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深渊收容所当管理员 > 第74章 齿轮之眼、认知训练与“安全区”的裂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齿轮之眼、认知训练与“安全区”的裂痕

火锅聚餐在一种微妙的、混合着轻松与未解谜团的氛围中结束。赵猛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地回去执勤;云薇叼着棒棒糖,嚷嚷着要回去“用代码打败清汤火锅带来的抑郁”;苏小婉则带着需要“补课”的李明,先行返回办公室,开始为他量身定制训练计划。

林风找了个收拾残局的借口,留在了最后。当休息区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立刻走到门边,蹲下身,捡起了那张不起眼的纸条。

纸张很普通,是收容所内部通用的便签纸。上面用铅笔潦草地画着一个图案,线条有些匆忙,但结构清晰:一个标准的齿轮,中心镶嵌着一只没有瞳孔的眼睛。齿轮的边缘,还延伸出几条如同触须或数据流般的细线。

这图案……林风可以肯定,绝非收容所内部的任何标识。它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的质感,那只空洞的眼睛仿佛正透过纸面,凝视着他。

是那个叫沈渊的实习助理无意间掉落的涂鸦?还是……有意为之的传递?

林风小心地将纸条收好,没有声张。他决定先找苏小婉商量。

当他来到苏小婉的办公室时,看到李明正一脸痛苦地对着一本《异常能量基础概论》抓耳挠腮,苏小婉则在一旁,用毫无波澜的语调解释着“灵性残留”与“信息污染”在能量频谱上的区别。

“苏研究员。”林风打了个招呼,将纸条递了过去,“刚才沈渊离开时掉下的。”

苏小婉接过纸条,只看了一眼,眼神就锐利起来。她迅速将纸条放在一个平板扫描仪下,高精度扫描后,图像被放大投射到光屏上。

“图案结构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齿轮代表秩序、机械、或者某种精密系统;眼睛代表监视、洞察或某种更高维度的感知;延伸的线条可能象征信息流、控制或影响。”苏小婉冷静地分析,“风格偏向理性冷酷,与‘净世教团’偏向混沌、狂热的常见符号差异显着。可能与‘园丁’或其所属的未知势力有关。”

“沈渊……”林风沉吟,“他是故意掉落的?想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还是不小心?”

“可能性各占一半。”苏小婉调出沈渊的档案,“沈渊,23岁,帝国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与神秘学交叉学科毕业,成绩优异,背景清白,三个月前通过严格审核进入第七深渊收容中心实习,分配至研究三区,导师正是孙哲。日常行为记录无异常。”

一个背景干净、表现良好的实习生,会是无意间接触到这种符号,并随手涂鸦吗?

“让李明试试?”林风提议,“看看这纸条上,有没有留下什么‘感觉’?”

苏小婉点头,将纸条递给紧张兮兮的李明:“放松,集中精神,感受这张纸,以及上面的图案。不要试图理解,只描述你的感知。”

李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手指轻轻触碰纸条。几秒后,他身体微微颤抖,低声道:“纸……很普通。但是……这个图案……它在‘动’!很慢……齿轮好像在转……那只眼睛……是空的,但是……它在‘看’着我!冷冰冰的……像……像机器……还有……一种……很淡很淡的‘墨水’味?不对……不是墨水……是……铁锈?和……机油?”

他的描述让林风和苏小婉对视一眼。图案本身带有微弱的、类似活性的能量残留?还有铁锈和机油的味道?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其与机械、工业相关的可能性。

“能追踪到类似的‘味道’或者‘感觉’吗?在收容所里?”林风追问。

李明努力扩大感知范围,额头青筋隐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虚弱地摇摇头:“……太乱了……所里……各种各样的‘味道’和‘感觉’太多了……这个太淡了……像……像一滴墨水滴进了大海……”

线索似乎又断了。这张纸条像一个幽灵,带来了信息,却没有指明方向。

“先将纸条列为重要物证,图案录入数据库进行全网及内部档案比对。”苏小婉做出决定,“沈渊,列入二级观察名单,重点监控其与孙哲的接触,以及其网络行为和数据访问记录。”

她看向李明:“你的训练需要加速。目前你的感知过于笼统和被动,无法进行有效追踪。从明天开始,增加‘认知焦点训练’,学习如何屏蔽杂讯,聚焦于特定目标。”

李明一脸苦相,但还是用力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团队进入了紧张而规律的“日常”。林风继续他的体能和权柄适应性训练,与叶晚晴的频率共鸣练习也日渐纯熟,两人之间的精神连接愈发稳固,有时甚至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这种默契让苏小婉记录的数据曲线越来越漂亮,但她偶尔看向他们时,无框眼镜下的目光会变得有些复杂难明。

