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散学后,张伟迫不及待地回到家。

此时,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家人的晚饭。

男孩眼珠子一转,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倚在门框上,静静地观察着母亲。

妇人熟练地切着菜,每一刀都稳准利落,仿佛那菜刀是她手臂的延伸。

张伟发现,母亲切菜时,眼睛紧紧盯着刀刃与菜接触的地方,嘴唇微微抿着,那专注的神情让他觉得既熟悉又新鲜。

切完菜,妇人开始炒菜,她一手握着锅铲,不停地翻炒着锅里的菜。

突然,她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看到张伟正盯着自己,不禁愣了一下,问道:

“伟儿,你站在这儿干什么?”

张伟嘿嘿一笑,说:“娘,我看您炒菜呢!”

妇人一愣,“这有什么好看的?”

张伟一本正经地表示:“这是我的作业!”

母亲被逗笑了,嗔怪道:“你这孩子......”

过了一会儿,父亲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些修理农具的工具。

张伟又跟到院子里,看着父亲修理农具。父亲坐在小板凳上,将农具放在身前,仔细地检查着损坏的地方。

他眉头微皱,眼神专注,时而用锤子轻轻敲打,时而用钉子固定。

张伟发现,父亲在修理农具时,会时不时地自言自语,像是在和农具交流。

父亲一边敲着钉子一边念叨:“你这老家伙,可得给我争气点,别再掉链子了。”

“哈哈哈!”张伟忍不住笑出声来。

父亲疑惑地抬头,问道:“笑啥呢?”

张伟赶忙解释:“爹,我看您跟农具说话,感觉可有意思了。”

父亲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习惯了,跟它们打交道久了,就不自觉地会说两句。”

...

周小胖在雪地里艰难地走着,终于回到了家。

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烤红薯香味,目光熟练地一望,便看到母亲正在炉灶前烤红薯。

妇人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根火棍,不时地翻动着炉灶里的红薯。

炉灶里的火苗呼呼作响,映红了母亲的脸。

周小胖发现,母亲烤红薯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红薯,是在观察红薯有没有烤焦。

母亲翻动红薯的动作很熟练,红薯在她的火棍下均匀地翻滚着。

“嘿嘿嘿!”

男孩忍不住笑出了声。

母亲转头过来,笑着说:“你回来啦!是不是闻着红薯香了?饿了吧?再等会儿就烤好了。”

周小胖点点头说:“娘,这红薯肯定特别好吃。”

母亲笑了笑,说:“那当然,可甜咯!”

...

丫丫踩着厚厚的积雪回到家。

一进家门,就看到父亲正在院子里清理水缸上的积雪。

父亲拿着一把铲子,小心翼翼地把水缸上的雪铲下来,堆在一旁。

陈丫丫静静地走到父亲身边,站在那里观察。

父亲清理完水缸上的雪后,又拿起一个水桶,从井里打了一桶水,倒进了水缸。

陈丫丫发现,父亲打水的时候,会先把水桶系好,然后慢慢地把水桶放进井里,等水桶装满水后,再吃力地把水桶提上来。

父亲提水的动作很费力,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吃力的表情。

父亲转头看到陈丫丫,问:“丫丫,你站这儿干啥呢?冷不冷?”

陈丫丫说:“爹,您累吗?”

父亲笑了笑,说:“一点点!”

女孩说道:“你歇一会吧!”

父亲摇摇头,答非所问:“水缸里得有水,不然咋用?这大雪天的,井口都快被雪盖住了......”

之后,女孩走进屋里,见母亲正在整理衣物。

母亲把一家人的棉衣、棉裤都拿出来,放在炕上,准备检查一下有没有需要缝补的地方。

女孩看到母亲拿起一件棉衣,仔细地检查着袖口和领口,发现有一处开线了,便拿起针线开始缝补。

陈丫丫发现,母亲缝补衣服的时候,会先把线穿进针眼里,然后在线的末端打个结,再开始缝。

母亲缝得很认真,每一针都缝得很细密。

母亲看到陈丫丫在旁边看着,说:“丫丫,娘眼睛不太好了,你来帮娘看看还有哪儿需要缝补。”

女孩说:“嗯,来了!”

母亲笑着说:“冬天的衣服得补好,不然不暖和!”

...

谢运回到家,推门。

就看见父亲坐在炕上,正对着一盏油灯修理一个破旧的木盒。

男孩好奇地走过去,坐在炕沿上。

父亲眯着眼睛,手里拿着一把小木锤和几枚绣钉子,小心翼翼地把木盒的缝隙钉好。

他的动作很轻,生怕用力过猛把木盒弄坏。

油灯的火苗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父亲的影子在墙上晃来晃去。

谢运发现,父亲修理木盒时,嘴里会时不时地哼着一段小曲,透着一股悠闲劲儿。

过了一会儿,父亲发现谢运在旁边看着自己,问道:“运儿,你啥时候回来的?怎么不说话?”

谢运笑了笑:“爹,您在修什么啊?”

父亲晃了晃手中的木盒,说:“这木盒虽旧,可有些年头了,扔了怪可惜,修修还能用。”

谢运凑近些,仔细端详那木盒,只见上面刻着一些简单的花纹,虽不繁复却别有韵味。

这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物件。

精致,与乡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时,母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进来,对谢运说:“运儿,快来喝点汤,暖暖身子。”

“谢谢娘!”

那还接过汤碗,轻抿一口,汤的暖意瞬间传遍全身。

他看着忙碌的父母,心中一动。

“爹!娘!我要先写作业!”

男孩放下汤碗,从布包里翻出了纸笔,坐到一旁直接开始写起来。

父母相视一眼,脸上笑容展开。

男孩快速磨好墨,拿起毛笔,思索片刻后,在纸上写道:

【今日晚归,见父亲坐于炕,对灯修木盒。手捏小木锤与绣钉,动作轻柔,似恐力稍大而损盒。灯焰随风摆,父影于壁晃。彼时,父唇间哼小曲,悠然之意尽显。】

他稍作停顿,思考片刻后接着写道:

【未几,母亲持一碗热汤入,唤我饮之暖身。母亲慈爱,满含关切。吾观父母忙碌之态,心有所感。父亲于旧物不舍,知其念旧;母亲关怀备至,尽显温柔。唯有如此贤善之父母,念及此,吾深感幸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