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353章 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3章 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汉森教授的邮件,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清澜看似平静的心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她关闭了邮箱,却没有立刻开始回复,也没有像处理其他事务那样立刻进行分析和决策。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任由那封邮件所承载的“可能性”在脑海中缓缓沉淀、发酵。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物理生物学基础”。

“纯粹的科学研究”。

“完全的学术自主权”。

这些词语,每一个都像一把钥匙,试图开启一扇被她刻意尘封已久的大门。门后,是她在麻省理工那些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是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预期结果时的纯粹喜悦,是与汉森教授和同事们为了一个理论细节争得面红耳赤、而后又一起通宵达旦验证的激情岁月。

那是她的根,是她科研生命的源头活水。

在“清源”的这些年,她收获了巨大的声望、财富(虽然如今大部分已支付出去)和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影响力,但同时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无尽的会议、商业谈判、资源争夺、人际斡旋,还有……与周慕深那场始于志同道合、终于信任崩塌的惨烈纠葛。这些经历磨砺了她,让她变得更坚韧,也更……疲惫。就像一把原本锋利的解剖刀,在切割了太多非标样本后,难免沾染上杂质,磨损了锋芒。

汉森教授的邀请,摆在她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顶级的研究职位,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一个可以洗去身上商业世界的尘埃与硝烟,重新回归到那个只需对真理负责的、相对纯净的实验室环境的机会。

她站起身,没有开灯,在渐浓的暮色中踱步。窗外,苏黎世的灯火一如往常,但她的心,却仿佛已经飞越了大西洋,看到了加州拉霍亚那片临海的绝美研究园区,看到了那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设备的实验室,看到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天才们聚集在一起,只为攻克最根本科学难题的纯粹场景。

那里没有“清源”的烂摊子,没有周慕深的契约与算计,没有陆寒霆复杂的目光,也没有国内舆论场的是是非非。

那里只有科学,无边无际、令人心驰神往的科学前沿。

一种久违的、近乎饥渴的探索欲,在她心底苏醒。像一颗被埋藏已久的种子,终于遇到了合适的土壤、阳光和雨露,迫不及待地想要破土而出,恣意生长。

她知道,接受这个邀请,意味着她要再次远渡重洋,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从头开始。意味着她要离开瑞士这短暂的宁静港湾,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未知。也意味着,她将与过去的那个“沈清澜”——那个既是顶尖科学家又是商业项目核心领袖的、复杂而沉重的身份——做一次更彻底的告别。

她将成为纯粹的沈清澜博士,一位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家。

这个认知,没有让她感到恐惧,反而带来了一种如释重负的轻盈感。

她走到书架前,指尖拂过那些厚重的专业书籍,最后停留在一张有些年头的照片上——那是她博士毕业时,与汉森教授及实验室同门的合影。照片上的她,笑容清澈,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科学毫无保留的热爱。

她凝视着照片中那个年轻的自己,嘴角微微牵起一个极淡的、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或许,这不叫重新开始。

这叫,回归本心。

她转身回到书桌旁,打开了台灯。温暖的光线驱散了房间里的昏暗。她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郑重地、一字一句地起草给汉森教授的回复。

她需要表达感谢,需要确认细节,也需要安排瑞士这边工作的收尾和交接。

每一个敲下的字符,都像是在为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添上一块坚实的砖石。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斩断所有过往纠葛、

卸下所有不属于她的光环与枷锁、

让她可以重新呼吸、重新思考、

重新以最本真的姿态、

去拥抱她最初且唯一热爱的科学事业的机会。

她将牢牢抓住它。

如同迷航的船只,

终于看到了彼岸的灯塔。

这一次,

她的航向,

将只由她自己,

和那颗永不满足的、

探索未知的心,

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