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到家了。
今天的天气不错,所以路比昨天好走,但回来却花了比昨天更长的时间。
当时李山转过头笑道,
“钟爷,今天的路不怎么滑了,我让马儿走得快一些,争取早点到家!”
钟鸣却摇摇头表示,“不急不急,让马儿慢慢走,我也再多享受会儿这路上的闲适,下次我这老头子再出门,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咯!”
听到这话,李山想到了不好的方面。
这个老人再神仙,毕竟也还是老人。
他摸了摸马屁股,马儿就走的慢慢的,像是在散步一样。
所以到家时已日落黄昏。
几人一起将东西搬下马车,隔壁的冯三保听到动静也过来帮忙。
“先生,您回来了!”
钟鸣转头一看他,当即惊讶道:“你...你是冯三保?怎么变得如此年轻了?”
此话一出,几人都看过去。
见过冯三保的刘寄奴和小赵云都是一脸的惊讶。
冯三保笑了笑:
“先生,作为您的学生,我那苍老的模样总感觉有些违和,还是变得年轻好!”
冯三保现在的模样,是一位中年人。
他腰背挺直,臂膀雄壮,古铜色的皮肤,脑袋大脖子粗,俨然就是一副伙夫的模样。
钟鸣好奇地问道,
“你们武夫能随意变年轻啊?”
冯三保摇摇头,“先生,这不是变年轻,只是运转着罡气,使得看着年轻罢了,等气血一亏损,就会变成本来的模样。”
钟鸣被逗乐了,
“你不知道变帅一点呀?你现在这个样子,其实还不如老的时候中看呢!”
冯三保面露尴尬之色,“呃...先生,我年轻的时候就长这样......”
闻言,钟鸣脸上的笑容一滞:
“对,你以前就是厨子。”
一旁的李山看向刘寄奴小声问道:“小哥,那人是武夫啊?”
男孩点点头,“是啊。”
得到确认,李山再次看向冯三保的眼神里带着敬畏之色。
李山的手微微颤抖,将包裹递过去。
“给您......”
冯三保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诶,谢谢,您赶车辛苦了,剩下的直接交给我就行了!”
李山受宠若惊,忙摆着手:
“不累...我不累......”
冯三保每个手缝间都夹着一个包裹袋,像那几十斤的纸捆,夹在他的指尖好似无物,他一个人就将所有东西提完了。
李山看的心惊不已。
刚才或许还有所怀疑,现在就可以肯定对方真是武者了。
真厉害!
钟先生还认识武者...
而且对方看起来还很尊敬他的样子。
读书人的地位这么高的吗?
钟鸣将剩余的六十文钱付给了李山,“这是剩下的路费,感谢你这两天都接送了!”
李山表现得诚恐,他弯着腰手举过头顶,恭敬地将钱接过。
“钟爷,这是小人的荣幸......”
见到他这副模样,钟鸣看了眼冯三保。
果然,武夫的威慑力还是强。
钟鸣笑了笑,“好了,腰突然弯地这么深,我老人家都不习惯了。”
李山没有抬头,尴尬地笑着。
钟鸣没再说些什么,慢慢地转过身,带着孩子们进屋了。
这短暂的旅程,也就结束了。
进屋后冯三保问道:“先生,赶了一天的路,想必你们也饿了吧?”
一老二少均是摇头说不饿。
路上的时候,几人饿了,吃的是从城里带下来的点心和粗粮,由于味道还不错,所以吃得也不少,导致肚子里还有余粮。
钟鸣进屋之后坐到了凳子上,指着一个口袋说,“寄奴啊,里面有些茶叶,你去烧点水泡一壶来!”
“好!”
随后钟鸣看向冯三保,
“快坐,待会儿一起喝茶!”
“是。”
冯三保求之不得,他这两天来有一些想不通的问题,这次来主要目的就是请教先生。
落座后,他一脸恭敬的说道:
“先生,学生有些问题不解,不知您现在方便为我解答一下吗?”
钟鸣闻言笑道,“方便啊,你看你,学生问老师不是天经地义吗?还搞得这么客气!”
冯三保笑了笑,开始陈述他的问题:“先生,学生的疑问,还是在您的那首《静夜思》里......一开始我刚读到那首诗,就有触动心灵、境界暗暗攀升的迹象。
“所以这两天我就在想,要是我自己写一首会怎样?所以就试着仿写了一首......”
钟鸣听后眼前一亮,
“写了诗?快念出来听听。”
冯三保老脸一红,刚想开口念,又觉得有点别扭,于是说道:
“我还是写下来吧......”
钟鸣将纸笔递给了他,随后他写下:
孤灯照冷窗,
桌上纸墨香。
拿笔愣了愣,
啥时回故乡?
钟鸣憋着笑看完了这首诗。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冯三保像个憨厚的汉子,挠了挠头:“先生,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仿写完首诗之后,却什么反应也没有啊?”
没有异象,没有提升。
除了一境就能做到的笔墨生烟之外,写了这首诗没有其它的反应。
钟鸣摸了摸下巴,表面上是在思考,实际上是想压住快忍不住的笑意。
片刻后,他说道:
“抛开抄袭的嫌疑来说,在写这首诗时,你是真的想家了吗?”
冯三保闻言一愣,“我...我......”
钟鸣接着质问道,
“你写下这首诗时,就没有感到下笔生硬、难以延续吗?”
冯三保点点头,“有的......”
钟鸣问出了问题的关键,“你落笔感觉生涩的时候,为何还坚持写完呢?”
冯三保有些错愕的表示:
“我以为这是正常的呢......还以为这就是要突破的,所以我罡气全开,硬是把这首诗给写完了......”
钟鸣竖起大拇指,
“厉害,用武夫的手段硬是把诗给写完,你这就叫文武双全呀!”
冯三保明白先生不是在夸自己:
“那...这首诗怎么样?”
钟鸣再次看向那首诗,『拿笔愣了愣,啥时回故乡?』
你别说,差得还挺有意思。
钟鸣用鼓励的语气笑道:
“其实也还可以,等有一天你的感觉不那么生涩了,就再把这首诗给写一遍,说不定就会有收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