇定:“这几笔是批量支付的渠道服务费,明细清单我们后续会补充提交,都是和供应商确认过的,包括物料制作、人员差旅、场地租赁等,只是之前归档时没单独附上。”

戴眼镜的监管人员抬眼看了他一下:“那请尽快补充,我们明天会继续核查数据部分。如果发现资料不全或存在矛盾,可能会影响核查结论。”

等送走监管人员,林宇回到办公室时,团队成员还都在加班整理资料。赵倩揉着发酸的肩膀走过来:“林哥,刚财务说,监管的人问了好几笔费用的明细,咱们之前是不是真的漏放了?”

林宇坐在椅子上,揉了揉眉心:“不是漏放,是当时觉得有合同和发票就够了,没把供应商给的明细单独归档。不过没关系,明天之前咱们把所有费用的明细都补全,肯定能说清楚。”

他话音刚落,手机就收到一条苏瑶发来的消息:“听说你们项目被举报了?需要帮忙随时说。”林宇回复“暂时不用,谢谢”,心里却泛起嘀咕——匿名举报来得这么突然,而且直指数据和费用这两个最敏感的点,不像是随机找茬,更像是有人早就盯着这个项目,就等着在中期复盘后搞事情。

这时,刘总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语气比下午缓和了些,但依旧带着命令的口吻:“小林,今晚辛苦点,把监管要的明细都补好,明天核查不能出任何岔子。这个项目要是黄了,不仅品牌方那边没法交代,公司声誉也得受影响。”

“放心刘总,我今晚就盯着团队把资料补全,保证不耽误明天的核查。”林宇挂了电话,看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费用记录,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猜测——能这么清楚项目财务细节的,大概率是公司内部的人。只是现在没时间细想,当务之急是先把眼前的核查应付过去,至于背后搞小动作的人,总有查出来的时候。

他站起身,拍了拍巴掌:“兄弟们,今晚加个班,把费用明细都理出来,弄完我请大家吃夜宵——小龙虾管够,管饱!”原本有些沉闷的办公室里,顿时响起几声轻快的回应,大家手里的动作也加快了几分。林宇看着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不管是谁在背后搞鬼,这次都不能让他得逞,不仅要证明项目合规,更要保住整个团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