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会议室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清澜和陆寒霆分别坐在长桌的两端,面前摊开着同一份项目计划书。这是他们回国后的第一次正式工作会议,气氛专业而专注。
根据初步测算,这个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很大。财务总监谨慎地提醒。
资金不是问题。陆寒霆翻看着报表,重要的是项目的可持续性。
沈清澜抬起头:我同意。我们不能只考虑短期效益,而是要建立一个可以持续十年、二十年的模式。
他们的目光在会议桌上方交汇,没有暧昧,只有专业的共识。
崭新的相处模式
工作结束后,陆寒霆自然地提议:要不要去楼下的咖啡厅坐坐?有些细节还需要再讨论。
沈清澜收拾着文件,正好我也想听听你对社区参与模块的建议。
在咖啡厅里,他们选择了靠窗的位置。陆寒霆为她拉开椅子,动作自然而不刻意。当服务员过来时,他记得她喜欢的咖啡口味,却没有代她点单,而是耐心地等待她亲自开口。
你还是老习惯,开会时转笔。沈清澜忽然说。
而你思考时,还是会不自觉地轻敲桌面。他微笑回应。
这些熟悉的小动作,曾经是争吵的导火索,如今却成了彼此理解的注脚。不同的是,他们不再试图改变对方,而是学会了欣赏这些独特的习惯。
坦诚的对话
说实话,沈清澜搅拌着咖啡,我没想到我们还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工作。
因为我们都变了。陆寒霆注视着她,我不再是那个自以为能掌控一切的陆寒霆,你也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于任何人的沈清澜。
这番坦诚的对话,在过往是不可想象的。曾经的他们,要么爱得炽热,要么恨得决绝,从未找到过这样一个平衡点。
我一直在想,沈清澜望向窗外的车流,如果我们早一点学会这样相处......
没有如果。陆寒霆温和地打断她,正是经历过一切,我们才能成为现在更好的自己。
清晰的界限
项目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需要共同出差的场合。每次订酒店时,陆寒霆都会让助理预订两个不同楼层的房间;每次用餐时,他都会选择公共场所;每次工作到很晚,他都会准时送她回住处,从不逾矩。
这些细节,沈清澜都看在眼里。她明白,这不是疏远,而是尊重。
有一次,合作方误以为他们是夫妻,在安排住宿时只预定了一个套房。陆寒霆当即要求更换,并郑重地向对方说明:沈教授是我的重要合作伙伴,请保持应有的尊重和专业。
事后,沈清澜对他说:其实你不用那么严肃。
不,有必要。他认真地说,我要让所有人都明白,我们现在的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共同的愿景
在项目启动仪式的晚宴上,有人问起他们的关系。这一次,沈清澜坦然回答:
我们不是复合,而是在各自成长后,重新认识了彼此。现在的我们,是彼此选择的同行者。
陆寒霆站在她身边,微笑着补充:就像两条曾经交汇又分离的河流,各自流淌过不同的风景后,在更开阔处重逢。这不再是原来的那条河,而是全新的水域。
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们的状态。他们带着过去的经历,却不再被过去所束缚;他们珍惜现在的默契,却不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心灵的契合
项目遇到瓶颈时,他们会在深夜通电话讨论解决方案。有时聊着聊着,会自然而然地谈起各自这些年的感悟。
你知道吗,有一次陆寒霆说,我现在最后悔的,不是我们分开,而是当初没有学会更好地爱你。
而我最后悔的,沈清澜轻声回应,是没有早一点学会爱自己。
这些对话,比任何浪漫的誓言都更显珍贵。他们终于能够坦诚地面对过去的错误,却不再被这些错误所定义。
重新开始的勇气
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庆功宴上,陆寒霆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向沈清澜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躬,我欠了你十年。他直起身,目光清澈,不是道歉,而是感谢。感谢你愿意与曾经伤害过你的人重新开始,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沈清澜微微一笑,回以同样的郑重:我也要谢谢你,用行动证明了改变的可能。
他们没有拥抱,没有牵手,但这个瞬间,比任何亲密的举动都更能体现他们之间的联结。
宴会结束后,他们并肩走在夜色中。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陆寒霆问。
继续推进项目的第二期。沈清澜回答,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时而交汇,时而分离,就像他们的人生轨迹。
这一次,
他们不再执着于回到过去,
而是专注于创造未来;
不再被感情冲昏头脑,
而是在理性与感性间找到平衡;
不是破镜重圆,
而是两个完整的人,
选择以更成熟的方式,
重新走进彼此的生命。
这不是复合,
这是重新开始。
而这一次,
他们都确信,
会走得更好,
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