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独生年代 > 第9章 房价起飞(2004-200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章 房价起飞(2004-2007)

第一节 玻璃幕墙的倒影

2004 年春分刚过,上海陆家嘴的风还带着点黄浦江的湿冷,却吹不散街头涌动的热意。张小莫站在地铁 2 号线出口的台阶上,手里攥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录用通知书,边缘被指尖摩挲得发毛,油墨印的 “xx 外企上海分公司” 几个字,在晨光里泛着浅淡的光泽,却没给她带来多少踏实感。

她低头拽了拽身上的黑色西装 —— 这是上周面试时,在学校附近的租借电话 30 块租的,袖口明显短了一截,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棉质衬衫袖口,肩膀处的面料有点起球,是之前被别的租客穿得多了磨出来的。为了怕弄脏,她早上特意在里面套了件旧 t 恤,现在后背已经闷出了汗,黏在衬衫上,格外不舒服。

“嗡 ——” 身后的地铁口涌出一波人潮,穿着精致套装的白领们踩着高跟鞋 “嗒嗒” 走过,香奈儿的香水味、星巴克的咖啡香混着风里的江水味,扑面而来。张小莫下意识往旁边躲了躲,生怕自己不合身的西装蹭到别人的名牌包 —— 她刚才在地铁里,就不小心被一个穿 burberry 风衣的女人瞥了眼,那眼神里的打量,像根细针,扎得她心里发紧。

抬头望去,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直插云霄,玻璃幕墙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银光,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街上的人影、车流都映得清清楚楚。张小莫的身影也落在了幕墙上:个子不算高的姑娘,攥着张纸,西装袖口短了半截,头发用一根黑色皮筋简单扎着,发尾还带着点没剪齐的碎毛,和幕墙上反射出的、那些妆容精致、身姿挺拔的白领们比起来,像颗混在珍珠里的石子,局促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抬手摸了摸胸前的工牌 —— 塑料材质的外壳,上面印着她的照片,嘴角还带着面试时刻意挤出来的笑,下面是黑色的印刷体:“行政助理,张小莫,月薪 3000 元”。工牌的边角有点毛糙,是昨天 hR 匆匆剪下来的,没来得及打磨,此刻贴在西装内侧,硌得她胸口有点发疼,像在时刻提醒她:这份在外人看来光鲜的 “外企白领” 工作,到底值多少分量。

“上海内环房价突破 8000 元 \/ 平!同比涨幅 37%!想在上海安家的市民抓紧入手 ——” 突然,旁边报刊亭的收音机里传出刺耳的播报声,摊主正一边整理报纸,一边把音量调大,生怕路人听不见。那声音像道惊雷,炸在张小莫耳边,她攥着录用通知书的手猛地收紧,指节瞬间泛白,纸张边缘被捏出了深深的折痕。

8000 元 \/ 平,涨幅 37%。这两个数字在她脑子里反复打转,像两把钝刀,磨得她心慌。她下意识掏出手机,按亮屏幕 —— 壁纸是去年在市第三中学和学生们的合影,小宇举着画纸笑得灿烂。她想起去年决定来上海时的念头:外企月薪 3000,比在中学当老师多 1200,省着点花,一年能攒两万,再干几年,说不定能在上海近郊付个首付,接父母来住,让父亲不用再开摩的,母亲不用再腌咸菜。

可现在,收音机里的声音还在响:“据统计,2004 年第一季度上海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上涨 29%,内环核心区域房源紧张,部分楼盘开盘即售罄 ——” 张小莫算了算:8000 元 \/ 平,就算买个 50 平的小房子,总价也要 40 万。她月薪 3000,除去房租(中介说陆家嘴附近单间最少 1200)、饭钱(一天 30,一个月 900)、交通费(地铁加公交 200),每个月最多能攒 700,一年 8400,40 万需要攒 47 年。这个数字像盆冷水,从头顶浇下来,把她之前的期待浇得透凉。

