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成为不朽行走 > 第149章 夯基垒土,苦练精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夯基垒土,苦练精兵

黄忠、李严、张仲景等一群营长,连长,看着群情激昂的场面,再看向身边神色平静却目光深邃的吴刚,心中的担忧渐渐化为叹服。

他终于明白,吴刚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更是一支有灵魂、有信仰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其爆发出的力量,将远超他的想象。

课后,吴刚并没有立刻让大家散去。他站在台上,清了清嗓子,道:

“最后,我教大家唱一首歌。这首歌,很简单,但希望你们能记住今晚,记住我们为何而战,记住我们力量的源泉。”

他一句一句地教唱,歌声开始还有些杂乱,但很快就变得整齐而雄壮: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封建地主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世界发出万丈光芒!”

粗犷而充满力量的歌声,汇成一股洪流,冲破水寨的夜空,在巴山蜀水间回荡。许多士兵一边唱,一边用力挥舞着拳头,仿佛要将胸中积压的郁垒和的信念一并吼出。

沙摩柯和他麾下的蛮兵虽然咬字不准,但也扯着嗓子跟着吼,觉得这调子格外带劲。

这一夜,巴郡水寨的这一千六百颗心,被改革凝聚,被真理唤醒,被歌声激励,真正地融为了一体。

改革之策,如巨石入水,激荡起层层涟漪,尚未完全平息,吴刚便已着手将蓝图付诸实践。

水寨的每一天,都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蜕变,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被注入了狂暴的生机与活力,吴刚将在临沅城获得的五铢钱全部从纳戒中取出,足足280万,又将纳戒中的2000石粮草也全部取出放入水寨仓库,让沙摩严和吴刚让来帮忙的阿秀目瞪口呆。

“并嘱咐两人,这些钱粮用在刀刃上,不够再来找他。”

为了让水寨士兵更快的形成战斗力,吴刚颁布士兵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纪律与耐力的淬炼

朝阳初升,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水寨新建的宽阔校场上,已是人头攒动。全体士卒,以新编的班、连、营为单位,整齐列队。尽管队列还谈不上绝对的横平竖直,但那份肃穆与专注,已是前所未有。

“立正!稍息!立正!”

各营连长官的口令声在校场上空回荡。

训练从最基础的军姿、队列开始。吴刚深知,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行动,是一支强军的骨架。他借鉴了后世的军训方法,要求士兵站如松,行如风。

“抬头!挺胸!收腹!目视前方!两腿挺直,双臂自然下垂,中指紧贴裤缝!”

黄忠亲自示范,声音洪钟。他虽年长,但身姿挺拔如苍松,自有一股凛然之气,让麾下第一营的士卒无不凛然遵从。

甘宁则在第二营的队伍中穿梭,他的要求更带有一股水贼的狠辣与精准:

“都给我站稳了!江上的风浪比这难受千百倍!站都站不稳,如何在颠簸的船头上厮杀?哪个怂货晃一下,今晚就别想吃饭!”

沙摩柯的第三营则显得有些“热闹”。蛮兵们习惯了山林间的自由散漫,对这种枯燥的站立极为不耐。沙摩柯本人也是抓耳挠腮,但他记得吴刚的嘱托——“第三营的勇悍乃我军之锋刃,但锋刃需有刀鞘约束,方能不伤自身。”

他只好学着黄忠的样子,板着脸吼道:

“都给俺站好!谁乱动,俺……俺扣他公分!”

公分制尚未完全推行,但他已经活学活用。

站军姿,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意志力的极大考验。阳光逐渐毒辣,汗水顺着士兵们的额角、鼻尖滑落,浸湿了简陋的号衣。肌肉开始酸胀,膝盖发僵。

王石头,就是那个曾在政治课上激动反驳“地主养活论”的疤脸汉子,如今是第一营的一名班长。他咬着牙,心中默念:

“站稳!主公说了,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点苦都吃不了,还谈什么争天下,做主人?”

他想起了过去给地主扛活时,动辄被打骂,累死累活却食不果腹的日子。对比现在,一日三餐管饱,站着虽然累,但心里敞亮!为了这口饭,为了主公描绘的那个“未来”,再苦也得撑住!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如王石头这般想法坚定。水寨鱼龙混杂,难免有些兵痞、老油条,习惯了往日散漫混日子的状态。

第二营有个叫刘三的家伙,原是江上一个小水匪头目,身手不错但痞气极重。站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便开始耍滑,趁甘宁不注意,身体微微晃动,膝盖弯曲,试图偷懒。

“刘三!”

甘宁冰冷的声音如同在他耳边响起,

“出列!”

刘三一个激灵,只得硬着头皮走出队列。

“军姿懈怠,违反‘一切行动听指挥’之纪律!绕校场跑二十圈!今晚饭菜减半!”

甘宁毫不留情。

刘三脸上挂不住,嘟囔道:

“将军,这也太……不就是晃了一下嘛……”

“嗯?”

甘宁眼神一厉,

“三十圈!再废话,四十圈!跑不完,今日别想休息!”

刘三看着甘宁那仿佛要杀人的眼神,吓得一缩脖子,再不敢多言,灰溜溜地开始跑圈。烈日下,三十圈可不是轻松活儿,等他跑完,几乎瘫倒在地,像条离水的鱼一样大口喘气。

类似的情况在各营都有发生。惩罚措施包括加练、减少餐食、甚至关禁闭。一开始,确实有几个刺头闹腾,甚至私下串联,嚷嚷着“这鸟地方规矩太多,不如走了痛快”。

“走?走去哪儿?”

一个原水寨的老兵嗤笑道,

“回江上当水匪,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是回家乡,继续给地主当牛做马,交不完的租子,受不尽的气?”

另一个士卒接口道:

“就是!这里虽然苦点累点,但主公给咱们吃饱穿暖,还发军饷!外面哪有这等好事?”

“那天晚上主公说的话,你们都忘了?咱们是靠自己力气吃饭!在这里,咱们有尊严!”

想退出的人沉默了。是啊,外界是苛捐杂税,是豪强欺压,是饿殍遍野。水寨这里,有严厉的规矩,但也有实实在在的温饱和希望,更有一种让他们心头火热、前所未闻的道理。对比之下,那点训练之苦,似乎也变得可以忍受了。

最终,在第一周高强度的纪律和耐力训练中,尽管怨言偶有,惩罚不断,但竟无一人真正退出水寨。另一方面,吴刚那晚播下的思想种子,已经开始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