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报道说楚秀免费给村民看病这事他信,毕竟全院子都知道楚医生医术高明,连垂死的小姑娘都能救活。

去乡下义诊也正常,毕竟是他看中的养老人选,帮村民看看病合情合理。

可后面这段就太离谱了!

报纸居然说楚秀为保护村民,赤手空拳* 四百斤的野猪?

开什么玩笑!

他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没见过?野猪那家伙,四百斤的块头撞上来能把人撞散架!普通人见着腿都软。

就算楚秀胆子大,单枪匹马杀野猪也太夸张了,更别说还是用拳头* 的......

“现在连报纸都能造假了?”

易中海看完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这可是京报啊!最权威的报纸!

既然连京报都登了,难道是真的?

“难怪上次楚秀说野猪肉是他运气好打的。”

大爷一拍大腿。

当初还以为这小子吹牛,搞不好是合伙打的野猪,楚秀花钱买的肉——毕竟他不差钱。

现在* 大白了,野猪真是他徒手打的!

报道最后还特别注明:

【京报记者 郝爱国 报道】

近日,秦家村及周边村民集体向报社寄来感谢信。

记者多方核实,确认受表彰者正是红星轧钢厂车间主任楚秀!

经实地走访调查,报道内容完全属实。

优秀人才往往具备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虽无法完全理解,但其高尚品格值得全民学习。

这位杰出青年无愧于国家级人才的荣誉称号,堪称干部楷模。

易中海放下报纸,目光涣散,悔意涌上心头。

当初为了何雨柱与楚秀交恶,现在想来真是愚蠢至极。

尽管他现在竭力修补关系,但地位悬殊的楚秀早已不把他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易中海长叹一声,皱纹间又添几分沧桑。

不过他仍抱有一线希望——从新闻报道来看,楚秀品行毋庸置疑。

只要持之以恒地示好,或许还有改善关系的可能。师傅,您怎么了?

徒弟见他盯着报纸神色异常,忍不住凑近查看。

当看清内容时,顿时惊呼:楚主任又登报了!

工人们闻声围拢:快给大家念念!

随着朗读声,众人表情从疑惑渐变为震惊。楚主任竟是神医?

救治数百人?太不可思议了!

没想到楚主任还懂医术!

这可是京报报道,绝对真实!

难怪厂医院的丁医生会嫁给他!

热烈的议论声中,大家对这位深藏不露的车间主任充满敬佩。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更令人瞠目:

徒手击毙野猪?

将近四百斤?

这...这也太夸张了!

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到?

工人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反复确认着报纸上的白纸黑字。

“这京报向来严谨,绝不会乱写!”

“楚主任平时那么随和,原来身手这么厉害!”

有人回想起之前与楚秀谈笑风生的场景,不禁脊背发凉——竟能和野猪正面较量的狠角色!平日待人亲切,可绝不能因此轻视他。

这位低调的强者从未炫耀过自己的本事,众人心中的敬佩更深了。

下乡义诊这么大的事,他竟只字不提,照常工作,这份沉稳实属罕见。

或许还有许多未被曝光的善举?想到这里,众人肃然起敬。

这才叫真正的领导风范!

一大爷猛地醒悟,楚秀身怀绝技又德才兼备,健壮得连野猪都能制服,定是长寿之相。

眼见他仕途光明,必须抓紧时机拉拢。

贾家那帮祸害把傻柱折腾成了废人,断了自己的养老计划,正好借整治贾家讨好楚秀,顺带泄愤。

与此同时,厂长办公室内。

“楚秀这小子……”

杨厂长盯着报纸喃喃道。

原以为他回乡只为光宗耀祖,毕竟荣归故里人之常情——当年自己升职时也曾大宴乡亲。

谁知他竟是默默义诊,报道更将其医术誉为“妙手回春”

京报的权威毋庸置疑,长篇报道更暗示着高层态度。

当读到徒手制伏野猪时,杨厂长瞳孔一缩,立即召来秘书:“厂里有没有楚主任的感谢信?”

“确实收到不少,全是给楚主任的。”

杨厂长微微一笑:“请他过来一趟。”

秘书恭敬地去请楚秀。

作为杨厂长的贴身助手,他清楚许多内情——表面上是三足鼎立的轧钢厂,实则楚秀才是真正的核心人物。

连李副厂长都盼着他能研发出新成果。

两位厂长对楚秀都格外器重。

楚秀走进办公室时,杨厂长扬了扬手中的报纸笑道:你这趟回乡可闹出不小动静,做了好事也不上报?

