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393章 他沦为台下仰望的宾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3章 他沦为台下仰望的宾客

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仿佛一道分水岭,将沈清澜彻底推向了另一个维度。获奖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巨大的资源虹吸效应和无可置疑的学术话语权。紧随其后的,是她在欧洲数个顶尖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一系列特邀学术报告。

其中一站,便是剑桥大学。

古老的学院,厚重的石墙,弥漫着几个世纪积淀下来的学术气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某个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剑桥及各路闻讯赶来的研究者们挤满了每一个角落,晚到的人只能站在走廊和后排空处。

周慕深,就站在这些站立的人群中。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来。自虐吗?或许。但他更觉得,这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求证。他需要亲眼确认,那个曾经与他并肩的人,如今究竟站在了怎样的高度,她所处的世界,是否真的已让他望尘莫及。

他穿着一身不起眼的深色西装,混在众多年轻学生和学者中间,像一滴融入大海的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没有人知道他与台上那个正散发着智慧光芒的主角,曾有过怎样深刻的过往。

报告开始了。

沈清澜走上讲台,依旧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着“破晓”系统的核心原理、技术突破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她的逻辑清晰缜密,语言精准有力,配合着精心准备的幻灯片和数据,将一项复杂的前沿技术讲解得引人入胜。

整个报告厅鸦雀无声,只有她清越的声音在回荡,以及笔尖划过纸页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台下,无论是白发苍苍的教授,还是眼神炽热的年轻研究员,无不聚精会神,眼中充满了求知与敬佩。

周慕深站在角落里,仰望着台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她站在光里,从容,自信,掌控着全场。她不再是他记忆中那个需要与他商讨、偶尔会流露出依赖的女子。她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强大的思想者,一个领域的引领者。

他听着她条分缕析地讲解那些他曾觉得“不切实际”的构想,如今已变成严谨的公式、可靠的数据和清晰的路径。每一个成功的实验验证,每一次巧妙的技术跨越,都像一记无声的耳光,响亮地打在他过往的认知和判断上。

他看到她与台下的顶尖学者进行互动。有人提出尖锐的问题,她略一思索,便能给出鞭辟入里的回答,有时甚至会引发更深层次的讨论。那种在智力上平等交锋、惺惺相惜的氛围,是他从未给予过她的。他当年给予的,更多是居高临下的“指导”和基于商业利益的“权衡”。

他看到那个李璟博士坐在前排,偶尔会在沈清澜需要某个数据支持时,默契地低声补充一句。他们之间,是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彼此信任的团队。

而他,只是一个多余的、格格不入的旁观者。

他曾是她最亲密的合伙人,是应该站在她身边,与她共享这份荣耀与思考的人。可如今,他连一个正式的座位都没有,只能隐匿在人群中,像一个偶然闯入的路人,仰望着她的光彩。

从台上的主角,到台下的同行者,再到如今……连听众席都挤不进去的、站立着的匿名宾客。

这身份的坠落,这距离的拉远,无声地诉说着他如何一步步地,从她的世界中滑落、出局。

报告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人群涌向前方,想要与沈清澜做进一步的交流。她被热情的人们包围着,耐心地回答着问题。

周慕深站在原地,没有动。

他看着她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他知道,自己已经连走上前去,说一句“恭喜”的资格和勇气,都失去了。

他默默地转过身,

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

挤出了依旧喧闹的报告厅。

将那份喧嚣与荣光,

连同那个他再也无法触及的人,

一起关在了身后。

他沦为了台下仰望的宾客,

而她,

是台上他永远无法再登对的、

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