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 > 第54章 老臣构陷设圈套,柴荣沉着破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老臣构陷设圈套,柴荣沉着破危机

雁门关大捷的捷报还在汴梁城传唱,御书房内的气氛却骤然变得凝重。柴荣刚将赏赐刘光义的旨意拟好,殿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御史大夫王溥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手中举着一卷竹简:“陛下,大事不好!朝中竟有人散布谣言,说……说您私通契丹!”

“什么?”柴荣猛地拍案而起,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何人竟敢如此造谣?”

王溥将竹简递上,声音带着忧虑:“陛下您看,这是臣刚刚在宫门处发现的匿名传单,上面说您故意放走耶律斜轸,还与契丹暗中勾结,约定平分中原疆土。如今这传单已在汴梁城四处流传,百姓们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柴荣接过竹简,只见上面的字迹潦草,内容却极具煽动性,字里行间都在暗示他通敌叛国。他冷笑一声,心中已然明了,这定是朝中反对他的老臣趁雁门关大捷之际故意散布的谣言,目的就是为了动摇他的根基。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若不尽快澄清,恐会引发动乱!”王溥急切地说道。

柴荣沉思片刻,压下心中的怒火:“慌什么?谣言止于智者。他们想让朕自乱阵脚,朕偏要沉着应对。”他转头对李忠道:“传朕旨意,立刻封锁宫门,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出,同时派人严查传单的来源,务必找出幕后主使!”

“是!”李忠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赵匡胤得知消息后,也立刻赶来:“陛下,臣愿带人全城搜捕,定要将散布谣言之人揪出来!”

“不必。”柴荣摆了摆手,“他们既然敢散布谣言,必然早有准备,仓促搜捕只会打草惊蛇。我们只需拿出证据,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他走到舆图前,指着雁门关的位置:“此次雁门关之战,我们大获全胜,歼灭契丹军一万余人,缴获大量物资,这便是最有力的证据。更何况,朕早已下令将耶律斜轸的亲信押解回京,明日在朝堂上公开审问,让他们亲口证实朕与契丹并无勾结。”

赵匡胤恍然大悟:“陛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确保明日的审问万无一失。”

次日清晨,早朝之上,气氛异常紧张。反对柴荣的老臣们站在一侧,眼神中带着幸灾乐祸,而支持柴荣的大臣们则神色凝重,时刻准备为柴荣辩解。

柴荣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今日召集众卿,是为了澄清一件事。近日有人散布谣言,说朕私通契丹,不知各位卿家对此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李业便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此次雁门关之战,耶律斜轸虽败,但并未被擒,反而顺利逃脱,这其中确实疑点重重。”

李业是郭威的老部下,一直因柴荣的养子身份而轻视他,此次正是他暗中指使手下散布谣言,想要借此机会扳倒柴荣。

柴荣冷笑一声:“李尚书此言差矣。耶律斜轸之所以能够逃脱,是因为其亲兵拼死相救,且当时天色已晚,不利于追击。更何况,我们已经抓获了耶律斜轸的亲信,今日便让他来给大家一个交代。”

他随即下令将契丹俘虏带上大殿。那俘虏被押到殿中,吓得瑟瑟发抖,连忙跪倒在地:“陛下饶命!小人只是耶律斜轸的一个小卒,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柴荣眼神一厉,“朕问你,此次契丹入侵雁门关,是不是与北汉有所勾结?耶律斜轸败逃之后,是不是去了北汉?”

俘虏不敢隐瞒,连忙点头:“是……是北汉皇帝刘钧派人联络我家将军,约定一起攻打后周。我家将军败逃后,确实去了北汉求援。”

柴荣看向李业:“李尚书,听到了吗?耶律斜轸逃往北汉,与朕毫无关系。倒是你,为何一口咬定朕私通契丹?莫非是你与北汉有所勾结,想借此谣言混淆视听?”

李业脸色一变,连忙辩解:“陛下冤枉!臣只是就事论事,并无此意!”

“就事论事?”柴荣拿出那卷匿名传单,“这传单上的字迹,与你府上幕僚的字迹颇为相似,你敢说此事与你无关?”

其实,柴荣早已让人暗中调查,发现传单上的字迹正是李业幕僚的手笔。李业没想到柴荣竟然如此快就查到了线索,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群臣见状,纷纷议论起来,都明白了这是李业故意设下的圈套,想要构陷柴荣。

柴荣站起身,沉声道:“李业,你身为朝廷重臣,不仅不为国效力,反而暗中散布谣言,构陷君主,其罪当诛!”

李业吓得连忙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饶命!臣一时糊涂,求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

柴荣看着他,心中怒火难平。但他也知道,李业是郭威的老部下,若直接将其处死,恐怕会引起其他老臣的不满。他沉吟片刻,道:“念在你跟随太祖多年的份上,朕饶你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免去你的户部尚书之职,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谢陛下不杀之恩!”李业连忙磕头谢恩,狼狈地退出了大殿。

其他反对柴荣的老臣见状,都吓得不敢出声,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参与此事。

柴荣看着群臣,沉声道:“朕知道,朝中还有人对朕心存不满,想要暗中使绊子。但朕在此警告你们,若再敢勾结外敌,散布谣言,动摇国本,朕定不饶他!”

群臣连忙躬身道:“臣等遵旨!”

一场危机就此化解,柴荣的威望也因此更加高涨。然而,柴荣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李业只是一个小角色,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操控这一切。这场谣言风波,只是一场更大阴谋的开始。

就在这时,赵匡胤悄悄走到柴荣身边,低声道:“陛下,臣刚刚得到消息,李业被贬之后,去了郭威侄子郭信的府上,两人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柴荣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郭信一直对他继承皇位心存不满,此次李业的阴谋,恐怕与郭信脱不了干系。他紧紧握住拳头,心中暗忖:看来,是时候清理一下朝中的反对势力了。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