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烛火在铜雀灯台上微微摇曳,将崔婉宁伏案的侧影投在身后的书架上,光影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揉了揉眉心,连续数日的分析让她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紧盯着桌案上铺开的一张复杂图谱。那是墨衡不惜代价、通过范氏网络秘密送回的星舰生物组织样本的分析结果。

样本极其微小,仅如米粒,被封存在一种半透明的、非金非玉的奇异材质中,入手温润,隔绝了一切外界污染。正是这小小的样本,经过她运用改良自“雷纹溯形”原理并结合青铜镜解析技术的基因测序方法反复推演,终于揭示了一个足以颠覆所有认知的可怕真相。

人类的基因链中,存在着绝非自然演化所能形成的、精密的、叠加的、非自然的编码序列。它们如同巧妙的锁具,深深嵌入生命的底层蓝图,沉默地执行着某种限制功能。崔婉宁将其命名为——“基因锁”。

这一发现,如同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响,瞬间串联起许多之前模糊的线索。官家赵祯在接触星舰残骸信息后,曾不止一次向她流露出对某种“无形壁垒”的隐约感知,言及自身乃至大宋、乃至天下生灵,似乎被禁锢于一方看不见的池塘。当时她只以为是帝王对未知力量的忧惧,如今看来,那竟是一种超越感官的、对生命本质被设限的朦胧觉醒!

还有墨衡密报中提及的,墨家分裂时,那些出走的“新墨”弟子所呐喊的“打破枷锁”,以及墨衡自身对“拥抱天外科技可能超越乃至摒弃人性”的深深忧虑……这一切,原来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单纯的哲学思辨,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冰冷残酷的生物学基础!

“曦和协议”,或者说其背后的“播种者联盟”,其对试验场文明的控制,远不止于外部那个巨大的生态修复网络,更在于从生命诞生之初,就从最根源的分子层面,预设了认知与发展的天花板!

崔婉宁强抑住内心的震撼与寒意,提笔蘸墨,在摊开的实验记录上缓缓写下“基因锁三重限制机制推演”。

初级锁,分布于与抽象思维、逻辑推演相关的大脑功能区基因序列中,其作用在于抑制个体对高维数学、复杂时空几何等超越直观经验的抽象概念的直觉性理解与创造性运用。它并非剥夺学习能力,而是设下了一层无形的“理解障壁”,使得个体在面对此类知识时,天然地感到晦涩、排斥,难以真正触及核心,如同隔纱观物,雾里看花。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历代先贤虽能窥见天地至理的一角,却始终难以建立起系统性的、超越时代的知识体系。

次级锁,更深一层,关联着感知系统。它限制了生命体对“非连续时空”、“量子涨落背景”等底层物理现实的直接感知能力。它将生命体的感官牢牢锚定在宏观、连续、符合经典直觉的范畴内,使得世界呈现出一种稳定、有序的“表象”。任何试图穿透这层表象的感知尝试,都会受到基因层面的无形压制,或被视为幻觉,或引发生理性的不适。这重锁,确保了试验场内的文明,其观测与认知始终被限制在一个“安全”的框架内。

而最深层的核心锁,则最为隐秘和关键。它缠绕在可能与意识场、量子纠缠效应相关的基因片段上,直接限制了个体意识与宇宙底层量子场进行深度交互的潜能。这种交互,或许是真正意义上的“意念移物”、“预见未来”、“跨空间感知”等超常能力的基础,也是意识得以突破肉体束缚、探索更广阔维度的钥匙。“播种者”从根本上锁死了这把钥匙,使得试验场内的文明,其意识被牢牢禁锢在颅骨之内,难以逾越物质的藩篱。

为了验证这一骇人听闻的推论,崔婉宁将星舰生物样本的基因序列与人类基因进行了反复比对。结果令她脊背发凉——那些在人类基因中如同锁具般存在的非自然编码序列,在星舰生物的基因结构中,完全不存在!它们的基因链呈现出一种人类难以企及的、流畅而开放的姿态,仿佛天生就翱翔于更广阔的知识与感知宇宙。这铁一般的事实证实了,“基因锁”是“播种者”专门针对试验场文明施加的控制手段,是区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烙印在生命本源上的标记。

就在她为这一发现心神激荡之际,一阵熟悉的眩晕感袭来,眼前景物微微扭曲,一些不属于此地的记忆碎片再次翻涌——明亮的、发出柔和白光的房间,指尖敲击着带有奇异符号的方形板,屏幕上流动着复杂的公式与图形……