读完报道的楚秀略显惊讶:顺手帮了点小忙,没放在心上。虽听村民提过感谢信的事,他以为是客套话,没想到不仅登了报,还引起了上级关注。

好在行事光明磊落,经得起查验。

他本只求问心无愧,却不料善举结出硕果——当真是天道酬勤。说得好!杨厂长愈发欣赏这个年轻人。

相貌堂堂,才华横溢,品德更无可挑剔。

作为一名* 出身的干部,他对这种正能量事迹天然有好感。

更关键的是,随着京报再次宣传楚秀,连带轧钢厂也声名远播,作为一把手自然与有荣焉。这次给你申报先进干部表彰,厂里特批一百元奖金。杨厂长承诺道,职务暂时不能动,但等我调任后,副处长位置非你莫属。

这位厂长看得明白,楚秀屡创佳绩又获官媒青睐,显然已进入国家重点关注名单。

虽然要经过严格政审,但楚秀身家清白,经得起考验。宣传科马上发通告。杨厂长补充道,还有何需求?资历所限暂不能升职,不过其他方面可以补偿。

工厂上下如今最看重的人就是楚秀,他简直是杨厂长的贵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带来好运!

杨厂长暗自盘算要与楚秀搞好关系,日后或许还能得到他的助力。

楚秀心下感慨善有善报,自己本意只是帮村民解除病痛,免费义诊同时也能提升医术。

面对杨厂长的好意,楚秀本要婉拒,但想到妻子丁秋楠缺少代步工具,便开口道:能不能给我一张自行车票?

杨厂长爽快应允,从抽屉取出票据笑道:正好我这边有一张!

以后想义诊尽管来找我,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厂里一定支持!

对轧钢厂而言,楚秀的善举能树立榜样,赢得上级嘉奖,可谓双赢。

楚秀也乐见其成,将来下乡义诊既能消遣时光又具意义。

他正抓紧完善《赤脚医生手册》,只待补充完最后章节就能提交。

这部着作将为他带来无上荣光,成为他在动荡年代最坚实的护身符。

宣传科办公室里,于海棠烦躁地看着对面嬉皮笑脸的许大茂。

今天没有放映任务,这个油嘴滑舌的家伙又跑来献殷勤。

虽然不敢再打于海棠主意,许大茂仍盘算着:若是能通过她攀上楚秀的关系,说不定就能飞黄腾达。

于海棠对这个人品低劣的小人厌恶至极,正想找借口打发他,忽然接到一份稿件。

展开一看,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于海棠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盯着手中的稿件,精致的面容写满惊诧。

她反复确认着纸上的内容,心头涌起难以抑制的酸涩——丁秋楠竟然能得楚秀这般人物青睐。

那男人简直长在她的审美点上,每一处都令人心动。

许大茂探头瞥见报道内容,霎时倒抽一口凉气:楚秀这也太神了!他揉着眼睛重看那几行铅字:徒手制服野猪、乡间义务行医......这哪儿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活了这么多年,他从未听说谁能空手降伏猛兽。

报道末尾那笔丰厚奖金更是刺痛了许大茂的眼睛。

他攥紧拳头暗下决心:必须抱紧楚秀这条大腿。

既然对方能从* 手里抢人,治好自己的隐疾肯定不在话下。

想到这儿,他焦灼地望向正在调试话筒的于海棠。现播报表彰通告。于海棠清亮的嗓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厂区,楚秀同志身为领导干部,始终保持为民服务初心,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农村开展义诊,并勇斗危害集体的野猪。

经上级研究决定,授予楚秀同志一百元奖金以资鼓励。

广播连续重复三遍,整个轧钢厂瞬间沸腾。

工人们聚在一起热烈讨论:

楚主任又上光荣榜了!

义诊回来还跟没事人似的,要不是感谢信来厂里,我们都不知道他做了这么多好事。

最绝的是空手打野猪!我叔在林业局干了二十年都没见过这阵仗!

咱们厂这回可露脸了,看隔壁厂还怎么显摆他们的标兵。

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有人挥舞着当日报纸喊道:快看!楚主任的事迹都登省报了!人群顿时爆发出更大的欢呼,仿佛这份荣耀属于每个轧钢工人。

厂里人多,楚秀登报的消息早已传开,如今更是被正式确认。

在这个崇尚集体荣誉的年代,楚秀的荣耀就是整个轧钢厂的荣耀!

以后和其他厂的工人聊天时,他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厂有楚秀,你们厂有谁?准能赢得一片羡慕的目光。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想着:楚秀才是真正的好领导!

李副厂长正在办公室悠闲地喝茶,听到消息后先是震惊,紧接着狂喜不已。

楚秀登报证明了他的非凡潜力,掌握的本领更是包罗万象。

等老杨升职,自己当上厂长后,凭借楚秀的天才能力,必定能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他兴奋地握紧拳头挥了挥。

现在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和楚秀搞好关系!

厨房里,众人纷纷向马华道贺:太厉害了!楚主任的本事我们只能仰望。

你能拜他为师,真是好命啊!

大家对楚秀再次获得全厂通报表扬感到震撼。

他才二十多岁,前途不可限量!同时也不得不羡慕马华的好运气——拜了未来可能当厂长的楚秀为师,从此人生有靠山,再没人敢欺负他了。

马华自己也激动万分,为能成为楚秀的徒弟感到无比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