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27章 董事会的压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氏集团总部,顶层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这是陆氏集团季度战略复盘会,此刻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息。

陆寒霆坐在主位,身姿挺拔,面无表情地听着集团首席财务官的汇报。屏幕上投影着各项业务的营收、利润数据,大多数板块都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曲线。

然而,当ppt翻到最后一页,展示出一份名为 《“银发经济”产业初步探索及潜在投资机会分析》 的摘要报告时,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变了。

这份报告,源于陆寒霆授意战略投资部对沈清澜那个养老项目所做的深入尽调。报告本身客观中立,甚至指出了不少潜在风险,但其存在本身,以及被拿到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进行讨论,已经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陆总,”一位头发花白、资历极深的董事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谨慎的质疑,“集团目前的核心业务,金融、地产、高科技,都在健康发展,现金流充沛。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分散精力去涉足一个……嗯,听起来很公益,但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回报周期可能极其漫长的‘养老’领域?”

他刻意加重了“公益”二字,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另一位更年轻的、主管新兴业务的副总裁接话,语气更为直接:“陆总,我们理解您关注社会趋势的战略眼光。但‘银发经济’这个概念太泛了。这份报告里提到的具体项目——那个健康管理中心,模式看起来很重,需要整合医疗、社区、保险、科技太多资源,协同难度极大。而且,目标用户群体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是否存在高估?前期投入巨大,万一失败……”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潜台词很清楚:这是一笔高风险、且可能拖累集团整体业绩的买卖。

“我同意王董和刘总的看法。”第三位董事附和道,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陆寒霆,“寒霆,我们都知道陆老先生前段时间住院,您可能因此对老年健康领域有了更多关注,这是人之常情。但将个人情感因素带入集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否有些……欠妥?”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不客气,几乎是在暗示陆寒霆的决定是出于对祖父病情的移情,而非理性判断。

会议室里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寒霆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几位元老级的董事交换着眼神,显然对这份突如其来的“银发经济”报告抱有极大的疑虑和抵触。

陆寒霆缓缓抬起眼眸,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位董事。他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解释,只是将手边那份更厚的、标注着“机密”的完整尽调报告往前推了推。

“看来各位,只看到了摘要。”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会议室里所有的窃窃私语,“这份完整的尽调报告,基于详实的人口数据、政策导向和市场调研,分析了未来二十年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与挑战。它指出的不是一条公益路径,而是一个规模数以万亿计、且目前尚属蓝海的潜在市场。”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调出了报告中的一页数据。

“报告中提到的那个具体项目,其构想的核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或医疗机构,而是一个以数据驱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健康管理平台。它瞄准的,是那批有支付能力、有健康焦虑、渴望高品质晚年生活的活跃长者。这部分人群的数量和消费能力,正在快速增长。”

他的语气冷静而客观,完全剥离了个人情感,仿佛在分析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商业项目。

“至于协同难度和前期投入,”陆寒霆的目光转向那位提出质疑的副总裁,“任何开拓新领域的战略布局,都伴随着风险和投入。陆氏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固守城池,而是在关键节点,敢于投入,敢于啃硬骨头。这份报告评估的,正是我们是否具备啃下这块硬骨头的资源和能力。”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同出鞘的利剑:“我提请讨论这个方向,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重要,因为它可能成为陆氏未来十年、二十年新的增长引擎。在座的各位,是希望陆氏永远只做熟悉的生意,等到市场红利殆尽时才被迫转型;还是愿意未雨绸缪,在趋势明朗之前,提前卡位,构筑新的护城河?”

一连串的反问,逻辑严密,气势逼人。他没有提沈清澜,没有提祖父,只谈市场,谈趋势,谈战略。

几位原本持反对意见的董事脸色微变,陷入了沉思。他们不得不承认,陆寒霆的分析切中了要害。老龄化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宏观趋势。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中央空调低沉的运行声。

最终,那位最先发难的白发董事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寒霆,你的战略眼光,我们一向是信服的。但此事关系重大,涉及资源倾斜和战略转向,我们还需要看到更具体的、可执行的商业计划,以及更清晰的风险管控方案。”

这已经是态度的松动。

陆寒霆微微颔首:“这是自然。战略投资部会继续深化研究,在下个季度的会议上,提交更详细的方案供董事会审议。”

会议在一种不算融洽、但暂时达成共识的氛围中结束。

董事们陆续离开,偌大的会议室只剩下陆寒霆一人。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董事会的压力,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他没想到,阻力会如此直接,甚至有人将他的动机与祖父的病情挂钩。

这让他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沈清澜所构想的那条路,有多么艰难。不仅仅是因为资金和资源,更因为它挑战了人们固有的认知和利益格局。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是助理刚刚发来的信息,汇报了沈清澜昨晚那台急诊动脉瘤手术的结果——持续七个小时,成功。

他凝视着那条简短的信息,眼前仿佛浮现出她站在无影灯下,沉着冷静的模样。

董事会的压力,世俗的质疑,似乎都无法撼动那个女人内心的坚定。

或许,正是这种坚定,才让她所描绘的那个关于“尊严”与“质量”的未来,显得如此……值得去博弈。

他收起手机,眼神重新变得冷冽而专注。

压力?

这只会让他更清楚地看清,哪些是值得坚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