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城里捡垃圾 > 第142章 新方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林南知突然插了一嘴:“我觉得,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做这个食堂是做不下去的。”

朱哥和云易清听到林南知这么一说,认真想了一想,立马有了灵感,刚想开口说什么,就看见余叔这时候推门进来了。

“小朱,大师,不好意思啊,我这会儿要陪蒋老板去外面一趟,顾不了你们,请多见谅啊!”

“好的,好的,余大叔您先去忙,我们也聊得差不多了,今天打扰您了,我们就先走了。”

“抱歉啊,你们慢走啊,有事给我打电话。”

跟余叔告别之后,朱哥送云易清她们俩人回学校,在路上,仨人又聊起来。

“小林,刚才你说的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去做,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把食堂打造成线上线下同时运营的模式,这样一来可以扩大销路,二来可以做一些社区宣传,三来还可以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老人们,我想这样做的话,应该是个好方向,但是,我这个只是个很初级的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小林,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对多方都是有益的,我觉得这可以试试,易清大师,你回去再问问你那个朋友,如果有人合资跟她一起承包食堂,你问问她愿不愿意,如果她愿意,我可以以养老院的名义跟她一起做,到时候,我们再去请教请教蒋老板,找他取经,说不定,还真的就能做起来了呢。”

云易清似懂非懂地答应了朱哥,回到学校又往小吃街走,跑去找张姐。

这会儿的张姐正在直播,云易清没敢去打扰她,而是自觉地留在她摊位上帮忙打下手。

张姐做了这么久的直播还是很有成效,有很多她的粉丝都慕名而来,再加上张姐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自然吸引来不少顾客。

这不,这会儿她的摊位前正围满了人,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为了来喝她卖的那个5块钱一份的凉水,从大老远跑来支持张姐,这可把张姐忙得不可开交,一下午连一口水都没喝,幸好云易清到她摊位上帮忙了。

等到张姐摊位上的生意终于冷淡了之后,云易清才跟张姐说起了正事儿。

“张姐,跟您说件事儿,还是上次那个承包食堂的事儿,今天我们又去了一趟那个食堂,跟那里的老板聊了一下,然后我们有了新想法,就是把食堂做成线上线下的模式,想说这样会不会就能改善许多老板说的不挣钱的问题,然后跟我一起去的那个叫朱哥的人就跟我说,让我来问问你如果让你跟他俩人合资做那个社区食堂的话,你愿意不愿意,这样就可以缓解手头资金紧张的问题。”

“朱哥?他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他要提出跟我合资承包食堂?他也手头没钱吗?他怎么不找别人跟他一起?”

“张姐,这个朱哥是附近一家养老院的负责人,我猜他想承包这个食堂有可能是出于两个目的,第一是他想通过做线上食堂给他所在的养老院打广告,第二是他可能想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需要照顾的老年人这个群体,因为我觉得他这个人还挺有爱心的。至于他手上有没有钱,我这个真不知道,既然他说可以一起合资,就说明他手上不宽裕,至于他为什么不找其他人,这个我想,他跟我发出的邀约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毕竟,广撒网,才会有多种选择嘛。”

“行,我知道了,方便给我一个他的联系方式吗?我想,更多的事,我还需要跟他单独聊聊。”

说着,云易清把朱哥的联系方式给了张姐,在那之后,张姐主动去联系了朱哥,俩人几经交谈,各自权衡利弊,又都站在对方的立场指出合作的优势和劣势,到最后,张姐跟朱哥谈成了合作,把食堂承包了下来。

张姐的思路很简单,她的当务之急是抓紧赚钱,先还债,再抢小吃街,但现在如果只拘泥于在小吃街摆摊,那她重新拿回小吃街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再说,才没隔多久,这又送上来一个人说他愿意跟她一起出资做生意,而且这个人在朋友的口中信誉还不错,这不就是说明这是老天在给自己指示,让自己去做承包生意吗?这样的机会自己再不抓,以后恐怕就真的没机会了。

因为张姐对自己的网络影响力很自信,线上的营销全由张姐完成,至于线下的运营,朱哥则去找蒋老板请教。

新食堂开张那天,朱哥,张姐俩人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全都邀请到了食堂,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分享热闹,一时间,食堂里面坐满了人,大家饮酒欢歌,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与此同时,张姐还录制了食堂的开业视频上传到网上,及时地为食堂打了一波广告。

开张后的生意也不错,全靠这俩人配合默契,各司其职,把食堂打理得井井有条,再加上蒋老板之前给朱哥介绍了一批有经验的好员工,才能让食堂的生意蒸蒸日上,这没过多久啊,食堂的投资成本就赚回来了。

但是,有好事发生就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由于食堂越来越多地向社区之外的人开放,就导致原来经常在食堂吃饭的一些老人家们有时候来食堂还吃不上饭,这就违背了社区最初开办老年人惠民食堂的初衷,朱哥他们的食堂还被多次投诉到社区,说惠民食堂不再惠民了,现在他们只是顾着赚钱的餐馆。

朱哥和张姐听到这样的言论自然心里不舒服,觉得自己委屈。余叔也来找他们协调,话里话外都是让他们不要让生意做着做着忘了最开始是为什么要承包下这个食堂的。

那之后,朱哥和张姐听余叔话,对食堂做出了整改,改成分时间段供餐,对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先供餐,然后再对外放餐,最开始人们当然不习惯,内心抱怨为什么同样都是出钱,老板去搞区别对待,但这个规矩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也都慢慢接受了,就没人再说闲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