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深渊收容所当管理员 > 第110章 余波、外援与食堂夜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章 余波、外援与食堂夜话

第七深渊收容中心的夜晚,并不总是寂静的。某些收容单元内可能会传出低语、呜咽或是无法名状的轻微敲击声,但这些声音都被厚重的隔离层吸收、转化,最终化为控制室屏幕上平稳波动的数据流。地表之上的生活区,则维持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属于“正常世界”的安宁。

b-7区的临时工作室里,灯光依旧亮着。白天的紧张行动过后,团队需要进行复盘和数据深度分析。

苏小婉将整理好的关于神秘腕带的能量特征数据,通过加密信道发送给了远在智利临时基地的伊莎贝拉,并附上了简要的情况说明和林风的合作请求。做完这一切,她轻轻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连续的高强度数据分析让她略显疲惫。

“已经发送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回复。”苏小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林风点了点头,将一杯刚泡好的、温度适宜的花茶轻轻放在她的手边。“辛苦了,休息一下。”他的动作自然,语气里带着关切。

苏小婉微微一怔,看着杯中漂浮的几朵干菊花和枸杞,升腾起带着淡淡甜香的热气。她很少喝这种“不效率”的饮品,更多的是依靠咖啡因和营养剂维持精力。但她没有拒绝,只是低声说了句:“谢谢。”指尖触及温热的杯壁,一股暖意似乎顺着经络缓缓蔓延开。

旁边,罗青峰还在对着笔记本和那几件“垃圾”符号的照片苦思冥想,试图将“铁锈与火星”与“隐匿承载”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象征线索串联起来,嘴里不时嘀咕着“矛盾的统一?悖论的容器?”之类的词语,状态近乎魔怔。

林涛则抱着已经完全修复、外壳重新做旧伪装的R-Zero,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它关节缝隙里可能沾染的灰尘,如同呵护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阿薄依旧蜷在它的软垫上,但似乎比白天活跃一些,模糊的轮廓偶尔会像水波一样轻轻荡漾,仿佛在无声地表达着对主人专注状态的陪伴。

李明从食堂带了夜宵回来——几份热腾腾的汤饺和炸春卷。食物的香气瞬间驱散了工作室里部分的严肃气氛。

“先吃点东西吧,罗顾问,别把脑子烧坏了。”林风招呼道,将一份汤饺推到还在冥思苦想的罗青峰面前。

罗青峰猛地回过神,看到食物,眼睛一亮,也顾不上什么符号学了,抓起筷子就狼吞虎咽起来,一边吃一边含糊地感叹:“啊!碳水化合物的慰藉!这是维持理性思考的基础燃料!”

看着他夸张的吃相,连一向清冷的苏小婉嘴角都微微弯了一下。林风无奈地摇头,将另一份春卷递给林涛:“你也吃点,今天辛苦了。”

林涛红着脸接过,小声道谢,然后和怀里的R-Zero“分享”起来——他吃春卷,R-Zero的传感器则对着春卷发出表示“感兴趣”的柔和蓝光。

“风哥,接下来我们怎么办?那张海肯定更警惕了。”李明吃着饺子,问道。

林风沉吟片刻:“他今天被惊动,无非两种反应:要么暂停一切活动,彻底潜伏;要么狗急跳墙,加快行动步伐。赵猛那边已经加派了人手,对他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更远距离的常规监视。我们这边,等伊莎贝拉的回信,同时……”

他看向苏小婉和林涛:“我们需要升级我们的侦察手段。R-Zero这次虽然成功,但被动扫描还是风险太高。能不能设计一种更隐蔽的、广域的‘信息层面’波动监测网?不需要精确定位,只需要感知到c区垃圾站附近是否存在异常的、与腕带同频的能量波动即可?”

苏小婉放下茶杯,思考了一下:“理论上可行。可以利用收容所内部现有的环境灵压监测网络作为载体,注入我们设定的特定频率识别算法,就像在河流中设置一道滤网。但这就需要……”她看向林涛,“……需要非常精细的频率调制和硬件支持,避免与现有监测系统冲突。”

林涛听到涉及技术问题,立刻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我……我可以试试!用……用废弃的灵能中继器和滤波电容应该能搭一个原型……阿薄……阿薄也许能帮忙校准频率,它对那种‘假水’(信息涂层)和‘铁锈味’很敏感……”

角落里的阿薄轮廓波动了一下,似乎在回应。

“太好了!”林风赞许道,“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俩……呃,你们仨。”他看了一眼R-Zero。

第二天中午,食堂。

由于熬夜工作,众人都起得稍晚,聚集在食堂时已近午餐尾声。叶晚晴看到林风,立刻像只欢快的小鸟般跑过来,手里还举着一个果冻。

“林风哥哥!你看!新口味!”她献宝似的把果冻递给林风,眼睛亮晶晶的。

林风笑着接过,摸了摸她的头:“谢谢晚晴。”他很自然地撕开果冻的封口,却没有自己吃,而是递还到叶晚晴嘴边,“你尝尝看。”

叶晚晴愣了一下,随即开心地就着林风的手,小口咬了一下果冻,满足地眯起眼睛:“甜!”

