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槐下田舍 > 第91章 巨舰劈浪卫海疆,铁舰成阵护商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巨舰劈浪卫海疆,铁舰成阵护商途

海东造船厂的船坞里,数十根钢铁龙骨如巨兽肋骨般耸起,工匠们正用铆钉将钢板拼接成庞大的船身。船坞上空,起重机吊着数吨重的炮塔缓缓移动,最终精准安放在甲板预留的位置上——这是大明第一艘“航空母舰”的雏形,舰体长两百步,甲板宽阔如广场,能搭载十架“飞鸢机”(改良版滑翔机,可携带信号弹与轻型炸弹),舰艏装着四门大口径火炮,舰尾则是驱动螺旋桨的蒸汽轮机。

苏砚秋站在了望塔上,望着这钢铁巨物,手里的图纸已被海风卷得发皱。三年前,海东舰队在护送商队时遭遇倭国残余势力的舰队偷袭,虽最终获胜,却因战船机动性不足损失了三艘巡防舰。那时他便下定决心:“要造能在远洋作战的巨舰,不仅能护商路,更能让大明的海疆固若金汤。”

“苏相,主炮塔安装完毕!”造船厂总领周衡的声音顺着风传来,他仰头喊道,“蒸汽轮机试机成功,最快能跑三十节(一节约三里\/时辰),比咱们最快的巡洋舰还快五节!”

苏砚秋走下了望塔,踩着跳板登上尚未完工的甲板。脚下的钢板厚实坚硬,踩上去纹丝不动;甲板边缘的拦阻索闪着寒光,专为“飞鸢机”降落设计;舰桥里,罗盘、测距仪、信号机一应俱全,格致馆的先生们正调试“海图测绘仪”,能通过星辰位置自动标注船位。

“这舰上的火炮,射程能到十里。”周衡指着炮塔,“炮弹用了新配方,爆炸威力是老式舰炮的三倍。最关键的是‘飞鸢机’,能提前百里发现敌舰,还能投掷燃烧弹,让对方没靠近就失去战斗力。”

正说着,一架“飞鸢机”从远处飞来,在甲板上空盘旋两周,稳稳落在拦阻索上。飞行员跳下机舱,对苏砚秋敬礼:“苏相,‘飞鸢机’载重测试合格,能带两发炸弹,续航时间够飞三个时辰!”

航母的建造消息传到京城,万历皇帝力排众议,下旨组建“航母舰队”:以这艘“镇海号”为旗舰,配属四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两艘补给舰,再加上二十艘“飞鸢机”,组成第一支远洋舰队。同时下令:五年内再建三艘航母,分别驻守海东、南海、南洋,形成“四海联防”。

要让航母舰队真正形成战力,光有巨舰还不够。苏砚秋从水师中选拔最优秀的舰长、飞行员、炮手,在海东设立“海军学堂”,课程不仅有航海、射击,还有格致原理——飞行员要学空气动力学,炮手要学弹道计算,舰长要学舰队协同战术。

“记住,航母不是单打独斗的战舰。”苏砚秋在学堂开课第一天强调,“巡洋舰负责警戒,驱逐舰负责反潜,补给舰保障后勤,而航母是指挥中枢,用‘飞鸢机’掌控全局。你们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舰队的训练远比预想的严苛。飞行员每天天不亮就驾着“飞鸢机”升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练习侦察、投弹;炮手们反复测算风速、距离,确保炮弹能精准命中靶船;舰长们则在沙盘上推演各种战术,从遭遇战到伏击战,甚至模拟被数倍于己的敌舰包围时该如何突围。

有次训练中,“镇海号”的蒸汽轮机突发故障,在海上抛锚。轮机长带着工匠们钻进闷热的机舱,在高温蒸汽中抢修了四个时辰,手指被烫得起泡也没人叫苦。“这铁家伙是咱们的底气,绝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轮机长抹着脸上的油污说。

三年后,第一支航母舰队正式成军。在海东举行的阅舰式上,“镇海号”领航,十余艘战舰列成纵队,在海面上划出雪白的航迹。“飞鸢机”编队从舰上空飞过,排出“大明”二字的队形;舰炮齐鸣,炮弹在远处海面炸起水柱,声震海天。

前来观礼的南洋诸国使者看得目瞪口呆,其中一位使者颤声道:“这样的巨舰,怕是能抵得上一个小国的全部兵力了。”

苏砚秋站在“镇海号”舰桥,望着麾下的舰队,对身旁的舰队司令郑和(与明代航海家同名,世袭水师将领)道:“这支舰队,不是为了炫耀武力,是为了让海上的商路更安全,让沿海的百姓能安心打渔。遇到海盗就驱逐,遇到遇险的商船就救援,这才是它的使命。”

舰队首次出航便立下功劳。一支满载丝绸、瓷器的商队在南海遭遇海盗围攻,“镇海号”收到电报后,仅用半日就赶到事发海域。“飞鸢机”投下的信号弹照亮海面,巡洋舰主炮轰鸣,海盗船瞬间被击沉三艘,其余的见势不妙四散奔逃。商队掌柜登上“镇海号”,看着甲板上的“飞鸢机”,激动得老泪纵横:“有这样的舰队护着,咱们走南闯北,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消息传回内陆,沿海百姓奔走相告。渔民们说,自从舰队巡逻后,近海的海盗销声匿迹,晚上撒网也能睡个安稳觉;商人们则扩大了贸易规模,从吕宋到暹罗,大明的货物通过船队源源不断运过去,换回香料、宝石,利润比从前翻了一倍。

苏砚秋站在海边,看着“镇海号”带着舰队驶向远方,舰影在夕阳下变成金色。他知道,这些钢铁巨舰不仅是海疆的屏障,更是文明交流的桥梁——它们劈波斩浪的轨迹,终将变成连接各国的商路,让和平与富足,随着船帆与汽笛,传遍更广阔的海域。

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涩与钢铁的冷硬,却奇异地交融出一种安稳的气息。这气息里,有渔民的渔网起落,有商人的算盘声响,更有无数人对“海不扬波”的期盼——而这,正是航母舰队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