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慧嘴角上挑,微微一笑:“我和他离婚了是不假,但到什么时候,他都是我四个女儿的父亲,这事实变不了,我四个女儿都有股份,说他是家属一点都不过分。”
“这是当初开大会的时候讲明的,再说秦叔你报名也没用啊,招工的时候,特意要求过,年龄不能超过五十岁,您都多大年纪了?”
秦仓老爹在赵家慧的质问下,终于不言语了。
沉默的半晌,说了一句:“一个看门狗还这要求那要求的,也就丁承爵那样的能干,好人还真不惜的干呢。”
说完,扭头走了。
没有带头的,剩下的没一会也各自散去了。
赵家慧叹了口气,知道在村里建厂肯定还会有别的阻力。
多少人等着看她笑话呢。
摇摇头,进了家门。
招娣双手托腮,两个胳膊肘拄在窗台上,正一脸焦急的看着外面,见那些人走了,才长舒了一口气。
急忙跑到厨房,推开房门,等着母亲进来:“妈,他们到底要干啥?”
赵家慧看了大女儿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嗔怪:“还不都是你惹出的祸!”
至于去老学校交代丁承爵的事,赵家慧一句没提。
既然答应了,就不能再有所埋怨了。
还要看丁承爵到底能干什么样。
没过几天,大孟还真买回一条大黄狗,小牛犊子一样高,看着威风凛凛的。
“这狗可厉害了,以前都是上山撵野猪的,前腿受过伤,跑不快了,卖杀肉主人舍不得,知道是看门护院,才肯卖给咱们。”
赵家慧觉得,大孟说得应该是实情,这狗皮毛光滑,一看就是主人精心照顾的结果。
“送老学校去吧,在拉一袋饲料去。”
这么大的狗,估计顶一头猪吃,但现在不是心疼吃的时候。
赵家慧远远吩咐大孟,她也不敢往狗跟前凑。
大孟把大黄狗送到老学校去,暂时拴在一棵小树上。
院子里有现成的红砖,现在是冬天,也不下雨,干垒一个狗窝没问题。
大孟怕丁承爵糊弄,叫他打下手,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狗窝垒好了。
“我每天都会来看看,赵家慧交代了,这狗来时啥样,到这还得啥样,要是掉一两肉, 你就别干了。”
丁承爵在别人面前,总是摆出一副主人翁的架势,唯一害怕的就是赵家慧。
大孟不得不拿赵家慧说事,他是害怕丁承爵不好好喂狗,狗和人一样,吃不饱哪来的精神头干活。
“嗯呢。”
丁承爵虽然十分不情愿,还是答应了。
“一会,我给你送袋饲料来,这狗早晚都要喂一遍。”
“知道了,你要不放心,你来喂。”
丁承爵终于不耐烦,怼了大孟两句,心里还不停的咒骂:“狗戴帽子装人,也不看看自己是干啥吃的。”
他当然不会知道,大孟就算投的钱在少,也是有股份的人,不是他能比的。
大孟也不和丁承爵多说,回去拉饲料去了。
看见他出了大门,丁承爵慢慢往大黄狗那边走两步,一边走一边喯喽喯喽的叫。
大黄狗撑开四肢,呲着牙,发出震慑的低吼。
“饿死你,我看你还敢嘚瑟!”
丁承爵再不敢上前,停在原地,嘴里忍不住咒骂几句,发泄心中的怨气。
白天,赵家慧没事会去老学校转转,也让大孟晚上特意去试探过,丁承爵还算尽心,听到狗叫,立刻跑了出来。
时间长了,赵家慧慢慢的放下心来。
转眼到了年底。
一连几天,赵家慧都没去过老学校。
大年三十晚上,招娣给丁承爵送来了饺子和菜。
望着摆在桌子上的菜,丁承爵的脸上却没有一点笑模样。
“招娣,你能不能跟你妈说说,让我回家吃个团圆饭?吃顿饭的功夫,谁会来偷东西,吃完我就回来。”
招娣看着丁承爵可怜巴巴的样,心里又有些不舒服,家里做的菜确实自己每样都拿了一些来,但拿到这儿,基本都凉透了。
吃不出菜的香味了。
可那又有啥办法。
“爸,你是不是忘了,你和我妈已经离婚了,吃什么团圆饭?你要再矫情,明天连饭都不给你送,你自己做着吃吧!”
“有吃的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
丁承爵不再说话了,拿起筷子,夹了个饺子,赌气一样塞进嘴里。
“过年了,代娣和盼娣不都回来了吗?也不说来看看我。还有那个小满桌,好像从来看不见我这个爹,你妈在背后没少说我的坏话吧?”
招娣忍不住冷笑了一声:“爸,还用我妈说你坏话,我们自己不记得?我和代娣,小时候少挨你打了?别以为我都忘了。”
“你就是我爹,我没办法不管你,至于满桌,你更没资格说她,她长这么大,没吃过你一粒米,她凭啥对你好?”
“爸,过年这几天,家里人来人往的,还要出去走亲戚,饭送的不及时,你就自己做点,别老等着吃现成的。”
“还有,我妈特意交代了,狗得好好喂着,我看这两天有点瘦了呢。”
丁承爵一边吃饭,一边嘟囔:“狗瘦了,有人看见,我瘦了没人看见,我活的都不如狗。”
招娣只能装作听不见。
“爸,我回去了。”
丁承爵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
外面漆黑一片,时而有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传来。
老学校的院子里,接了二百瓦的大灯泡,院子里很亮堂。
出了院子,离开了电灯照射的范围,夜色越发显得黑暗起来。
出了大门,招娣打开手电筒,光束投在地上,照出一道细长的身影。
招娣吓了一跳,手电筒往上移动,照亮了秦卫君那张讨厌的脸。
其实秦卫君长得不丑,相反还有几分英俊,引领整个丰收村少年的潮流,家里条件又好。
是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
上门提亲的不在少数。
可他却偏偏几年如一日的跟在招娣身后,死皮赖脸的要和她处对象。
弄得招娣不厌其烦。
以前,秦仓不是很同意儿子的做法,隔三差五还会骂他一顿。
自从赵家慧资金到位,准备建厂开始,他就格外赞同儿子的眼光,开始大力支持。
秦仓虽然不知道,赵家慧给招娣入了二十万的股。
但赵家慧没儿子,挣多大家底早晚还不是闺女的。
能娶到招娣,没准就是娶进门一个财神爷。
这样的好事,傻子才不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