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 > 第107章 边境告捷!赵匡胤击退契丹先锋,西域联军暂缓发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边境告捷!赵匡胤击退契丹先锋,西域联军暂缓发难

汴梁御书房的烛火彻夜未熄,柴荣手指在沙盘上划过西域边境的标记,眉头紧锁。突厥与楚国勾结的密信就摊在案头,墨迹未干的字迹仿佛透着塞外的寒风,“三月中旬,兵分两路,直取秦、凤二州”的字眼,让整个大殿都弥漫着紧张气息。

“陛下,秦、凤二州是我后周西部屏障,一旦失守,不仅西域通道被切断,刚收复的后蜀四州也会陷入危机。”李谷躬身进言,语气急切,“不如暂缓农具租赁券的推广,调遣主力部队驰援西线?”

柴荣摇了摇头,目光坚定:“新政是国本,春耕更是民生根基,绝不能半途而废。西域联军虽来势汹汹,但突厥部落内部矛盾未消,楚国援军又远在江南,未必能同心协力。”他看向站在一旁的赵匡胤,“匡胤,你刚在陈州立下大功,朕命你率殿前司五千骑兵,即刻驰援秦州,务必守住边境,拖延联军进攻节奏!”

“臣遵旨!”赵匡胤抱拳领命,眼神锐利如刀,“陛下放心,臣定让西域联军知道我后周铁骑的厉害!”

次日黎明,赵匡胤率领五千骑兵离京西进,一路疾驰,日夜兼程。秦州城外,契丹先锋部队已在城下扎营,旌旗招展,战马嘶鸣,一副随时准备攻城的架势。秦州守将见契丹军势大,紧闭城门,不敢出战,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赵匡胤率军抵达秦州城外二十里处,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先派人侦查契丹军的部署。探子回报,契丹先锋部队约三千人,由契丹名将耶律烈率领,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但粮草供应线过长,且孤军深入,没有后援。

“来得好!”赵匡胤冷笑一声,心中已有计策。他下令将部队分成两队,一队由副将率领,绕到契丹军后方,截断其粮草供应;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正面佯攻,诱敌深入。

次日清晨,赵匡胤率领主力部队来到契丹军营前挑战。耶律烈听闻后周援军赶到,亲自率军出战。两人在阵前交锋,刀光剑影,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赵匡胤故意卖了个破绽,拨马便走,耶律烈以为赵匡胤不敌,率军追击。

就在契丹军追出数里之地时,突然鼓声大作,赵匡胤预先埋伏好的部队从两侧杀出,将契丹军包围。耶律烈大惊失色,想要突围,却被赵匡胤死死缠住。此时,截断粮草的副将也率军赶来,前后夹击,契丹军顿时溃不成军。

一场激战过后,契丹先锋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耶律烈被赵匡胤生擒。秦州之围解除,城中百姓欢呼雀跃,纷纷出城迎接赵匡胤的部队。

赵匡胤将耶律烈押解回营,亲自审问。耶律烈起初拒不低头,叫嚣着要与后周决一死战。赵匡胤冷笑一声,拿出从其营中搜出的楚国使者书信:“你以为楚国真的会出兵帮你?他们不过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等你我两败俱伤,再趁机夺取秦、凤二州!”

耶律烈看着书信,脸色渐渐苍白。他深知楚国向来背信弃义,如今粮草被断,援军无望,继续抵抗也只是徒劳。最终,耶律烈选择投降,并表示愿意劝说突厥部落停止进攻。

赵匡胤将耶律烈投降的消息快马加鞭送往汴梁,柴荣接到奏报后,龙颜大悦,下旨嘉奖赵匡胤及其部下,并下令将耶律烈押解回汴梁处置。

然而,就在秦州战事告捷的同时,西域传来消息,突厥部落内部果然发生内乱,首领之子争夺汗位,原本集结的兵力被调回部落平叛,入侵后周的计划被迫搁置。楚国见突厥撤军,也不敢单独出兵,只得暂时放弃了进攻秦、凤二州的打算。

边境危机暂时解除,汴梁城内一片欢腾。柴荣下令举行庆功宴,犒劳出征的将士。庆功宴上,柴荣对赵匡胤赞不绝口:“匡胤,此次你大败契丹先锋,震慑西域联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朕决定,封你为镇国大将军,节制西线兵马!”

赵匡胤连忙起身谢恩:“陛下谬赞,此乃将士们奋勇作战之功,臣不敢独领。”

柴荣笑着摆了摆手:“你不必过谦,论功行赏,理所当然。”

庆功宴气氛热烈,君臣其乐融融。然而,没人注意到,坐在角落的御史大夫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宴会结束后,御史大夫悄悄回到府中,写下一封密信,用蜡封好,交给了一名心腹家仆,低声嘱咐道:“将此信送往南唐,务必亲手交给李璟陛下。”

那名家仆接过密信,连夜出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密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南唐又会有怎样的动作?一场新的危机,似乎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