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193章 医院里的再次联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偏厅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医疗专家团队的低语、仪器规律的滴答声,与门外隐约传来的、各怀心思的骚动形成鲜明对比。沈清澜的到来,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打破了陆寒霆周身那层封闭的冰壳,也引来了室内几位医生略带讶异的目光。

陆寒霆没有向任何人介绍她,此刻也无需介绍。他只是在她站定在他身旁后,那紧绷如弓弦的脊背,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分。他重新将目光投注在祖父苍白的面容上,但沈清澜能感觉到,他一部分分散的、用于抵御外界压力的心神,因为她的存在而得以收拢,专注于眼前的危机。

“情况如何?”沈清澜的声音不高,清冷而平稳,是对着距离最近的一位年长医生问的,仿佛她本就属于这个核心决策圈。

那位医生看了眼陆寒霆,见他并无反对之意,才沉声回答:“陆老先生是急性大面积脑梗,虽然抢救及时,但梗塞位置凶险,目前还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可能有……”

后面的话他没说下去,但在场的人都明白。

沈清澜上前一步,目光快速扫过床边的监护仪器屏幕,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数据都在临界值附近徘徊,不容乐观。她的视线最后落在老爷子头部连接的脑电监测设备上,波形微弱而混乱。

“用药方案?”她继续问,语气是纯粹的学术探讨式,不带任何情绪。

另一位神经内科专家递过来一份临时医嘱单。沈清澜快速浏览,眉头微微蹙起。方案是标准的激进型抢救方案,但对于老爷子这样高龄、且本身就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风险极高,无异于一场豪赌。

“溶栓药物的剂量,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血管脆性,是否可以考虑阶梯式递增,同时加强颅内压监测和应对预案?”沈清澜指着其中一项,提出质疑。她的专业领域虽非临床神经内科,但对药理学和病理生理的深刻理解,让她一眼看出了潜在的风险点。

几位专家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并非没想到这一点,但在陆寒霆强大而压抑的气场下,倾向于采用最激进、理论上成功率最高的方案,不敢有丝毫保守。

陆寒霆的目光也转向沈清澜,带着审视,更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信任。“你的判断?”他的声音沙哑。

“标准方案风险太大,老爷子身体承受不住强烈的药物反应和可能的出血风险。”沈清澜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笃定,“阶梯用药,配合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控,虽然起效可能慢一些,但更稳妥。我们需要的是为他争取时间和机会,而不是冒险一搏。”

她的话,条分缕析,冷静客观,瞬间驱散了专家们因压力而产生的焦躁,将讨论拉回到了纯粹的医疗逻辑层面。

陆寒霆沉默了几秒,他不懂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但他懂沈清澜。懂她在专业领域的绝对权威,懂她此刻眼神里的认真与负责。

“按她说的调整方案。”他最终开口,一锤定音,将决策权毫不犹豫地交到了她的手中。这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基于对她能力的绝对信任。

专家们立刻行动起来,重新调整用药计划和监控重点。沈清澜也没有闲着,她仔细询问了老爷子发病前的身体状况、用药史,甚至让艾伦调来了近半年的全面体检报告,试图从细微处寻找更优化的支持治疗切入点。

她和专家们的讨论高效而专注,完全无视了门内门外那些窥探的目光。陆寒霆则退后半步,成为了一个沉默的守护者和支持者,确保所有医疗资源畅通无阻,为她扫清一切障碍。

这一刻,他们仿佛回到了实验室数据危机的那一夜。他坐镇后方,掌控全局,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她冲锋在前,以精准的专业能力化解危机。只是战场从虚拟的网络空间,换成了生死一线的抢救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调整后的用药方案开始缓缓起效,老爷子的生命体征虽然依旧脆弱,但那种急剧恶化的趋势似乎被暂时遏制住了。监护仪上那条代表颅内压的曲线,在经历了一次危险的飙升后,终于在加强的脱水降压治疗下,缓缓回落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区间。

所有人都暗自松了口气。

沈清澜一直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这才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袭来。她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酸胀的眉心。

一件带着体温的西装外套,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她一怔,转过头。

陆寒霆站在她身侧,目光依旧落在祖父身上,但那只为她披上外套的手,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度和温度。他没有看她,只是低声道:“去旁边休息一下,这里我看着。”

他的语气不再是命令,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与关怀。

沈清澜看着他布满血丝却依旧锐利的眼睛,看着他下颌紧绷的线条,最终没有拒绝。她拢了拢带着他气息的外套,走到一旁的沙发坐下。

她知道,危机并未完全解除,老爷子的情况依然危重。但至少,他们又一次联手,暂时稳住了局面。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黎明将至。

偏厅内,医疗团队仍在紧张地忙碌。沙发上,疲惫的沈清澜靠着椅背小憩,身上盖着他的外套。而陆寒霆,依旧如磐石般守在病床前,只是这一次,他的身影不再那么孤绝。

他们的冷战,在生死考验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而这份在危机中再次淬炼出的信任与默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