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 第774章 朱允炆胜,朱棣逃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4章 朱允炆胜,朱棣逃走

朱允炆站在营帐之中,手中紧紧握着那份揭露朱棣阴谋的密报,面色凝重却又带着几分决然。营帐外,士兵们巡逻的脚步声规律地响起,偶尔还传来战马的嘶鸣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来人!”朱允炆高声喊道。

一名亲兵迅速掀开帐帘,单膝跪地:“殿下有何吩咐?”

“速传廖永忠、胡大海、康茂才三位将军前来议事!”朱允炆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不多时,三位将军匆匆赶来,进入营帐后纷纷抱拳行礼:“殿下!”

朱允炆将手中密报递给他们,说道:“诸位将军,朱棣狼子野心,竟妄图与欧盟勾结,出卖我大明。如今证据确凿,我们必须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恶行。”

廖永忠看罢密报,怒目圆睁,一拳砸在桌子上:“这朱棣实在可恶!殿下,末将愿率大军,即刻讨伐此贼!”

胡大海也跟着附和:“没错,殿下,不能再让朱棣这般肆意妄为,否则我大明危矣!”

康茂才则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此事虽已真相大白,但我们还需从长计议。如今民心可用,我们应先利用此事鼓舞士气,同时也要防止朱棣狗急跳墙,做出更疯狂的举动。”

朱允炆微微点头,说道:“康将军所言极是。朱棣谋反,致使我大明百姓受苦,如今又妄图勾结外敌,此等恶行天理难容。我们要将他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让百姓们知道谁才是真正守护大明的人。”

于是,朱允炆立刻安排人手,在各地张贴告示,揭露朱棣与欧盟勾结的阴谋。告示详细描述了朱棣为了夺取皇位,如何与欧盟暗中往来,企图借助外力颠覆大明政权。百姓们看到告示后,一片哗然,对朱棣的行为唾弃不已。

“这朱棣简直是大明的败类!”

“为了自己的野心,竟然勾结外敌,置我们百姓于不顾!”

“还是朱允炆殿下心系我们,我们一定要支持殿下!”

各地百姓纷纷表达对朱允炆的支持,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朱允炆的军队提供粮草、情报等支持。一些年轻力壮的百姓甚至主动要求参军,加入对抗朱棣和欧盟的队伍。

在一处小镇上,一位名叫李三的年轻人,原本是个普通的猎户。他看到告示后,气愤不已,立刻收拾行囊,前往朱允炆的军营。

“我要参军!朱棣这等奸贼,我恨不得亲手杀了他!”李三在军营门口大声说道。

负责征兵的将领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斗志的年轻人,笑着问道:“你会些什么?”

李三拍了拍身上的弓箭,说道:“我打猎多年,箭术还算不错,一定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将领点头,说道:“好!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大明军队的一员了!”

类似的场景在各地不断上演,朱允炆的军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士气也空前高涨。士兵们都怀着对朱棣的愤怒和对守护大明的决心,摩拳擦掌,准备与朱棣展开一场决战。

朱允炆看着士气高昂的军队,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民心的凝聚是他取得胜利的关键。然而,他也清楚,朱棣不会轻易束手就擒,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

“诸位将军,民心既已归附,我们更要把握时机。但朱棣久经沙场,必定会有所防备。我们需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一举击败朱棣。”朱允炆说道。

廖永忠说道:“殿下,末将认为我们可以兵分三路。一路正面进攻,吸引朱棣的主力;一路迂回包抄,断其后路;另一路则埋伏在中途,防止朱棣突围逃窜。”

胡大海也补充道:“同时,我们要加强情报收集,掌握朱棣军队的一举一动,做到知己知彼。”

康茂才点头表示赞同:“两位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我们还需注意与其他势力的合作。殿下之前联合各方势力对抗欧盟,如今对抗朱棣,也可借助他们的力量。”

朱允炆思索片刻后,说道:“康将军说得对。我即刻修书给与我们合作的各方势力,邀请他们一同出兵,共讨朱棣。”

于是,朱允炆一边安排将领们按照计划筹备作战,一边派使者前往各方势力。使者们快马加鞭,带着朱允炆的书信奔赴各地。

在等待各方回应的同时,朱允炆的军队也在加紧训练。操场上,士兵们喊着整齐的口号,进行着各种战术演练。刀枪碰撞的声音、士兵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向朱棣宣告他们的决心。

而此时的朱棣,也得知了朱允炆揭露他阴谋的消息。他在营帐中大发雷霆,将桌上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

“朱允炆这小子,竟敢坏我好事!”朱棣怒喝道。

一旁的心腹将领劝道:“王爷,如今局势对我们不利,民心都倒向了朱允炆。我们该如何是好?”