坐在对面的苏小婉,安静地用勺子搅动着碗里的汤,目光落在林风带着宠溺笑容的脸上,以及叶晚晴那毫无阴霾的笑容上,眼神微微闪烁,低下头,默默喝了一口汤。汤,似乎比平时更淡了一些。

罗青峰则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对昨天的发现进行着“复盘分析”:“……所以,我认为那个腕带,很可能是一个双向装置!既是接收指令的信标,也是上传数据的探头!对方可能在通过张海,收集我们收容所内部,特别是垃圾处理站这种‘信息废弃流域’的底层环境数据!这就像是在观察一个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层面,更能反映系统的真实健康状况!”

他这个比喻虽然古怪,但意外地有些道理。收集废弃物层面的能量残留,确实可能拼凑出收容所部分区域的能量流动模型甚至某些未公开的研究活动痕迹。

“如果他们真的在构建我们的内部模型……”李明有些担忧,“那对我们的安全威胁就太大了。”

就在这时,林风的个人终端发出了特定的加密通讯请求提示音——是伊莎贝拉。

林风立刻放下筷子,接通了通讯,并设置了隐私屏蔽。苏小婉也投来关注的目光。

通讯那头的伊莎贝拉,背景似乎是某个临时指挥中心,隐约能听到仪器运行的微弱声音。她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依旧带着那种特有的、混合着庄重与一丝疏离感的语调:

“林风管理员,苏研究员,你们发送的数据我已经收到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如何?”林风问道。

“这个腕带的能量签名……很独特,但也并非无迹可寻。”伊莎贝拉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我们‘圣遗物厅’的 archives 中,有与之部分吻合的记录。它指向一个活跃于欧洲阴影地带、被称为‘铸炉会’的秘密结社。”

“铸炉会?”林风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名字。

“是的。他们崇拜某种与‘工业暴力’、‘机械进化’相关的混沌概念,热衷于将生命、灵魂与机械强制融合,追求一种他们称之为‘升华’的、极度扭曲的形态。他们使用的技术,往往带有强烈的能量侵蚀性和物理破坏特征,与你报告中提到的‘铁锈与火星’的描述,有很高的契合度。”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是为了获取特定的稀有材料、技术蓝图,或者……捕捉具有特殊特质的‘素体’用于他们那亵渎的‘铸造’仪式。”伊莎贝拉顿了顿,“根据你们提供的情报,张海收集的那些带有隐匿、承载符号的废弃物,很可能并非用于铸炉会自身,而是用于……束缚或掩盖某种他们试图偷运进来,或者即将激活的、更具破坏性的东西的气息,避免被收容所的常规监测系统发现。”

这个推测与罗青峰之前的“安抚\/约束”论不谋而合,但指向了更具体、更危险的来源!

“也就是说,张海是‘铸炉会’派来的先遣人员,他的任务可能不仅仅是侦察,还包括为某个更危险的‘东西’打前站,做准备工作?”林风总结道,心情沉重了几分。

“可能性极高。”伊莎贝拉确认道,“‘铸炉会’行事风格激进且不计后果,他们出现的区域,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机械失控和能量污染事件。林风管理员,你们需要提高警惕。我会将更详细的关于‘铸炉会’的已知资料发送给你们。此外,如果情况需要,我可以尝试为你们引见一位对‘铸炉会’有深入研究的‘清道夫’,他或许能提供更直接的帮助。”

“清道夫?”林风疑惑。

“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带,专门处理与这些隐秘结社相关‘麻烦’的独立专家。他们通常……脾气古怪,但要价公道,而且效率很高。”伊莎贝拉解释道,“当然,这需要评估后续情况再决定。目前,请务必盯紧张海,并全面检查c区及周边区域,寻找任何可能隐藏的‘铸炉’装置或能量异常点。”

“明白,多谢。”林风郑重道谢。

通讯结束。餐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内部情报窃取事件,没想到背后牵扯出一个信奉“工业暴力”的疯狂结社,甚至还可能隐藏着一个即将被激活的破坏性装置。

“铸炉会……清道夫……”林风喃喃自语,感觉收容所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他看着眼前性格各异的同伴们,深知未来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但同时也坚定了必须守护这里的决心。

“先吃饭吧,”苏小婉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将一块挑净了刺的鱼肉,再次默默夹到了林风的盘子里,“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做。”

林风看着盘子里那块鱼肉,又看看苏小婉平静的侧脸,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他点了点头,拿起筷子。

“对!吃饱了才有力气抓老鼠!”赵猛洪亮的声音响起,他不知何时也来到了食堂,正好听到了后半段,“我已经安排下去了,对c区进行地毯式秘密排查!管他什么‘铸炉’还是‘打铁会’,想在咱们地盘上搞事,先问问老子手里的家伙答不答应!”

他的豪气驱散了一些阴霾,众人重新开始用餐,只是每个人的心中,都压上了一块名为“铸炉会”的新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