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 > 第111章 截获赃粮!后蜀暗助南唐被抓包,柴荣警告震慑西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章 截获赃粮!后蜀暗助南唐被抓包,柴荣警告震慑西南

第111章:截获赃粮!后蜀暗助南唐被抓包,柴荣警告震慑西南

显德三年暮春,汴梁城的晨光刚漫过朱雀门的城楼,枢密院的急报便踩着露水送进了皇宫。正在批阅新政卷宗的柴荣,被殿外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思绪,抬眼时,殿前司都虞候赵匡胤已一身风尘闯了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未干的泥土与草屑。

“陛下!边境急报!”赵匡胤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份密封的文书,“我军巡逻队于泗州渡口截获一支南唐运粮船队,蹊跷的是,船中粮草的印记竟出自后蜀!”

柴荣心头一沉,放下手中的朱笔接过文书。展开细看,只见上面清晰记载着:巡逻队在泗州境内巡查汴河航运时,发现三艘悬挂南唐旗号的粮船形迹可疑,拦查后发现船内装满了优质米粮,而每袋粮食的封口处都盖着后蜀“天府仓”的朱红印记。押船的南唐兵丁被盘问时言辞闪烁,最终供认这些粮草是后蜀暗中赠送给南唐的“助战物资”。

“好一个孟昶!”柴荣将文书重重拍在案几上,龙颜震怒,“朕去年西征夺取秦、凤四州,已让他割地称臣,没想到竟敢暗中勾结南唐,妄图牵制我大周!”

一旁的枢密使李谷闻言,眉头紧锁道:“陛下,后蜀与南唐相隔千里,却暗中输送粮草,显然是想联合南方诸国对抗我朝。如今我军正筹备南征南唐,若后蜀在西线蠢蠢欲动,恐会腹背受敌啊。”

柴荣站起身,走到殿内悬挂的舆图前,目光落在西南方向的后蜀疆域上。他指尖划过秦、凤二州与后蜀接壤的边界,沉声道:“孟昶自以为占据蜀道天险,便可为所欲为。他忘了,秦、凤四州如今在我大周手中,若他敢轻举妄动,朕正好顺势挥师西进,踏平成都!”

“陛下英明,”赵匡胤上前一步道,“臣愿率军驻守秦州,严密监视后蜀动向,一旦其有异动,立刻予以痛击!”

柴荣摆了摆手,沉吟道:“不必急于动兵。如今我军主力需集中精力应对南唐,不宜双线作战。但此事绝不能姑息,必须给孟昶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知道背叛大周的后果。”

当日午时,柴荣下旨:扣押全部截获粮草,充入后周军粮库;将押船的南唐兵丁全部押解至汴梁,交由大理寺审讯,深挖后蜀与南唐勾结的详情;同时,派遣使者携带柴荣的亲笔诏书,火速前往成都面见后蜀后主孟昶。

三天后,后周使者抵达成都。孟昶得知粮草被截的消息后,本就坐立不安,见后周使者带着诏书前来,更是心惊胆战。当他展开诏书,看到柴荣严厉的斥责之语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诏书中写道:“朕与尔约,罢战言和,割地称臣,以期两国相安。然尔阳奉阴违,暗输粮草助南唐抗周,此乃背信弃义之举!今朕念及两国初定盟约,暂不兴兵问罪。限尔一月之内,遣使携重金入汴梁谢罪,并献上涪州、忠州二州之地,以表悔意。若逾期不办,朕必亲率大军西征,踏平蜀地,届时玉石俱焚,尔悔之晚矣!”

孟昶读完诏书,双手颤抖,冷汗浸湿了龙袍。他深知后周军威正盛,去年秦、凤四州的丢失已证明后蜀军队根本不是后周的对手。如今柴荣的要求虽然苛刻,但若是拒绝,恐怕真会引来灭国之灾。

左右大臣得知消息后,分成两派争论不休。一派主张遵从柴荣的要求,献上土地和重金谢罪,以保全后蜀;另一派则认为后蜀有蜀道天险可守,不必畏惧后周,应联合南唐与后周决一死战。

孟昶犹豫不决,整日忧心忡忡。他一面派人密切关注后周的动向,一面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对策,却始终拿不出定论。

而此时的汴梁,柴荣正密切关注着后蜀的反应。他知道,孟昶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后周后续的战略布局。若孟昶乖乖谢罪,便可暂时稳住西线,集中兵力南征南唐;若孟昶拒不从命,便只能先解决后蜀这个隐患,再图江南。

转眼之间,十天过去了,后蜀方面仍未传来任何回应。柴荣坐在御书房内,再次拿起那份截获粮草的文书,眼神变得愈发锐利。他隐隐有种预感,孟昶或许不会轻易屈服,一场更大的风暴,可能正在西南边境悄然酝酿。

就在这时,殿前司的一名校尉匆匆闯入,递上一份来自秦州的密报。柴荣展开一看,脸色骤变——密报称,后蜀已暗中调动兵力,在秦、凤二州边境集结,似乎有开战之意。

柴荣将密报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知道,自己的耐心已经耗尽,后蜀与后周之间,这场迟到的战争,恐怕终究无法避免。而此时的南唐,得知后蜀与后周的矛盾激化,又会做出怎样的举动?一场席卷南北的战火,似乎已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