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创意二组的会议室里,气氛像刚泡开的菊花茶——表面平静,底下藏着细碎的波澜。林宇刚把“青柚茶语”方案ppt调到Koc筛选页,李曼的声音就率先发难:“林宇,你说优先选社团干部,有数据支撑吗?万一他们粉丝多但带货能力差,这不白花钱?”

这话一出,原本低头记笔记的团队成员都抬起头,连实习生小吴都悄悄捏了把汗。林宇却没慌,指尖在键盘上敲了两下,屏幕瞬间跳出一张柱状图——是超能力刚调取的“校园Koc类型转化对比数据”,清晰标着“社团干部Koc平均转化率28%,普通学生Koc15%”。

“这是去年某奶茶品牌的校园推广数据,”林宇指着图表,“社团干部不仅人脉广,还擅长组织线下活动,比如搞个‘宿舍拼单满减’,能直接带动批量下单。而且我加了个筛选条件——要求过往推广笔记的‘评论互动率’超8%,避免找那种只会发风景照的‘花瓶Koc’。”

李曼的眉头稍微松了点,却又抛出第二个问题:“盲盒成本你说5块一个,我看了下供应商报价,钥匙扣3块8,杯套1块2,看似刚好,但批量定制的运费、设计费没算进去吧?客户给的总预算就那么点,超了谁来补?”

这话戳中了要害,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林宇却早有准备,点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是和供应商的对话截图,上面明确写着“1000套以上包设计、包运费”。“我特意跟三家供应商确认过,只要盲盒定制量超1000套,设计和运费全免。按‘青柚茶语’校园门店的月销量,1000套盲盒顶多两周就能发完,完全符合条件。”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留了个后手——把优惠券放进盲盒,学生用券下单,相当于客户能收回一部分成本,算下来实际投入比预算还能省5%。”这话刚说完,坐在后排的年轻设计师小马忍不住点头:“我觉得这思路挺靠谱,上次我帮朋友发零食推广,带优惠券的笔记比纯图文转发量高两倍。”

另一个策划员小宋也附和:“Koc选社团干部这个点我认同,之前做校园活动,跟学生会干部合作,场地审批都比平时快,还能借他们的社群发通知,省了不少推广费。”

眼看有两人支持,李曼没再揪着成本和Koc的问题不放,转而看向执行细节:“那Koc的培训怎么搞?总不能让他们随便发吧?万一有人发的内容跟品牌调性不符,反而砸了口碑。”

“我准备了标准化的推广手册。”林宇点开下一页ppt,上面列着“三不发”原则:不发夸张功效(比如“喝了能减肥”)、不发模糊图片(必须带品牌logo)、不发负面评价(有问题先跟项目组沟通)。“而且会搞一场线上培训,教他们怎么拍‘茶饮+学习\/追剧’的场景化视频,还会给前5条合格笔记发50块补贴,激励他们认真做。”

这话让李曼挑了挑眉:“补贴?预算里没这笔钱吧?”

“这是我跟客户争取的‘弹性经费’。”林宇笑着说,“上次跟张姐初步沟通时,她提过想测试校园Koc的效果,我就顺势申请了2000块的培训补贴,她当场就同意了。”其实他没说,是超能力提前“预知”了张姐的顾虑——怕Koc不专业,所以特意准备了补贴方案,刚好戳中对方的需求点。

会议开到末尾,林宇又补充了风险应对方案:“如果Koc带货效果没达标,我们会启动‘校园快闪试喝’作为补救,找学生会借个小场地,免费送小杯茶饮,同时引导扫码进会员群,保证能完成销量目标。”

这时,墙上的时钟指向11点半,李曼合上笔记本:“方案整体没问题,但还有两处要改——把Koc的筛选标准再细化,比如不同社团的优先级排序;另外,盲盒的设计稿要出三个备选方案,给客户多些选择。下周一跟客户过方案,今天下班前把修改版发我。”

散会后,小吴凑到林宇身边,一脸佩服:“林哥,你也太神了吧!李姐每次开会都能挑出一堆问题,这次居然没难住你,连数据都准备得这么全。”

林宇揉了揉太阳穴,心里暗自庆幸——多亏超能力能实时调取数据,不然光靠自己记,早就被问得哑口无言了。“都是提前做了功课,对了,你帮我联系下设计组,让他们尽快出盲盒的备选设计稿,就说项目急,尽量明天给初稿。”

小吴刚点头应下,林宇的手机就响了,是张姐的微信:“下周一的方案会,我会带运营部的同事一起,他们可能会问销量预估的具体依据,你提前准备下。”

林宇看着消息,嘴角勾起一抹笑——看来这场方案会,又多了一场“附加题”。但有超能力在,他倒不担心,甚至已经开始在脑子里调取“校园茶饮销量预估模型”,准备给客户一份更精准的数据分析报告。毕竟,想要在新公司站稳脚跟,光靠方案过得去可不够,得让客户和团队都看到实实在在的底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