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槐下田舍 > 第100章 涤荡旧尘新局,万民同沐太平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涤荡旧尘新局,万民同沐太平风

洛阳的早朝,气氛肃穆得能听见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万历皇帝手中的奏折,字字都像淬了冰——那是苏砚秋率领的“整肃吏治查勘团”历时半年的成果,上面罗列着全国十七家顶级世家、三百余户豪强地主的罪状:兼并土地、隐瞒赋税、私设刑堂、勾结官吏……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诸位卿家,”皇帝的声音打破沉寂,目光扫过阶下那些神色各异的大臣,“这些世家大族,盘踞地方百年,鱼肉百姓,阻塞政令,已成我大明心腹之患。今日,朕要问一句:是保这些朱门高墙,还是保天下苍生?”

阶下一片死寂。苏砚秋出列,手中捧着尚方宝剑,朗声道:“陛下,臣请彻查!凡查实有劣迹者,无论家世多显赫,势力多庞大,一律按律处置!土地归公,家产充作赈灾款,让百姓重归田亩,让政令直达乡野!”

“准!”皇帝一拍龙椅扶手,“苏砚秋,朕命你总领此事,调十大军区精锐,分驻各州郡,谁敢违抗,以谋逆论处!”

这场被后世称为“涤荡之役”的风暴,就此席卷大明。查勘团兵分十七路,每路都由经世大学的寒门学子、刑部的铁面判官与军队的悍勇将领组成,带着账簿、地图与律法条文,直奔那些世代相传的世家大宅。

青州范家,是传承八百年的书香世家,却暗中兼并了周边五县的良田,佃户交租不足就要被打入私牢。查勘团赶到时,范家主人还在宴请地方官,见官兵围了宅院,竟冷笑:“我范家出过七位阁老,你们敢动我?”

带队的将领没多言,直接出示了范家私牢的照片(格致馆新制的相机所拍)与佃户的血书。当范家主人看到照片里那些被打断腿的佃农,酒杯“哐当”落地。最终,范家田产被丈量后分给无地农户,私牢被拆毁,主家按律流放,曾经的“书香门第”,只留下空荡荡的宅院供人凭吊。

江南崔家,靠漕运发家,垄断了半壁江山的粮运,每年克扣的粮食够十万百姓吃一年。查勘团查抄崔家粮仓时,发现里面不仅有陈年的粮食,还有与海盗勾结的账本。崔家试图用钱买通官兵,却被直接押上囚车——皇帝早有旨意:“凡受贿者,与罪臣同罚。”

最难啃的是陇西李家。李家世代为将,军中门生故吏遍布,甚至私藏了火炮。查勘团抵达时,李家竟调动家兵抵抗,声称“要保祖宗基业”。苏砚秋亲自坐镇,调动附近三个旅的兵力,将李家大宅团团围住,却没有强攻,只是用广播车(格致馆新制,能远距离传声)循环播放李家克扣军饷、强占军田的罪证。

三天后,李家的家兵纷纷倒戈——他们多是被强征的农户,听闻李家连军饷都敢贪墨,再无战意。李家主人见大势已去,打开大门自缚请罪,那些私藏的火炮,最终被拉去熔铸成农具,送到了曾经被他强占土地的农户手中。

这场整肃,没有血流成河,却比任何刀兵都更彻底。十大军区的士兵们没有踏入百姓家半步,只驻守在世家大宅外维持秩序;查勘团的学子们逐户登记土地,用最新的测绘仪丈量,确保分田公平;地方官若敢包庇,立刻被随军的御史拿下,快马送往京城问罪。

百姓们起初惶恐,见官兵只查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世家,反而将查抄的粮食、布匹分发给他们,才渐渐放下心来。有老农捧着分到的地契,摸着上面官府盖的红印,老泪纵横:“俺祖辈租了范家三百年的地,今天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田!”

半年后,风暴渐息。全国共查没土地两千万亩,分给无地农户百万余家;充公的家产换成了农具、种子与学堂,惠及千万百姓;三百余户豪强地主中,八十余家被抄家问斩,其余或流放或贬为庶民;十七家顶级世家,全部被剥夺特权,族人编入户籍,与寻常百姓无异。

经世大学的讲堂里,曾经的世家子弟与寒门学子坐在一起读书,没人再提“家世”,只论“学问”;市集上,前崔家的公子推着自行车卖布,见了曾经的佃户,还会笑着打招呼;陇西李家的后人,成了铁路上的扳道工,每日听着火车“哐当”声,说“比当年在家宅里勾心斗角踏实”。

这年秋收,万历皇帝下旨:“废除‘士农工商’等级,凡大明子民,统称‘公民’,皆有纳税、服役、读书、经商之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旨意通过电报传到各州郡,再由学堂的先生念给百姓听,田埂上、集市里、船舱中,处处是欢呼雀跃。

洛阳城举行了盛大的“公民庆典”。曾经的佃农代表、作坊工匠、寒门学子、前世家子弟(已成为普通公民)一同登上城楼,与皇帝、大臣们共饮庆功酒。苏砚秋看着楼下欢腾的人群,有白发老人举着新地契欢呼,有孩童骑着自行车追逐,有商人盘算着新开的店铺,忽然觉得,这场风暴涤荡的不仅是世家的特权,更是压在百姓心头的枷锁。

庆典的压轴戏,是放飞千盏孔明灯。灯上写着百姓的心愿:“愿岁岁有粮”“愿娃能读书”“愿天下无强梁”……灯火升上夜空,与地上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像一片流动的星海。

苏砚秋与皇帝并肩站在城楼上,望着这片星海,皇帝轻声道:“苏爱卿,你看这景象,像不像你当年说的‘天下一家’?”

苏砚秋点头,心中一片澄澈。所谓盛世,从不是靠世家的光环装点,而是靠每个公民都能挺直腰杆活着;所谓长治久安,不是靠严刑峻法威慑,而是让百姓信律法、信公道、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夜风吹过,带着稻穗的清香与百姓的笑语。千年来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终在这场涤荡中烟消云散,留下的,是一片属于“大明公民”的、崭新的天地。而这片天地里,正生长着比任何世家基业都更坚实的根基——民心所向,万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