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抽签仪式带来的秩序,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入一瓢冷水,短暂地压制了翻滚,却并未改变其滚烫的本质。人们带着或绝望、或侥幸、或麻木的神情散去,将中签者留给忙碌的医官,也将一份沉甸甸的、关乎文明存续的答卷,交给了科技伦理书院。

崔婉宁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寒风卷起她略显凌乱的发丝,她望着下方逐渐空荡的场地,那双平静得近乎冷酷的眼眸深处,是无人能见的波澜。她转身,步伐稳定地走向议事厅,背影在阴沉的天空下拉出一道坚毅的剪影。

厅内,核心成员已重新聚集,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成功的喜悦早已被严峻的现实冲刷得一干二净。

林沐然率先打破了沉默,她将调整后的声波监测仪屏幕转向众人。屏幕上,代表那奇异碎片能量波动的曲线依旧活跃,而在遥远的西南方向,另一道原本微弱的背景波动,此刻却如同被唤醒的巨兽,与碎片波动产生了清晰而复杂的共鸣模式,强度正在缓慢而持续地攀升。“西南方向的异常波动在增强,与碎片的共鸣模式…更复杂了。共振峰值的移动轨迹显示,它似乎在…扩散,或者说,在‘召唤’。”林沐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运输队返程的路径,很可能与这个增强的波动区域重叠。”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药材的危机尚未解除,新的、未知的威胁已然显现。

崔婉宁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屏幕上的曲线,最终定格在代表运输队预计路线的虚线上。“首批药材运抵后,立即进行最高级别的检疫和能量残留检测。通知野利苍首领和大理的协调人,提高警戒级别,必要时…可以改变预定路线。”她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以为解决了分配困境,触摸到了根源,但现在看来,我们触及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她走到窗边,望着天幕上那刺目的猩红色倒计时——“五十日”。

“抽签,只是权宜之计,是在绝对稀缺下,用程序正义勉强维系秩序,避免我们在自相争夺中提前崩溃。”她的声音透过玻璃,显得有些遥远,“观察者要看的是‘生命系统的均衡’。我们阻止了最坏的社会性崩溃,但疾病的根源远未清除,西南的隐患如同悬顶之剑,辽国的威胁从未远离…还有这,”她抬手指向天幕上那个与猩红倒计时并列的、依旧停留在6.5的伦理指数,“停滞不前的伦理,提醒我们,文明的失衡依旧存在。”

她转过身,脸上疲惫依旧,但目光重新燃起决然的火焰,那火焰并非喜悦,而是面对绝境时迸发的斗志。

“我们不能停。加快药剂生产速度,优化抽签流程,准备应对下一轮的分配。同时…”她的目光扫过林沐然、格物监的负责人以及几位精干的书院弟子,“组建一支精干探查小队,由林沐然提供远程波动监测支持。一旦确认首批药材安全,小队立即出发,深入西南产地。我们要知道的,不仅仅是药材在哪里,更是那里…到底藏着什么,能让天外碎片产生如此反应。”

命令下达,整个书院如同上紧发条的机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希望与焦虑的钢丝上行走。隔离区内的秩序因抽签机制的确立而暂时稳定,中签者及其家属在绝望中抓住了一线生机,未中签者则在书院承诺的“后续依此例”中,怀着一丝渺茫的期待,配合着治疗与隔离。这种脆弱的平衡,建立在冰冷的概率之上,却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社会的元气。

格物监的工匠们日夜不休,在初步稳定的防污染工坊内,将运抵的星辰草与龙血竭进行萃取、提纯,按照王太医团队优化后的方剂进行配制?算学小组则不断优化着多轮抽签的算法,力求在后续可能依旧紧张的资源分配中,维持那脆弱的程序公正。医理部更是建立了详细的患者分级救治体系,优先确保中签的重症患者得到及时用药,同时对轻症患者采用辅助治疗,延缓病情恶化。

时间一天天过去,隔离区内的死亡数字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尤其是使用了靶向净化药剂的中签重症患者,高热渐退,皮下出血斑缓慢吸收,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希望,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烛火,虽然微弱,却真实地照亮了一角。

就在猩红倒计时走到“五十一日”凌晨,隔离区内最后一名登记在册的重症患者——一位原本已被判了“死刑”的老工匠,在服用了紧急调配的药剂后,持续了十余日的高热终于退去,险险徘徊在衰竭边缘的脏器功能出现了稳定迹象。

消息传出,不仅仅是隔离区,整个书院,乃至通过初步恢复的声波通信网络接收到消息的汴京皇城,都陷入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也正是在这一刻,天空之中,那令人窒息的猩红色倒计时,数字猛地一顿,最终凝固在了——

“五十日”。

它没有消失,但停止了跳动。

与此同时,乳白色的光幕之上,那行宣告第二试炼启动的文字,其微红光芒逐渐淡去,最终如同被水洗过一般,消散无踪。紧接着,技术指数与伦理指数再次浮现,并开始剧烈波动、攀升!

