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二月初,大雪依旧。

乡村里,时而安静时而吵闹。

村寨里四十五岁以上的人,大概有一半过世了。

在这片白茫茫、柔软、寒冷的大地上,有一处与四周环境比起来显得极其格格不入的地方。

别处的人们缩着,不想说话。

这里却鸟语花香,读书声连连不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原文为‘见’,忽略通假字,故此为‘现’。)

私塾内温暖宜人,视野广阔,宛若一处小天地。

读书声中,是一片自然祥和的景象。

词中景色,近在眼前。

声歇,钟鸣笑着点头说:

“这首词,名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同学们接触到的第二首词,那接下来先生就要考验一下同学们了!”

说着,他的目光开始游走起来。

孩子们顿时心头一紧。

钟鸣慈祥的目光落在每一个孩子的脸庞,想看看谁是比较心虚的,那么提问的对象也就确定了。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小胖子的身上:

“小胖,就是你了!”

“唉......”

周小胖心中暗暗叫苦,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钟鸣笑着问道:“你来说一说,咱们上一首学得词叫什么啊?”

闻言,周小胖心里一松,心想这个问题真简单。

“先生,是《清平乐·村居》!”

钟鸣轻轻点头,“好,那你背一下。”

“哈哈!”

听到这话,有两个男同学忍不住笑出了声。

周小胖一脸的苦色,有些紧张地开口背道:“呃......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

小胖子还是比较流利地给背完了。

钟鸣满意地点点头,“请坐。”

他随后转身指着黑板上的词题问:“上一首词的词牌名叫作‘清平乐’,同理,那这一首的叫作什么呢?”

孩子们立即齐声答道:

“西江月!”

“那题目呢?”

“夜行黄沙道中!”

钟鸣温和地笑了笑,再次转身写下:

【卜算子·咏梅】

随后他轻声说道,“那这一首相比也不用说了吧?”

话音一落,孩子们活跃地讨论起来:

“嗯嗯!”

“嘿嘿嘿,‘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梅花是什么花啊?”

“哇!一下子学两首词啊!”

钟鸣开口询问:“我刚听到有同学问,‘梅花是什么花’。的确,这附近确实没有梅花。有没有哪位同学见过梅花呀?”

“......”

孩子们闻言都摇了摇头。

钟鸣点点头,描述道:

“梅花呀,是一种于寒冬傲然盛开的花。当其他花朵纷纷凋零之时,它却独自绚烂绽放。它有着五个花瓣,颜色不单一,有的呈粉红之色,有的洁白如雪......”

孩子们听得入神,脑海中勾勒着梅花的模样。

钟鸣挥一挥手,黑板的右上角迅速冒出了一些花朵,正是如他所描述的梅花。

“哇!”孩子们发出惊叹声。

钟鸣继续说道:

“这就是梅花,它不仅美丽,而且在严寒中独自开放,不畏风雪。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有着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美好品质!”

“哦!”

孩子们恍然大悟,这就是先生以前说过的‘象征’啊!

钟鸣清了清嗓子,吟诵起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孩子们静静听完,眼中睁得大大的。

钟鸣笑着问道:“同学们,听完这两首词,你们心里有什么感觉呀?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一下!”

孩子们听后,顿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觉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得好热闹......有蝉鸣、蛙声,还有人们说着丰收的场景,感觉好有那啥啊!” 陈丫丫眼睛亮晶晶地说。

李狗蛋接话道:“是啊,读着就好像我也走在那条小道上,能闻到稻花香,看到星星和雨,画面感十足。”

周小胖挠挠头:“我就想着词里说的丰年,肯定能有好多好吃的。而且那句‘路转溪桥忽现’,就像突然发现了什么惊喜一样!”

这时,张普跃以一种感慨地语气说道:“唉!先生就是先生......这首词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他老人家在夜里散步,听着这些声音,感受着乡村的美好,好惬意,写出来又是那样的好!”

冯一一抹了眼角的泪水,轻声地重复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王林四十五度角微微抬头,叹了口气:“唉!先生词中的梅花,简直是就像我一样!”

冯三保脸色微微发白,呢喃道:

“已是悬崖百丈冰......”

钟鸣听着孩子们的讨论,心中满是欣慰。

他们现在,已然有了自主赏析诗词的兴趣与能力了。

这两点,定是缺一不可。

他随后笑着总结道:

“我听同学们都说得都非常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呢,就像是一幅乡村夏夜的画卷,作者通过描写各种声音、气味还有景色,把那种热闹又悠然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你们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照在树枝上,把喜鹊都惊飞了,半夜里清风吹来,蝉也叫个不停,一下子就把夏夜那种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出来了......”

大家都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

钟鸣接着说:

“还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闻到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丰收,耳边是一片蛙声,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也是我们该去向往、追求、守护的生活啊!”

钟鸣顿了顿,继续说道:

“而这首,通过对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不争春只报春的描写,展现了梅花高尚的品格。‘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在百丈寒冰的悬崖上,梅花依然俏丽地开放,这是何等的坚韧与不易?”

说到这,钟鸣的脸色变得严肃些。

“同学们,先生,并不希望你们成为这样的人......”

“......”

孩子们闻言一愣,有些不知所云。

钟鸣脸上又展开了笑容,“没事,咱们接着看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