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别墅通古今,我一夜暴富 > 第200章 敲门砖送给端王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沉沉。

城西小院里,气氛比夜色还要凝重。

“东家,当真要去寻那位?”苏轼的担忧写在脸上。

柳箐月点头,没什么情绪地说道:

“今天来的是个推官,小小打火机还能唬住他。明天要是殿前司的禁军直接抄家,我拿什么唬?加特林吗?”

苏轼听不懂加特林是什么,但这不妨碍他理解其中的决绝。

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为今之计,汴京城中,只有一人能压住李纲。”

“端王,赵佶。”

柳箐月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

未来的道君皇帝,艺术圈的顶级流量,政治圈的头号菜鸟。

眼下,他只是个不问政事,沉迷花鸟鱼虫、奇石书画的闲散王爷。

“此人是官家亲弟,身份贵重。性情却乖张得很,不与任何党派往来,只凭喜好行事。”

苏轼解释道。

“满朝文武,他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李纲权势再大,见了端王也得乖乖行礼。”

柳箐月懂了。

一个有权有势,还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顶级文艺青年。

这不就是送上门的完美保护伞和长期饭票吗?

“但是,”苏轼话锋一转,面露难色,“端王府门槛极高,从不轻易见外客,除非……”

“除非,我们有能让他挪不动道的东西。”柳箐月接过了话。

她站起身,走进里屋,片刻后,捧着一个明黄色锦缎包裹的方盒子走了出来。

“苏先生,你瞧瞧,这块‘敲门砖’,分量够不够?”

她将盒子放在石桌上,轻轻打开。

盒内,是一个仿紫檀木雕琢的塑料方盒,嵌着细碎螺钿,烛光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

柳箐月拨动了盒身上的一个小巧开关。

叮叮咚咚……

一段清脆悦耳的乐声,凭空流淌出来,仿佛山涧清泉滴落玉盘。

正是她从别墅里顺手拿出来的一个十九块九包邮的音乐盒。

“这……这是何物?!”苏大胡子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木盒怎能自行奏乐?莫非……内有乾坤?”

张三更是张大了嘴,半天都合不拢。

“此物名为‘八音盒’。”柳箐月随口胡诌,“海外仙山来的小玩意儿,能奏天籁之音。”

她太清楚了,对付赵佶这种顶级文青,就得用这种带着神秘感和艺术感的降维打击。

“好!好一个八音盒!”苏轼一拍大腿,“此物闻所未闻,精妙绝伦!端王见了,定会龙心大悦!”

可问题又来了。

东西是好东西,怎么送到王爷手里?直接去王府献宝,只怕会被当成骗子乱棍打出。

必须有个引荐人。

柳箐月脑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红三娘。

霓裳阁的老板娘,京城上流圈子的交际花。最重要的是,她刚收了自己天大的人情。

“张三,备车!”

马车连夜赶到霓裳阁。

红三娘正在雅间里,一遍又一遍,痴迷地抚摸着镜中自己那张重返双十年华的脸。

听闻柳箐月深夜到访,她没有丝毫怠慢,亲自迎了出来。

“柳姑娘,可是樊楼那边……”

红三娘一脸关切,显然是听说了白天的风波。

柳箐月开门见山,将来意和盘托出,并将那只八音盒放在她面前。

当清脆的音乐再次响起,红三娘的反应和苏轼一般无二,美目中全是惊艳。

“我要见端王。”柳箐月直视着她,“我需要你,帮我把这个东西,送到他手上。”

红三娘是个聪明人,瞬间就明白了柳箐月的意图:“柳姑娘,你想让端王做你的靠山?”

“他是最好的人选。”

红三娘看着柳箐月平静的脸,没有犹豫太久,最终一咬牙,点头应下。

“好,我帮你。”

她将音乐盒小心翼翼地收好。

“明日,端王府有一场雅集,赏玩新得的古砚,我恰好有请柬。”

红三娘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成与不成,就看这位王爷,对你的宝贝有多上心了。”

她知道,接下这个盒子,就等于彻底和李贵妃撕破了脸。

但她没得选。

柳箐月给她的,是女人用身家性命都换不回的青春。为了守住这份青春,她愿意赌上一切。

整整三天。

柳箐月在小院里,等了整整三天。

红三娘那边,如石沉大海,没传来半点消息。

张三急得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把地面都快踩出一条沟了,嘴里不停地念叨:

“怎么还没消息?该不会是红三娘把东西给私吞了吧?还是王爷压根就没看上?”

苏轼也有些坐不住了,时不时就往胡同口瞅一眼。

只有柳箐月,该吃吃,该喝喝,甚至还有心情指点张三怎么给新种下的辣椒浇水。

她对自己的“产品”,有绝对的自信。

一个十九块九的音乐盒,或许打动不了商业巨鳄,但要俘获一个活在北宋的顶级文艺青年,绰绰有余。

终于,在第三天下午,小院的门,被敲响了。

不是红三娘的丫鬟,而是一辆挂着王府标识的华丽马车,静静地停在了胡同口。

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

“请问,哪位是柳箐月,柳姑娘?”

柳箐月和苏轼对视一眼,成了。

鱼,上钩了。

端王府的奢华,超出了柳箐月的想象。

这哪是王府,这分明是一座巨大的园林式艺术博物馆。

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每走一步,柳箐月脑子里自动就开始估价。

这块太湖石,放现代得拍卖吧?

墙上这幅画,看着像是真迹,能换京城几套房?

万恶的封建权贵,真他娘的有钱!

在一处临水的水榭之中,她见到了端王赵佶。

比想象中还要年轻,约莫二十出头,一身月白色长袍,面容俊秀,身上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贵之气。

他正坐在一张古琴前,修长的手指随意拨弄着琴弦。

在他的手边,那只仿紫檀木塑料音乐盒正打开着,显然已经被他翻来覆去地把玩了无数遍。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柳箐月身上。

“你,就是柳箐月?”

他的声音清冷,带着几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