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 > 第19章 熟悉研究所获专家待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熟悉研究所获专家待遇

吉普车驶过大门,沿着主干道又行驶了近十分钟。

最终在一栋标有“107”字样的白色大楼前停了下来。

“到了,这里是总装部,也是107所。”

薛伟建率先下车,拉开了后座的车门。

“按照规定,进所之前需要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签署保密协议,然后我们会带你去宿舍。”

霍勇善也从驾驶座上下来,他走到康临面前,伸出了手。

“康临同志,我就送你到这里了。”

他的手掌宽厚有力,握手的时候力道十足。

“研究所里的具体事务由薛主任负责,我就不多留了。全军的同志们,都在期待你的成果。”

“希望在下一次的舰载机试飞中,能看到你带来的惊喜。”

康临回握住他的手,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霍大校。”

“我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

霍勇善欣慰地笑了笑,松开手,转身利落地坐回车里,驱车离去。

康临目送着吉普车消失在道路尽头,这才收回目光。

薛伟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康临同学,我们进去。”

107所的安检流程比机场严格了数倍。

康临不仅需要走过金属探测门,还要接受一种未知仪器的全身扫描。

他口袋里的手机、钱包、钥匙,全都被拿了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托盘里。

一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个手持设备。

在他身上仔仔细细地扫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遗漏。

“康临同志,你的个人通讯设备需要上交保管。”

工作人员指着他的手机,语气公式化。

“在所期间,如果你需要和外界联系。

可以使用我们提供的专用线路和设备,通话内容会受到监控。”

康临没说什么。

来都来了,这些规矩他早有心理准备。

他干脆地将手机关机,交给了对方。

一系列繁琐的检查和协议签署之后,薛伟建领着他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一扇门前。

“这里就是你的宿舍了,单人间。”

薛伟建刷开房门,示意他进去。

房间不大,但五脏俱全。

一张一米五的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还有一个独立的卫浴间。

房间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桌上甚至还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

“考虑到你的特殊贡献和专家身份,所里给你批了特邀专家的待遇。”

薛伟建靠在门边,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

“你的月薪是税后二十万。”

康临正在打量房间的动作顿住了。

他转过头,看着薛伟建,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二十万。

一个月。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一脸严肃地开口。

“薛主任,我能问一下吗?”

“这个待遇,需要我签卖身契吗?”

薛伟建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不用不用,就是一份正常的聘用合同。”

“当然,保密等级是最高的。”

笑过之后,薛伟建的表情又变得正经了些。

“康临同学,有件事我觉得还是提前跟你通个气比较好。”

“你说。”

“关于你独立设计制造那架无人机模型。

包括配套的飞控软件和图像传输系统的事情,我们已经通过技术手段核实清楚了。”

“包括你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接单,帮一些公司解决芯片设计难题的经历,我们也查到了。”

康临的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国家机器一旦运转起来,个人在它面前几乎是透明的。

“经过我们专家的评估,你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顶尖。

甚至在某些方面是领先的。”

薛伟言的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康临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

“所以,我这是被‘招安’了?”

“可以这么理解。”

薛伟建笑着点头。

“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接下来的流程就快了很多。

薛伟建带着康临去录入了人脸信息和虹膜数据。

办理了一张集门禁、饭卡、身份识别于一体的电子卡。

随后,薛伟建又像个导游一样,带着他在研究所里大致转了一圈。

整个107所占地面积巨大,分为实验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

各个区域之间都有严格的物理隔离和权限控制。

中午,薛伟建带康临来到了食堂。

与其说是食堂,不如说是一个高档的自助餐厅。

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摆放着几十种菜肴,中餐、西餐、面点、水果,应有尽有。

菜品的旁边,还标注着详细的营养成分和卡路里含量。

“我们所里的伙食标准很高,所有菜谱都由专业的营养师团队定制。

保证大家吃得健康,有精力搞科研。”

薛伟建递给康临一个餐盘。

康临看着那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感觉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

他也没客气,拿了满满一大盘。

吃饭的时候,他注意到食堂里的研究员们虽然都在埋头吃饭。

但眉宇间都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凝重。

整个食堂除了餐具碰撞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什么交谈声。

下午,康临换上了一套蓝白相间的连体研究服。

薛伟建带着他,再次来到了那栋标着“107”的科研主楼。

这一次,他们没有走访客通道,而是直接来到了一扇厚重的金属门前。

门边有一个人脸识别的设备。

薛伟建站过去,设备发出一道柔和的绿光,扫描了他的面部。

“滴,权限确认,薛伟建,总工程师。”

金属门发出一声轻微的机械声,无声地向一侧滑开。

薛伟建带着康临走了进去。

门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宛如飞机库一般的空间。

挑高的穹顶上,是纵横交错的钢结构和管道。

巨大的空间里,停放着几架外形奇特的无人机,周围是各种精密的仪器设备。

几十名同样穿着研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敲击键盘的声音、仪器运作的蜂鸣声此起彼伏。

“这里就是我们的核心实验室。”

薛伟建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一丝自豪。

“我们目前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上。”

他指着实验室中央,那架被各种支架和缆线固定住的无人机。

“舰载侦察无人机。”

薛伟建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你也知道,我们的航母是中型航母,甲板空间和起飞重量都有限。

无法起降国外那些大型的战略无人机。”

“所以,我们必须研发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适配我们航母的中型舰载侦察无人机。”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康临,眼神复杂。

“不瞒你说,我们之前遇到了很多技术瓶颈,进度缓慢。”

“直到我们的人发现了你设计的那架无人机模型。”

薛伟建领着康临走到一个独立的实验台前。

台子上,摆放着一堆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零件。

康临一眼就认出,那是他亲手做的那架“侦察无人机模型”。

“我们把它带回来,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和分析。”

薛伟建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你的设计思路给了我们巨大的启发。

尤其是在气动布局和飞控算法上,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他叹了口气,指着那些零件。

“但问题是,我们虽然受到了启发,却始终无法成功复原它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