“记忆融合症……”崔婉宁扶住桌案,稳住有些摇晃的身体,心中蓦然闪过一个念头。她立刻强忍着不适,将意识沉入内观,同时引导一丝微弱的探测能量流经自身大脑相关区域,重点关注那些刚刚被她标记出的、可能存在“基因锁”的位置。

果然!当她的意识尝试触及那些被封锁的领域,尤其是与高维数学概念相关的区域时,基因层面并非毫无反应,而是产生了一种细微却明确的防御性扰动。这种扰动干扰了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引发了短暂的认知混乱与记忆交叉!她的“记忆融合症”,根本不是什么疾病,而是部分“基因锁”在她长期接触星舰技术、意识不断冲击认知边界的过程中,出现了局部、不稳定的失效或松动时,基因防御机制被触发后产生的缓冲现象!是生命底层枷锁在被迫适应超出预设范围的认知冲击时,产生的排异反应!

这一发现让她既感到一丝明悟,又增添了更深的忧虑。锁,并非绝对牢固,可以被冲击,甚至可能被打破。但打破之后呢?

她将目光投向实验室角落的特制笼舍,里面关着几只用于不同阶段实验的猿猴。其中一只,在之前一次尝试性引导能量冲击其大脑某个特定基因片段后,出现了短暂的、惊人的认知提升,能够迅速解开以往绝无可能理解的复杂机械锁具。但好景不长,不过数个时辰,那只猿猴便开始出现肌肉失控、目光呆滞、最后彻底失去所有习得能力,甚至退化到连最基本的取食行为都无法完成的境地。

“强行解除基因锁,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退化……”崔婉宁在记录上沉重地写下结论。那只猿猴最终的惨状深深烙印在她脑海里。解除枷锁或许能释放短暂的、惊人的潜能,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整个生命系统的崩溃。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禁忌领域。

然而,这条禁忌之路,似乎已经有人在不自知中踏足了。她回想起墨衡密报中关于西夏铁鹞子的描述,那些骑士对星舰残骸技术的适应速度快得异乎寻常。结合野利仁荣曾提及的西夏古老祭祀仪轨,以及赵元昊有意将新技术冠以“山神恩赐”、“先祖智慧”并嵌入传统的做法……一个大胆的推测在她心中形成:西夏某种基于原始信仰的、可能涉及精神高度集中或特定声波频率的祭祀仪式,或许在无意间,以一种相对温和而非暴力的方式,局部、暂时地触发了基因锁的某种“松动”状态,从而使得部分个体能够更快地接纳和理解来自星舰的“异质”知识。这是一种基于文化信仰的、非自觉的基因锁调控!

这个推测让她不寒而栗。如果连相对“原始”的西夏都可能触及这道门槛,那么,那些已经分裂出去、抱着“打破枷锁”决心、急于拥抱天外科技的“新墨”弟子们呢?他们在绝望与急切的驱动下,会采取何等激进的手段?墨衡所忧虑的“超越乃至摒弃人性的进化”,或许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可能在不远的未来,以基因层面的残酷改造形式成为现实!

思绪纷乱间,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摊开的笔记本空白处划过。那里,不知何时,又悄然浮现出几缕新的、难以解读的金色纹路,与墨衡手中那本变得温热的古老抄本边缘浮现的纹路极其相似,甚至隐隐产生一种跨越空间的微弱共鸣。这两件分别源自不同文明路径的古老遗物,似乎正共同指向某个更深层的秘密,或许……那会是安全解除“基因锁”,避免生命崩溃的唯一路径?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却尽量放轻的脚步声,心腹侍女的声音隔着门板低低响起:“娘子,范公府上密信,最高优先级。”

崔婉宁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将记录着“基因锁”核心发现的纸张迅速收起,与其他重要资料一并藏入暗格。她打开门,接过那枚小小的、蜡封上印着特殊纹记的铜管。

指尖用力,捏碎蜡封,取出内里的纸条。上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让她瞳孔骤然收缩。范仲淹转来的边境密报显示,西夏境内,尤其是在贺兰山左近,开始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动向。有零星的、自称获得“天神真传”的教派开始在底层军民中悄然传播,其教义激烈反对赵元昊推行的、基于“星舰技术”改良的新政,斥之为“亵渎祖灵,背离山神”,号召回归最古老的祭祀传统,甚至隐约指向要迎接真正的“星眸使”归来……

《西夏神谕》……崔婉宁脑海中瞬间闪过下一章预定的标题。基因锁的发现,如同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文明的外壳。科技的冲击尚未平息,信仰的浪潮已暗流汹涌。西夏的古老传统,在与天外科技的碰撞中,开始发酵出难以预料的变数。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望向西北方向沉沉的夜空。星辉黯淡,云层低垂。山雨欲来,风已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