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328章 在竞争中初露锋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寒霆将自己投入工作的熔炉,并非只是为了麻痹自我。在那段被酒精和颓废笼罩的黑暗时期,他并非全然浑噩。静澜苑冰冷的墙壁见证过他深夜对着行业报告和财报数据的沉思,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细节、被情绪掩盖的洞察,在绝对的痛苦和孤寂中,反而如同沉渣落定般,变得清晰起来。

他看到了“清源”项目光环之下,被周慕深和沈清澜的明星效应所掩盖的一些潜在风险——过于依赖单一技术路径,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预估不足,以及在市场应用层面,过于集中在某个细分领域,抗风险能力存在隐忧。

这些洞察,在当时看来或许只是失意者的吹毛求疵,但当他重新执掌陆氏,以近乎自虐的冷静审视全局时,这些想法迅速凝聚成了清晰的战略方向。

他避开了与“清源”在核心赛道上的正面竞争。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尤其是在“清源”如日中天,而陆氏内部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之时。他选择了一个看似边缘,实则与“清源”技术存在互补性,且市场潜力巨大的领域——新型生物相容性材料与精准药物递送系统。

这并非凭空想象。陆氏集团早年在此领域有过技术储备和零星专利,只是后来战略重心转移,被束之高阁。陆寒霆力排众议,亲自挂帅,重新启动了名为“启航”的秘密研发项目。他整合了集团内最顶尖的材料学和药剂学专家,投入了近乎孤注一掷的资源,并且,他借鉴了“清源”的成功经验,给予了研发团队极高的自主权和宽松的试错环境。

他没有周慕深那样对技术细节近乎变态的掌控力,也没有沈清澜那种开创新领域的科研直觉。但他拥有顶尖的商业嗅觉、果决的战略魄力,以及——在经历大起大落后——一种对风险和时机的精准把握。

他不再追求一鸣惊人的颠覆性创新,而是专注于解决“清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何让药物更安全、更高效地抵达靶点,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就在“清源”因生产工艺危机而焦头烂额,内部争论不休之时,“启航”项目组传来捷报。他们基于陆氏原有专利改良的一种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极其优异的靶向性和可控释放特性,初步数据远超预期,成功绕开了“清源”目前遇到的部分技术瓶颈。

消息被严格控制在小范围内,但足以在陆氏内部引发一场地震。那些曾经对陆寒霆能力心存疑虑的老臣,看着实验报告上令人振奋的数据,再看向会议室主位上那个眼神锐利、决策果决的年轻总裁,目光中不由得多了几分真正的信服。

陆寒霆没有举行盛大的发布会,也没有急于寻求合作。他只是让项目组将部分非核心的、但足以显示技术潜力的数据,以学术交流的形式,谨慎地释放给了少数几家一直与陆氏保持良好关系,且对“清源”独占市场心存忧虑的国际医药巨头。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资本市场的嗅觉最为灵敏。几家巨头的研究部门几乎在同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份看似不起眼的技术简报,并迅速评估出其巨大的潜在价值和对现有格局可能造成的冲击。陆氏的股价,在沉寂多时后,开始悄然上行。

行业内的一些资深人士,也开始将目光从深陷泥潭的“清源”,悄悄投向了这家似乎正在悄然复苏的老牌巨头。

陆寒霆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屏幕上陆氏集团那根昂扬向上的K线图,脸上没有任何得意的神色,只有一片沉静的冷冽。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启航”距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方必然布满荆棘。

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困在静澜苑,沉溺于过去失败的陆寒霆。

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战场,握紧了自己的武器。

周慕深和沈清澜或许依旧站在山巅,

但他已从谷底爬起,

在另一条赛道上,

初露锋芒。

这场竞争的帷幕,

才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