李明则陷入了“知识的海洋”(他自己认为是苦海)。上午跟着苏小婉学习理论,下午被云薇抓去当“人肉传感器”测试各种奇奇怪怪的探测设备,晚上还要接受陈清影博士的心理疏导和初步的精神力凝练指导。他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憔悴了下去,但眼神深处那长久以来的恐惧和迷茫,却在一点点被专注和……认命所取代。

“我说小明啊,”云薇一边调试着一个看起来像金属海胆的装置,一边叼着棒棒糖吐槽,“你这‘信号接收’能力是不错,但‘滤波’功能太差了。啥乱七八糟的信息都往脑子里塞,你不崩溃谁崩溃?试试这个,‘主动认知滤网’测试版,戴上它,试着只‘听’我手里这个振动源的频率。”

李明愁眉苦脸地戴上那个布满电极的头环,努力集中精神。结果不是什么都听不见,就是又被实验室里其他设备的“杂音”干扰得头晕眼花。

赵猛偶尔来看热闹,看着李明的惨状,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兄弟,撑住!想想火锅!”(虽然那顿清汤火锅在他嘴里已经变成了“那顿没啥味儿的饭”)。

就在这样看似平静的日常中,苏小婉那边的数据比对终于有了初步结果。

“图案比对没有完全一致的记录。”苏小婉在晚间的小组通气会上宣布,“但是,在部分已被查封的、与‘堕落者协会’相关的边缘研究所的残留资料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构元素,尤其是那种‘齿轮与眼睛’的组合,被认为是某个致力于‘机械飞升’或‘意识上传’的极端派系的偏好。”

“堕落者协会?”林风皱眉,“他们和‘园丁’、‘净世教团’不是一伙的?”

“目标可能存在分歧,但手段可以合作。”苏小婉分析,“‘园丁’擅长信息操作和精神污染,而某些‘堕落者协会’的派系则痴迷于将意识与机械结合,摆脱肉体凡胎的束缚。如果他们联手,一个提供‘毒素’,一个提供‘载体’或‘平台’,将会非常棘手。”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安静画画的叶晚晴,忽然抬起头,指着苏小婉光屏上那个齿轮之眼的图案,小声说:“……这个……在‘墙’外面……看到过。”

所有人都是一怔。

“墙”外面?收容所的物理边界?还是……某种隐喻?

“晚晴,你在哪里看到的?”林风柔声问。

叶晚晴努力想了想,手指绞在一起:“……梦里?或者……星星告诉我的?有很多……亮晶晶的线……连到……一个有很多齿轮转动的……大房子里……这个眼睛……在房顶上……”

她的描述依旧破碎,却提供了一个模糊的方向——这个符号,可能与一个位于收容所之外、与机械相关的地点有关。

“记录下来。”苏小婉立刻对叶晚晴的这段话进行了标记,“结合李明感知到的‘铁锈’、‘机油’味,以及‘堕落者协会’的背景,目标范围可以缩小到城市废弃工业区、大型机械工厂或某些秘密研究所。”

调查似乎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但敌人也没有闲着。

第二天,当林风按照计划,准备和李明进行第一次正式的“户外”感知训练——在收容所内部几个公共区域进行针对性扫描时,他们刚刚走到连接b区和c区的中央走廊,李明就猛地停下脚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捂住脑袋蹲了下去。

“怎么了明哥?”林风赶紧扶住他。

“……这里……不对……”李明的声音充满痛苦,“‘声音’……好多……好乱……它们在……吵架?不……是在……尖叫!有很多……很多‘小恐惧’……从墙壁里……渗出来!”

林风心中一凛,集中精神感知,却只能感觉到收容所一如既往的、混杂着无数神孽气息的庞大能量场,并没有特别的异常。

但李明的反应不似作假。苏小婉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便携式扫描设备显示,该区域的背景信息噪音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轻微波动,但并未超标。

“他的‘污染视觉’对特定类型的信息碎片过于敏感。”苏小婉判断,“也可能是之前的信息毒素残留,放大了他的感知。”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李明带回医疗部时,走廊的灯光忽然极其轻微地、高频地闪烁了几下,速度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同时,安装在角落的一个监控摄像头,其红色的工作指示灯,突兀地熄灭了一秒钟,然后迅速恢复。

云薇远程检查了系统日志,回复道:“电力系统有微小波动,摄像头日志显示瞬间断联,原因……未知。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咬’了一口。”

林风看着脸色苍白、惊魂未定的李明,又看了看恢复正常的走廊和摄像头。

李明感知到的“小恐惧”的尖叫,灯光闪烁,摄像头断联……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异常,串联起来,却勾勒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

“园丁”……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似乎并不满足于潜伏。它正在以一种更隐蔽、更分散的方式,试探着收容所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开始影响其基础的运行。

那张齿轮之眼的纸条,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风暴,正在日常的表象之下,悄然积聚着力量。他们的“安全区”,已经出现了细微的、却真实存在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