朱棣皱着眉头,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哼,民心?不过是些愚民罢了!我们还有军队,只要能打胜仗,民心自然会回来。立刻传令下去,加强防守,同时派人密切监视朱允炆军队的动向。”

“是!”将领领命而去。

朱棣深知,接下来的战斗将决定他的命运。他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将万劫不复。然而,他也清楚,朱允炆此次有了民心的支持,必定会更加棘手。

几天之后,朱允炆收到了各方势力的回应。大部分势力都愿意响应他的号召,出兵相助。朱允炆大喜,立刻与各方势力商讨联合出兵的细节。

在一次联合军事会议上,朱允炆与各方将领围坐在地图前,仔细研究作战计划。

“诸位,此次我们联合出兵,务必齐心协力,一举击败朱棣。根据情报,朱棣目前屯兵于应天府附近,企图凭借坚城抵抗。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战术,突破他的防线。”朱允炆说道。

一位来自南方的将领说道:“殿下,我们南方军队擅长山地作战,可负责迂回包抄,从侧面攻击朱棣的军队。”

另一位北方的将领也说道:“我们北方军队骑兵居多,可作为正面进攻的主力,冲散朱棣的防线。”

朱允炆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就依两位将军所言。同时,我们还要安排一支精锐部队,在朱棣可能突围的方向设下埋伏。此次作战,务必要将朱棣一网打尽。”

经过一番详细的商讨,作战计划终于确定下来。朱允炆看着在座的各位将领,坚定地说道:“诸位,朱棣谋反,罪大恶极。如今民心所向,我们又有各方势力相助,此战必胜!让我们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奋勇杀敌!”

“必胜!必胜!必胜!”将领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营帐。

一切准备就绪,朱允炆的军队与各方势力的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朱棣的驻地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士兵们士气高昂,脸上洋溢着必胜的信心。

当联军接近朱棣的防线时,朱棣的军队早已严阵以待。战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空气都要凝固。

“杀!”随着朱允炆一声令下,联军发起了进攻。北方骑兵如潮水般冲向朱棣的防线,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朱棣的军队也不甘示弱,纷纷放箭抵抗。一时间,箭如雨下,喊杀声震耳欲聋。

廖永忠率领的一路军队则巧妙地绕过朱棣的正面防线,从侧面发动攻击。朱棣的军队顿时陷入混乱,两面受敌。

“稳住!不要慌乱!”朱棣在阵中大声喊道,试图稳住军心。然而,联军的攻势太过猛烈,朱棣的军队渐渐抵挡不住。

就在此时,胡大海率领的埋伏部队也适时杀出,截断了朱棣军队的后路。朱棣大惊失色,他没想到朱允炆的计划如此周密。

“王爷,我们被包围了,怎么办?”一位将领焦急地问道。

朱棣咬咬牙,说道:“拼了!杀出一条血路!”

朱棣亲自率军,试图突破联军的包围。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勇猛无比,所到之处,联军士兵纷纷倒下。然而,联军人数众多,朱棣的突围行动异常艰难。

在激烈的战斗中,朱允炆看到朱棣亲自上阵,心中一动。他深知,如果能在此处擒获朱棣,这场战争就将彻底结束。

“传我命令,集中兵力,务必擒获朱棣!”朱允炆高声喊道。

联军士兵们听到命令后,纷纷向朱棣所在的位置涌去。朱棣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他渐渐陷入了绝境。

“难道我朱棣今日就要命丧于此?”朱棣心中暗自思忖,眼中却依然闪烁着不甘的光芒。

就在朱棣几乎绝望之时,突然,一支利箭向朱允炆射去。原来,朱棣的一名神箭手趁乱向朱允炆发动了偷袭。

“殿下小心!”康茂才眼尖,看到利箭射来,飞身挡在朱允炆身前。利箭射中了康茂才的肩膀,他顿时鲜血直流。

“康将军!”朱允炆大惊失色。

“殿下,别管我,抓住朱棣!”康茂才忍着剧痛说道。

朱允炆感激地看了康茂才一眼,随即大声喊道:“给我抓住那个放冷箭的!”

