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嗯。”

听到这个数字,钟鸣满意地点了点头。

为方便书籍装订,这本十余万字的小说被分为上下两册,但刚才所提“一册”均指完整内容。如今仅用近一个月便复印出五百册,也就是一千本书。以当下条件来看,这样的效率已是相当不错。

钟鸣笑了笑,说道:

“不错,明天就可以拖去城里卖了!”

张普跃点点头,提及先前定下的计划:“先生,这本书成本不低,之前定的上册三百文、下册五百文,实在不太划算!”

钟鸣听后问道:

“依你的经验,该定价多少?”

张普跃早就计算好了,当即答道:“各增加一百文,上册四百文,下册六百文!”

闻言,钟鸣稍微犹豫了一下:

“这样,会不会太贵了?”

张普跃苦笑道,“确实有点贵,但若按照原价的话,卖的每一本都会是亏钱的......因为除去本就有的成本外,要要想在城里卖书,还得要交税呢!”

“嗯,好吧。”

钟鸣缓缓点头,认可了张普跃的定价。

虽然说他写小说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但是亏钱的买卖可做不长。

因为他也没那么多钱去亏。

后经商定,《白蛇传》以上册四百文,下册六百文,全册九百五十文的价格,拉到郡城里去售卖。

琵琶郡也唯有那里,才有能力消化。

县城还是太小、太穷了。

冯三保翻着手中的书,笑着问道:“小张啊,明天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张普跃闻言又惊又喜,连忙应道:“哎呀,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张普跃曾是二境读书人,先前被钟鸣搅得道心崩溃、跌落一境,好在没过多久便重归二境,

如今更是已达三境。

前段时间,钟鸣将《剑客》传予他,不仅扭转了他“读书人打不了架”的固有想法,更让他对文道一途生出了更高的期许。

如今三境的他,已能应对二境武夫,按理说有他在,往郡城运书的事本无大碍——只要不遇上三境武夫,他都能对付。

可刚才冯三保主动请缨时,他还是欣然应允,只因他多年来早已习惯了怯懦,即便如今有了战力,心里却始终没底。

说到底,还是缺了实战的历练。

身旁要是有一位已至武道四境巅峰、文道四境初期的家伙在,哪里还会有什么意外?

张普跃当即变得谄媚起来:

“三保大哥啊,刚才小弟是在开玩笑哩,其实在我认识的这么多人中,除了先生外,我最佩服的就是大哥您了......”

冯三保笑了笑,然后突然脸色一变,“呀,我明天好像有其它事!”

张普跃连忙走过来:

“别啊大哥,咱说好了......”

...

离开的时候,钟鸣说道:“三保,你带着孩子们先回去,我去后山一趟!”

冯三保心领神会,点头应道:

“好的,先生!”

钟鸣便独自去后山了。

他这一次要破境,系统并没有什么提示;他这一次要去后山,也同样没有什么预知的风险。

最近钟鸣和系统唯一的联系,就是他在抄《绝代双骄》时,后者为他提供内容。

除此之外,钟鸣无论询问什么,系统都没有理会。

此时即将破境,是钟鸣自己感觉到的。

他现在,已不是迷茫的新人了。

这段略过的时间里,他书写、教授的文章,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厚度,其中囊括了散文、小说、古诗、文言文、俗语......

其中随便的一项,就是别人的一生。

与如此厚重的累积相比,他的破境速度简直称得上缓慢。

时间,也才半年不到。

但他的着作,已几近等身了。

若写成小说,恐怕得接近四十万字;若编成教学教材,可以出至少五本书,名字也是现成的:《一年级》、《二年级》......

所以他的破境速度真的太慢了。

钟鸣来到后山,正是当初自己突破五境的地方。

地面依旧焦黑一片,上次被殃及的植被也尚未复苏,唯有经过近几十个日夜的涤荡,空气中那股烟熏味已消散无踪。

钟鸣原地打坐,闭目感受。

之前对于文道的境界,有过一种比较形象的比较。

一境,小学二、三年级左右。

二境,五、六年级左右。

三境,大概是初中的水平。

四境,需要有一场类似于中考的考试。

五境,所以可以认为是高中生的水平。

这个世界,在钟鸣授业之前,是从没有过四境的读书人的。

他来了之后,才有了彭居和冯三保。

至于五境,显然独他一人。

现在到了六境,一个崭新、未知的境界。

钟鸣很快就会知道,这个境界将会给他带来一种极其可恶的熟悉感。

上辈子,钟鸣是大一新生。

换句话说,他才刚经历过高考不久。

而六境之破境,就是一场“高考”!

犹记四境考核时,天道会依据破境者自身水平,生成一篇契合其学识积累、但难度又略高于所学的文章,再通过评判破境者对文章翻译与赏析的精准度,来界定其破境后的实力层级。

当时举例说明就是:

考上不同水平的高中,或者考不上高中;考上高中后分到不同层次的班级,还有就是在班级里的排名。

每个人碰到的内容都是不一样。

比如如今破境的三人,钟鸣的是难度极高的《子虚赋》;而据冯三保所言,他当时碰到的文章,是一篇他以前从没看过的古文,名字叫作《听蕉记》,讲的大概是一棵芭蕉树经历风吹雨打的事情,难度确实较低。冯三保当时大概翻译出了六成,算是勉强及格。

至于彭居,那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像是作弊,更像是被保送。

而现在,到了要“高考”的时候了。

钟鸣接下来要迎接的内容,不可能再是翻译、赏析一篇文章那么简单了......

冥想了半个时辰后,

钟鸣感受到头顶出现亮光,于是他缓缓睁眼,目视眼前异象:

天空中骤然浮现一张星图,他脚下同时亮起一层光圈,上面密布着晦涩难辨的符号,宛如一道玄妙光阵;紧接着,虚空中缓缓现出一口青铜钟,钟声轰然响起,其中裹挟的问号状文气,竟直接撕裂了空间......

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