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12 月的上海,办公室的空调总带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吹在张小莫手背上,凉得像块浸了水的毛巾。她捏着张皱巴巴的地铁票报销单,指尖反复摩挲着 “12 元” 的打印字样 —— 单据右上角用红笔写着 “非公务出行,不予报销”,字迹锋利得像根针,戳得她手心发疼。这是她上周陪主管去郊区工厂对接文件的车票,来回 24 元,她想着能报销一半也好,没想到连 12 元都被财务打了回来,理由是 “主管已报销公务车费用,个人地铁票属额外开销”。
“小莫,财务室让你再去趟,说你那报销单还得补说明。” 同事小陈路过工位,手里端着杯星巴克拿铁,杯壁上的水珠滴在桌面,留下圈浅浅的印子,“对了,晚上部门聚餐,你去不去?王总说去那家新开的日料店,人均三百呢。”
张小莫把报销单塞进抽屉,压在那叠被退回的会议纪要下面,摇了摇头:“不了,我晚上还有事,你们去吧。” 三百块的人均,相当于她十天的饭钱,够她买三箱泡面,或者给母亲寄两罐好点的咸菜,她舍不得。
刚拒绝完,手机就震了起来,屏幕上 “妈” 的备注跳得格外醒目。她赶紧走到楼梯间接起,母亲的声音带着股熟悉的乡音,混着电话那头摩的的 “突突” 声:“莫莫,你爸今天跑摩的遇到你李婶了,她儿子上个月娶了个上海本地姑娘,男方家有两套房子,不用愁首付 ——”
“妈,您又说这个。” 张小莫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手指抠着墙缝里的白灰,“我现在还不想谈对象,先把工作做好再说。”
“做好工作能当房子住吗?” 母亲的声音突然提高,又赶紧压低,“你都 25 了,在老家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了!李婶说,找个有房的婆家,比你自己奋斗十年都强,你看你现在,一个月挣三千,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什么时候才能在上海立足?”
电话那头的摩的声突然停了,应该是父亲把车停在了路边。接着传来父亲沙哑的声音:“莫莫,你妈也是为你好,要是遇到合适的,就处处看,别太犟。家里的存折又多了点,你要是买房差钱,跟爸说。”
张小莫的鼻子突然发酸,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发颤。她知道父母的心思,也明白 “找个有房的” 是现实的捷径,可她总觉得,靠婚姻换房子,像把自己的人生典当出去,心里不踏实。“爸,我知道了,有合适的我会考虑的。您别跑太晚,注意安全。”
挂了电话,她在楼梯间站了很久,直到听见同事们说笑着去聚餐的声音,才慢慢走回工位。抽屉里躺着个深棕色的包,是她上个月在七浦路花三百块买的 LV 仿包 —— 仿的 Neverfull 款式,走线有点歪,包带的皮质也偏硬,却被她擦得锃亮。当时她想着,要是以后相亲,背着这个包能显得体面点,不至于被人看轻,可现在看着包上歪斜的 LV logo,突然觉得有点可笑。
周五晚上,张小莫还是去了母亲安排的相亲。地点选在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落地窗外能看到霓虹闪烁的广告牌,里面的卡座铺着暗红色的丝绒沙发,每杯咖啡都要五六十块,比她一天的饭钱还贵。她提前十分钟到,背着那个仿 LV 包,手放在包带上反复调整,总觉得包带的线头会露出来,被人看出破绽。
“抱歉,来晚了。” 一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最新款的诺基亚手机,手腕上戴着块 casio 手表,径直走到她对面坐下。他是母亲托李婶介绍的,It 公司的程序员,据说月薪过万,还在浦东买了套小房子 —— 母亲说 “这是个好条件,一定要好好把握”。
“没事,我也刚到。” 张小莫赶紧把包放在腿上,挡住包带的线头,点了杯最便宜的美式咖啡,加了两包糖,才勉强压下嘴里的苦涩。
男人扫了她一眼,目光落在她的包上,停顿了两秒,才开口:“你这包…… 是仿的吧?我前女友也有个同款,正品要六千多,皮质比这个软多了。” 他的语气带着点漫不经心,却像把钝刀,慢慢割着张小莫的尊严。
张小莫的脸瞬间发烫,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包带,皮质的硬边硌得掌心生疼:“嗯,是仿的,我觉得款式好看,就买了。”
“好看是好看,就是仿得太明显了。” 男人笑了笑,喝了口咖啡,“我不是说你买不起正品,就是觉得,女孩子还是得对自己好点,背个仿包出门,容易被人看不起。” 他说着,从手机里调出照片,“你看,这是我前女友的正品包,上次我们去香港买的,还能刻字呢。”
照片里的包确实比她的仿包精致,走线整齐,logo 也清晰,可张小莫看着照片,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了一下 —— 六千多的包,相当于她两个月的工资,够她付半年的房租,够给父母买台新的洗衣机,她怎么舍得买?