联军士兵迅速行动,很快将那名神箭手斩杀。而此时,朱棣趁着混乱,率领残部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围而去。

朱允炆看着朱棣逃走的方向,心中有些懊恼,但他也清楚,虽然此次没能擒获朱棣,但已经给朱棣的军队造成了重创。

“传令下去,收兵!”朱允炆说道。

经过这场战斗,朱棣的军队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守到一座小城之中。朱允炆则率领联军将小城团团围住,准备择日发动总攻。

在联军的营帐中,朱允炆看着受伤的康茂才,关切地说道:“康将军,此次多亏了你,否则我性命难保。你安心养伤,待打败朱棣,我定当重赏。”

康茂才笑着说道:“殿下言重了,保护殿下是末将的职责。只要能为大明除去朱棣这个祸根,末将这点伤算不了什么。”

朱允炆点头,说道:“朱棣虽然逃走,但他已无路可退。我们只需围困此城,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攻破,彻底平定叛乱。”

与此同时,朱棣在小城中也在苦苦思索应对之策。他深知,自己如今处境艰难,必须尽快想出办法,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王爷,如今我们被围,粮草也所剩不多,该如何是好?”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问道。

朱棣皱着眉头,说道:“派人突围出去,向欧盟求救。只要欧盟肯出兵相助,我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朱棣挑选了几名精锐的士兵,趁着夜色,偷偷从城墙上放下绳索,让他们突围出去。

然而,朱允炆早有防备。在小城周围,布满了联军的巡逻部队。那几名突围的士兵刚一出城,就被联军发现,很快就被斩杀。

朱棣得知突围失败的消息后,心中更加绝望。但他依然不甘心就此失败,决定在城中坚守,等待奇迹的发生。

而朱允炆这边,继续加强对小城的围困。他一方面安排士兵轮流巡逻,防止朱棣突围;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筹备攻城所需的器械。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城中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越来越低落。而朱允炆的联军则士气高昂,他们坚信,胜利即将到来。

终于,朱允炆认为攻城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召集将领们,说道:“诸位将军,朱棣已陷入绝境,是时候发动总攻了。明日一早,我们便全力攻城,务必生擒朱棣!”

“是!”将领们齐声应道。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朱允炆的联军早早地集合在小城下,各种攻城器械也已准备就绪。

“攻城!”随着朱允炆一声令下,投石车开始发动,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墙。城墙上的朱棣军队纷纷躲避,一时间,尘土飞扬。

云梯也被迅速架起,联军士兵们冒着箭雨,奋勇向城墙上攀爬。朱棣的军队则拼死抵抗,不断地向城下射箭、扔石块。

“杀!”联军士兵们喊着口号,前赴后继地冲向城墙。廖永忠一马当先,手持长刀,带领着士兵们向城墙上攻去。

“拦住他们!不能让他们上来!”朱棣在城墙上大声喊道。

然而,联军的攻势太过猛烈,朱棣的军队渐渐抵挡不住。终于,廖永忠率先登上了城墙,与朱棣的士兵展开了近身搏斗。

“跟我杀!”廖永忠大喊一声,长刀挥舞,瞬间砍倒了几名敌人。其他联军士兵也纷纷登上城墙,与朱棣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城墙上,鲜血四溅,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朱棣看着局势越来越不利,心中充满了绝望。

“难道我真的要失败了吗?”朱棣喃喃自语道。

就在此时,一名将领跑到朱棣身边,说道:“王爷,城破了,我们快走吧!”

朱棣咬咬牙,说道:“走!”

朱棣带着几名亲信,趁着混乱,从城后门偷偷溜走。

朱允炆和朱棣的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此时朱允炆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朱棣的能力他还是知道的,对于这位皇叔还是非常的后怕,因为不久之后,朱棣会沿着真实历史走向,最终战胜朱允炆并夺得皇位,但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