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机场的喧嚣被隔绝在车窗之外。车内气氛凝重,林墨闭目靠在椅背上,指尖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大脑却在高速运转,梳理着所有线索。苏晚晴坐在他身旁,笔记本电脑已经打开,屏幕上是不断滚动的代码和数据流。

“青果,”林墨拨通了电话,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两件事。第一,用工作室官方账号发一个简短声明,只有一句话——‘清者自清,证据说话。北辰及团队保留一切法律追责权利。’不发任何情绪化内容,不争论,不解释。”

电话那头的青果似乎找到了主心骨,连忙应下:“明白!冷处理,不给他们继续炒热度的机会。第二件事呢?”

“第二,”林墨睁开眼,目光锐利,“动用所有资源,帮我查三样东西。第一,王珂最近三个月的所有银行流水、通讯记录异常;第二,《星海科幻》赵斌以及他背后那家‘星光营销’公司的所有黑料,尤其是商业诽谤和灰色操作的历史;第三,找到能鉴定那张手稿照片原始ExIF信息及是否有pS痕迹的顶级技术专家,钱不是问题。”

青果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直接掀桌子了!“大佬,前两样需要点时间,而且有些手段……”

“合法合规地去查。”林墨打断他,“通过商业咨询、公开信息检索和正规法律途径。重点是速度。”

“明白!我立刻去办!”

挂了电话,林墨看向苏晚晴。她已经调出了王珂高中时期那篇获奖的科幻征文,以及网络上能找到的所有他早期的言论和文章碎片。

“逻辑不通。”苏晚晴头也不抬,手指飞快地标注着屏幕上的文本,“他早期的构想停留在‘文明冲突’的表层,强调资源争夺和道德抉择。而‘黑暗森林’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和猜疑链,是彻底的技术理性主义。这是思维层面的代差,如同原始人无法理解相对论。”

她调出另一个窗口,上面是她刚刚写好的一个简单算法模型:“这是我根据‘黑暗森林’公理构建的简易推演程序。输入王珂手稿中的模糊概念,运行一百万次,也无法推导出‘黑暗森林’体系的百分之一。但输入《三体》开篇叶文洁提出的两条公理,结果趋近完美。”

她将屏幕转向林墨,上面冰冷的数据曲线,如同最公正的法官,无声地宣判着真相。

林墨看着她专注而清冷的侧脸,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些。他伸出手,轻轻握了握她放在键盘上的手,触感微凉。“谢谢。”

苏晚晴的手指微微一顿,耳根泛红,却没有抽回,只是低声道:“我只是在验证事实。”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网络上,舆论还在发酵。北辰工作室那份冷静到近乎傲慢的声明,让支持者看到了底气,也让质疑者更加疯狂。水军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在各种话题下复制粘贴着抹黑的言论。

但暗地里,几条线索正以惊人的速度汇拢。

青果动用了所有人脉,一家顶尖的商务调查公司和一家以电子证据鉴定闻名的律师事务所悄然介入。苏晚晴则利用她的技术优势,开始追踪那些水军账号的源头和协作模式,试图找到与“星光营销”的直接关联。

第二天深夜,青果发来了第一份关键报告。

“查到了!”青果的声音在电话里因激动而有些变形,“王珂的账户,在爆料前一周,收到了一笔来自海外空壳公司的二十万汇款!汇路几经周转,但最终源头指向的代理律师,曾多次为‘星光营销’处理业务!”

“另外,赵斌和‘星光营销’的老板是表亲关系!他们之前就合作炒作过几个话题,手法类似,只是这次玩得最大!”

动机和关联已然清晰。这不仅仅是一次蹭热度,更是一场有预谋的商业诽谤,目的是摧毁“北辰”这个金字招牌,或许还有更深层的目的,比如为某些想上位的新人或作品铺路。

现在,只缺最致命的一击——关于那决定性“证据”的反击。

第三天下午,律师事务所和电子鉴定专家几乎同时传来了消息。

鉴定专家发来的报告技术性极强,但结论简单粗暴:“送检手稿照片的ExIF信息存在严重人为篡改痕迹,原始拍摄日期远晚于声称时间。照片中手稿纸张的褶皱纹理与光影角度存在无法解释的不一致性,高度怀疑为后期合成。”

几乎同时,苏晚晴那边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她通过分析水军账号的活跃时间、语言模式和信息传递路径,成功锁定了一个核心指挥节点,其物理地址赫然指向“星光营销”的办公大楼。她还顺藤摸瓜,找到了几个该公司员工在私人社交账号上,于爆料前发布的、暗示“即将有大瓜”、“要搞个大新闻”的动态截图。

铁证如山!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拼凑完整。一场由竞争对手勾结不良媒体,买通昔日同学,伪造证据,发动水军,意图将他置于死地的阴谋,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林墨看着电脑屏幕上汇总的证据链,眼神冰冷。他没有丝毫愤怒,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以及即将挥出利刃的决绝。

他拿起电话,打给青果和律师,只说了两个字:

“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