“我平时上班不需要背太贵的包,实用就好。” 张小莫的声音有点低,手指无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榨菜袋 —— 是母亲给她装的,早上她煮了白粥,装了袋榨菜当午餐,现在还在口袋里,塑料包装硌得她大腿有点疼。
男人没接话,转而聊起自己的房子:“我在浦东买的那套,65 平,上个月又涨了,现在能卖到 1 万 3 一平,比我买的时候多赚了 20 万。以后结婚,把那套租出去,再在徐汇买套学区房,方便以后孩子上学。” 他说起房子时,眼睛里闪着光,像在炫耀件稀世珍宝,完全没注意到张小莫脸上的尴尬。
服务员端来男人点的提拉米苏,盘子边缘撒着层可可粉,看起来精致又诱人。男人用小勺挖了一口,笑着说:“这家的甜点不错,你也尝尝?”
张小莫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不太爱吃甜的。” 她想起自己早上吃的白粥配榨菜,想起被驳回的 12 元地铁票,想起父亲跑摩的时冻红的耳朵,突然觉得这桌精致的甜点和咖啡,像个华丽的牢笼,把她困在里面,喘不过气。
“对了,你现在月薪多少?以后打算在上海长期发展吗?” 男人突然问,小勺还在盘子里搅动着,“我妈说,要是结婚,最好找个能一起还房贷的,虽然我工资够还,但多个人分担总是好的。”
“我月薪三千,现在还在攒钱,打算以后自己买套小房子。” 张小莫的声音带着点倔强,她不想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想靠结婚蹭房子。
男人愣了愣,随即笑了:“三千?攒钱买房?你知道上海现在的房价吗?就算你月薪一万,买套 50 平的房子也要攒十年,还不算利息。我劝你还是现实点,找个有房的,比你自己奋斗强多了。”
张小莫没再说话,只是端起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比没加糖的美式还难喝。她想起母亲电话里说的 “找个有房的比奋斗十年强”,想起相亲男嘲讽她的仿包,想起被驳回的 12 元报销单,突然觉得,在上海这座城市,普通人的尊严像根脆弱的稻草,风一吹就会断。
相亲结束后,男人要开车送她回家,被她拒绝了。她背着那个仿 LV 包,沿着南京路慢慢走,路边的商店橱窗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奢侈品,LV 的正品包在灯光下泛着精致的光,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像串冰冷的符号,提醒着她与这个阶层的距离。
走到地铁口,她买了个肉包,就着口袋里的榨菜吃了起来。榨菜的咸香混着肉包的肉汁,竟然比咖啡馆里的咖啡和甜点还好吃。她想起母亲腌榨菜时,凌晨三点就起来切菜,手上沾着辣油,却还笑着说 “莫莫爱吃,多腌点”;想起父亲跑摩的时,为了省一块钱的停车费,宁愿多走两公里;想起自己被驳回的 12 元报销单,为了攒钱买房,连地铁票都要计较 —— 这些朴素的努力,虽然比不上相亲男的房子和正品包,却让她心里踏实。
回到出租屋,她把那个放 LV 包放在桌上,仔细看了看包带的线头,用剪刀小心地剪掉。然后从抽屉里拿出存折,上面的数字已经涨到了 6 万 2,是父母和她一起攒的 —— 每一笔钱,都带着汗水的温度,比任何正品包都珍贵。
她给母亲发了条短信:“妈,今天的相亲不太合适,我还是想自己攒钱买房。您别担心,我会努力的。”
很快,母亲回复了:“傻孩子,妈只是怕你太累。你要是想自己买,妈和你爸支持你,咱们慢慢攒,不急。” 后面还跟了个笑脸表情,是母亲刚学会发的。
看着短信,张小莫的眼眶突然有点发热。她知道,前路还很长,房价还会涨,仿包还会被人嘲讽,报销单还会被驳回,可只要父母还在支持她,只要她还在努力,就总有一天,能靠自己在上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用靠别人,也不用伪装体面。
她把存折放进房 LV 包的内袋,紧紧拉上拉链 —— 这个包虽然是仿的,却装着她的梦想和父母的爱,比任何正品包都重要。窗外的霓虹还在闪烁,可她心里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就算靠啃榨菜省钱,就算背仿包被人嘲讽,她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站稳脚跟,给父母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