“姑娘,买份报纸不?今天有房产专版,教你怎么选房!” 报刊亭摊主笑着招呼她,手里举着份《新民晚报》,头版角落印着个醒目的房产广告:“陆家嘴滨江豪宅,均价

元 \/ 平,尊享江景视野”。那 “” 的数字用红色加粗字体,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像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张小莫摇了摇头,转身往公司方向走。路过一家星巴克时,玻璃窗里映出她的身影,和里面坐着喝咖啡的白领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 里面的人捧着笔记本电脑,面前放着精致的拿铁杯,而她手里攥着的,是张快要被捏烂的录用通知书,包里还装着母亲早上塞给她的两个红糖馒头,用保鲜袋裹着,生怕凉了。

“小莫?真的是你!”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她大学时的同学林薇,穿着件米白色的羊绒大衣,手里拎着个 LV 的 neverfull 包,妆容精致得像刚从杂志里走出来。“你也来上海了?听说你之前在老家当老师,怎么来外企了?”

“我…… 想来多赚点钱。” 张小莫有点不好意思地拽了拽西装袖口,“刚拿到录用通知,今天第一天上班。”

“哇!外企好啊!月薪多少?” 林薇笑着问,眼神落在她的西装上,停顿了一秒,又很快移开。

“三千。” 张小莫的声音有点低。

林薇愣了愣,随即笑了笑:“三千…… 在上海够花吗?我上个月刚在普陀区买了套小房子,8500 一平,首付凑了 20 万,每个月房贷就要 2800,你这工资,连房贷都不够还呢。” 她说得轻描淡写,却像根重锤,砸在张小莫心上。

张小莫攥着录用通知书的手更紧了,指缝里渗出了汗。她想起出发来上海前,父亲坐在摩的旁,给她塞了张银行卡,说里面有 5000 块,是他跑了三个月摩的攒的,“在外面别委屈自己,不够了就跟家里说”;想起母亲熬夜给她腌的咸菜,装了满满两罐,说 “上海的菜贵,就着咸菜吃饭能省点”。当时她还笑着说 “妈放心,我很快就能攒钱买房”,现在看来,那不过是自欺欺人。

走到公司楼下,张小莫又抬头看了眼那栋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幕墙上清晰地映出她的身影:穿着不合身的租借西装,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录用通知书,胸前挂着廉价的塑料工牌,和周围那些穿着定制西装、拎着名牌包的白领们比起来,像个误入华丽舞台的配角,格格不入。

“叮 ——” 手机响了,是母亲发来的短信:“莫莫,到公司了吗?上海冷不冷?记得吃早饭,别饿肚子。”

张小莫看着短信,眼眶突然有点发热。她回复:“妈,我到了,公司很好,您放心,我会好好干的。” 发送成功后,她深吸一口气,把录用通知书叠好,放进西装内袋,又摸了摸包里的红糖馒头 —— 还是热的,带着母亲的温度。

走进公司大厅,前台小姐穿着精致的职业套装,笑着问她:“请问您是来办理入职的张小莫小姐吗?” 张小莫点点头,跟着前台往电梯方向走。电梯门打开时,里面的人都穿着光鲜,她下意识往角落站了站,生怕自己起球的西装蹭到别人。

电梯里的显示屏上,正在播放本地新闻:“上海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内环房价预计年内突破万元大关,专家建议刚需购房者尽早入手……” 听到 “万元大关” 四个字,张小莫的心脏又猛地缩了一下。她算了算,就算月薪涨到 5000,买个 50 平的房子,也要攒 100 个月,也就是 8 年多,还不算装修、物业费……

电梯门打开,前台笑着说:“张小姐,这边请,hR 在会议室等您办理入职。” 张小莫跟着她往前走,走廊两侧的玻璃隔断里,员工们都在忙碌地敲着键盘,桌上放着精致的绿植和咖啡杯,一切都显得那么光鲜亮丽,却让她觉得更加局促。