技术指数如同脱缰野马,从8.9一路飙升,最终定格在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9.1!这无疑是对于成功研发靶向净化技术、构建初步疫情控制体系、乃至浮空运输技术突破的极大肯定。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伦理指数。它从停滞许久的6.5开始跳动,虽然幅度不及技术指数,却也坚定地向上攀升,最终停在了——7.2。

7.2!

这个分数,不仅远远超过了最初岌岌可危的4.87,甚至越过了5.0的毁灭临界值,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依旧低于技术指数,但其跨越式的增长,无疑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观察者认可了他们在这场疫情危机中所展现出的,超越单纯技术层面的努力。

那在资源绝对稀缺下建立的、尽管残酷却维持了基本秩序与希望的抽签机制;那在极端压力下,依旧尝试与西夏、大理乃至潜在敌手辽国进行疫情信息协同的努力;那在绝望中,由崔婉宁、林沐然以及所有团队成员展现出的,对生命尊严的坚守与对文明存续的责任感……这一切,显然都被观察者纳入了评估,并给予了远超以往的正面回馈。

双评分的同时大幅提升,尤其是伦理评分的显着跃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观察者的评估体系远比想象中复杂。科技分的提升依赖于硬性的技术突破与工程实现,而伦理分的提升,则似乎更侧重于文明在应对危机时所展现出的组织能力、制度创新、协同意愿以及对基本道德底线的坚守。

短暂的欢呼过后,崔婉宁站在书院的水晶板前,凝视着那两个崭新的数字——科技9.1,伦理7.2。她的脸上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审慎。

“我们通过了第一场试炼。”她的声音平静地传开,压下了周围的兴奋,“但这只是‘生命系统均衡’的初级表现。我们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恢复了暂时的安定,但根源未除,西南的隐患仍在,辽国的威胁未解。而且…”她抬手指向伦理指数,“7.2分,只是意味着我们暂时找到了在力量与规则、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一种平衡,距离真正的‘均衡’,道路依旧漫长。”

就在这时,一名书院弟子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个密封的玉盒。

“山长,西南勘探小队通过浮空托盘紧急传回的第一批能量样本和地质碎片!”

几乎同时,林沐然面前的监测仪发出了急促的提示音。她盯着屏幕,瞳孔微缩:“婉宁姐!那碎片…它对刚刚送入书院的西南样本产生了强烈的定向能量吸附!波动峰值瞬间抬升了三个量级!”

崔婉宁眼神一凛,快步走到林沐然身边,看向监测屏幕。只见代表碎片波动的曲线,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剧烈震荡,并且清晰地指向那名弟子手中的玉盒方向,仿佛饥饿的野兽嗅到了血腥。

“果然…关联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崔婉宁喃喃道,她接过那沉甸甸的玉盒,并未立刻打开,而是感受着其中似乎隐隐传来的、与碎片同源却又不尽相同的能量悸动。

疫情的阴云似乎正在散去,但一个更深邃、更未知的领域,伴随着这来自西南的能量样本与碎片异常的共鸣,缓缓向他们敞开了大门,或者说,将他们推向了一个更莫测的深渊。

然而,就在这新旧挑战交替的间隙,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在所有经历了这场疫情、并最终幸存下来的人身上悄然发生。

最初是隔离区内一名正在康复的年轻工匠,他无意间抬起手腕擦拭额角的虚汗,却发现自己腕间内侧,不知何时浮现出了一道极其细微、若隐若现的淡金色纹路。那纹路并非刺青,更像是由内而外透出的光芒勾勒而成,复杂而玄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秩序之感。

他惊愕的呼喊引来了旁人,随即,如同连锁反应,一个接一个的康复者,无论是中签用药的,还是依靠自身免疫力挺过来的轻症患者,甚至包括许多未曾感染但全程参与了救治、维持秩序的书院弟子、医官、士兵……他们都发现自己腕间出现了类似的淡金色纹路。

纹路细节因人而异,似乎与个体在疫情中的经历、角色隐约相关,但其核心的淡金色泽与散发出的那种类似“被标记”或“被连接”的微妙感觉,却如出一辙。

这奇异的现象迅速上报,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与猜测。是观察者的某种标记?是疫情的后遗症?还是…某种未知奖励的前兆?

崔婉宁抬起自己的手腕,在她白皙的腕间,同样浮现了一道比旁人更为清晰、结构也更为复杂的淡金色纹路。她凝视着这神秘的印记,感受着其中并无恶意、反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引导意味的能量波动,心中已然明了。

“这不是结束。”她轻声对围拢过来的核心成员说道,目光扫过众人腕间那星星点点的淡金光芒,“这只是下一段征程的…‘资格’。”

文明的星火,在经历了技术突破的淬炼与伦理绝境的考验后,似乎终于引来了观察者更进一步的目光。而这腕间的纹路,或许就是接受那即将到来的、更深层次“礼物”与挑战的钥匙。

天空的倒计时暂时停滞,但命运的齿轮,已然咬合着转向了下一个更加未知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