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即便是狗蛋这样修为境界不低的人,

此刻也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老天爷啊,您老人家冷归冷,可也不能这么冷吧!这简直就是要人命啊!”

当然抱怨归抱怨,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

狗蛋一行人继续前行,四人、两匹马、一只老鼠和一头驴,

另外还有老头的六头食人兽妖兽。

朝着西南方向艰难地行进着。

一路上,放眼望去尽是荒芜和破败,一片凄凉景象。

随着他们不断往西走,渐渐地,路边开始出现一些零散的枯骨,

这些枯骨有的已经风化,有的还残留着一些皮肉,看上去被杀不久。

这让众人的沉重心情愈发起来。

不过众人也发现了一丝北蛮踪迹,

终于经过十五六天的苦苦追寻,狗蛋一众人终于发现了北蛮的具体踪迹。

这可真是不容易啊!这还要多亏了史老头的那几头食人兽,它们的鼻子异常灵敏,

能够嗅到北蛮的特殊气息;

再加上小胖的那项特殊技能——会打洞,

两者相互配合,才最终确定了北蛮的线索。

原来这群人化整为零,逼迫一伙伙行商人,与其合作。

然后扮成商队护卫,游走于各个县府,

打探其布防情况以及镇邪司驻守情况。

这些人汇聚于百姓之中很难探查。

也亏得带了史老头啊。

不然狗蛋几人即便有镇邪司特有的探寻手段,

也要花费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

........

阳头县,属于阳川郡下辖一个规模中等的县。

这个县城虽然不算大,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和文化。

阳川郡的郡守,是一个相对合格的封疆大吏。

也是啊,阳川郡属于半割据状态,对自己的地盘

阳川郡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与西岐郡接壤。

西岐郡境内居住着众多的西蛮族,这些民族虽然表面上对大商表示臣服,

并接受了大商的分封,

但实际上与大商的关系却若即若离。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大商国力逐渐羸弱,

再加上朝廷内部皇储之争激烈,

对这边的控制力度明显减弱。

所以皇储之争对这边影响小一些,

故此这里百姓整体还是过得不错的。

商贸繁茂,整个县城车水马龙,

商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儿童打闹嬉戏,

好一番人间盛景。

秦三桧就是阳头县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商户,

铺面四五家,

城外良田四五倾,

佃户十几户。

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商队,经常行商于西岐。

算是有着一份不小的家业。

但是商人就是商人,

地位低下,赋税高昂,

要不是自己家族中有一个做主簿的族人,

减免了一些税赋但是依旧高昂。

但是商人消息灵通,

知道如今朝廷势微,

北境防线说失守就失守,

毕竟以前失守过,又不是没失守过,

到时候,北蛮南下,

首冲影响的其实就是自己所在的这些边境州郡,

听说世家大族都喜欢将鸡蛋放到好几个篮子,

那自己也可以啊,

自己可以先把自己放到北蛮的那个篮子,

只是不知如何能搭上这个线,

天无绝人之路,

半月前秦桧三去西岐走商回来时遇到了一股北蛮骑兵,

北蛮还没动手了,秦桧三一个头磕了下去,

于是就成了带路党,

有了人带路,

这一股北蛮骑兵终于不用躲躲藏藏,

所过之处只能杀人灭口,

就地成了秦桧三的商队护卫,

这股北蛮骑兵的任务很简单,

他们的王要准备举全部之力南下,

彻底攻破大商的北境防线,

没办法呀,

他们的生存环境实在太差了,

每年都有人口锐减,

几百年前,他们还有数千万人口,

但是,大商建国之后,

对北边进行了彻底的封锁,

这让他们无法获取盐巴这些生活必须必需品,

只能通过西岐间接的获取一点点,

但那时杯水车薪,

只有五十年前攻破了一次北境,

抢夺了大批的物资,

这才有所改观,

人口有所恢复,

如今大商已然羸弱,

再加上南边和东边牵制了大量的军力,

又加上大商的皇子想借助北蛮的力量夺得皇位,

多管齐下,

北蛮皇族想着借此机会一举拿下,

永北郡、阳川郡、西岐郡三郡,

这样他们就有了足够的盐巴以及铁器。

所以花了大代价,让大商皇子放进来了一个总旗队,五十人入境,

打探各个郡县的布防图以及兵力情况。

一开始,东躲西藏,遇到小型偏远的村子,直接就屠村,然后补给,

遇到大型村子,里面又入境高手,打下来是能打下来,就是动静太大,

容易暴露自己,所以基本上是绕行,

更别说入县城或者大型镇子了,

就这么多多藏藏一一个多月,

终于在半月前遭遇了一个商队,

本想着来一个冲锋,绞杀,然后补给,再装扮成商队入城,

风险是大了点,毕竟语言是大问题,

结果,

商队主事之人,纳头就拜啊,

这让发愁了一月的北蛮子总旗一脸兴奋啊,

终于有突破了。

有了带路党打掩护,

他们很快进入了县城,

还发现,这个行商有族人在县衙当主簿,

北蛮子总旗更加的兴奋了,

经过好几日的打探,

又在秦桧三金钱开到的配合之下,

终于获得了整个县城的布防以及大概兵力,

于是回来没几日的秦氏商行又开始了一次的走商,

走之前还放出消息,

说这次是临时接了一个活计,

是个短途走商,

要知道走商虽然挣钱,但是风险也大,

特别是走商西岐之地,那里地势偏远,

路途艰难危险异常,

一年走一个来回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多数都是一年半才能一个来回。

长长的车队走在石板路上,发出一阵“轰隆隆”的响声。

路人纷纷让开一条道,

然后交头接耳。

“哎呀,秦家就是厉害啊,这才走商刚刚回来,这又要去一趟,

说不定明年他家又能在县城开一家铺子了。”

“是呀,真让人羡慕。”

“羡慕有啥用,人家族中有人在县衙做主簿了。”

“是呀,我们羡慕不来。”

“都散了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