坐在 hR 对面,接过入职登记表时,张小莫的手还有点抖。hR 笑着说:“张小姐,恭喜你加入我们公司,行政助理岗位虽然起步薪资不高,但发展空间很大,好好干,以后月薪过万不是问题。”

“过万” 两个字让张小莫愣了愣,随即苦笑了一下。她想起收音机里说的 “内环房价破 8000 元 \/ 平,同比涨 37%”,就算月薪过万,买个 50 平的房子也要 40 万,需要攒 40 个月,也就是 3 年多,可谁知道 3 年后房价会涨到多少呢?说不定早就突破 1 万 5、2 万了。

填完入职表,hR 把工牌递给她,还是那个塑料外壳,上面的照片显得有点僵硬。张小莫接过工牌,别在西装上,起身向 hR 道谢。走出会议室时,她路过茶水间,听到两个员工在聊天:“你听说了吗?李姐上周在徐汇区买了套房子,1 万 1 一平,比去年涨了快 4000!”“是啊,我也在看房子,再不买就买不起了,我爸妈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才凑够首付……”

张小莫加快脚步,走出茶水间,往自己的工位走去。她的工位在靠窗的位置,能看到外面的玻璃幕墙,幕墙上依旧映着陆家嘴的繁华景象,也映着她小小的身影。她坐下,打开电脑,屏幕上弹出的新闻推送还是关于房价的:“上海一季度房价涨幅领跑全国,年轻白领购房压力增大”。

她摸出包里的红糖馒头,咬了一口,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却没什么胃口。她想起母亲说的 “就着咸菜吃饭能省点”,想起父亲的摩的,想起家里的筒子楼,突然觉得,那在外企白领光环下的骄傲,在 8000 元 \/ 平的房价涨幅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中午吃饭时,张小莫没去公司楼下的餐厅 —— 她看了眼菜单,一份简餐就要 58 元,相当于她两天的饭钱。她走到地铁口的早点摊,买了个 5 块钱的菜包,就着母亲给的咸菜吃了起来。摊主笑着说:“姑娘,看你穿西装,是在附近上班吧?这附近房价可贵了,一个月工资够买个厕所不?”

张小莫笑了笑,没说话。她看着远处的玻璃幕墙,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光,像无数个冰冷的数字,压得她有点喘不过气。她知道,从今天起,她成了别人眼里的 “外企白领”,却也成了被房价裹挟的普通人,那看似光鲜的身份,在飞涨的房价面前,不过是层薄薄的纸,一戳就破。

下午下班时,张小莫站在地铁口,又看了眼那栋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幕墙上映出的她,已经换上了自己的旧衣服,租借的西装被小心翼翼地装在袋子里,生怕弄坏。收音机里还在播报房价新闻:“上海楼市热度不减,部分楼盘连夜调价,购房者连夜排队抢房……”

她攥着手机里父亲发来的短信:“莫莫,累不累?要是上海不好待,就回家,家里的摩的还能拉活,你妈还能炸油条。” 眼泪突然在眼眶里打转,她赶紧抬头看天,把眼泪憋了回去。她知道,就算房价再高,她也要再试试,不为那所谓的外企光环,只为能多赚点钱,能早点接父母来上海,能让他们不用再那么辛苦。

地铁来了,张小莫随着人潮走进车厢。车厢里,有人在讨论买房,有人在抱怨房租上涨,有人在计算工资和房价的差距。她靠在车厢壁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灯光,心里突然有点迷茫 —— 这繁华的上海,到底有没有她的一席之地?那飞涨的房价,又会把她推向哪里?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录用通知书,纸张已经被揉得有点软。她知道,外企白领的光环虽然在房价涨幅前黯然失色,但她还不能放弃。就像当年非典时一样,再难的日子,也要咬着牙挺过去。只是这一次,她面对的不是疫情,而是时代浪潮中,那座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