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36章 露出破绽引蛇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风笺上的字迹尚未褪去,沈明澜指尖已碾碎一缕黑灰。那灰烬来自私卫踩踏过的焦土,沾在仆役袖口,被他悄然取下,置于烛火之上。火苗微颤,灰烬腾起一缕扭曲烟线,识海中《天演系统》瞬间捕捉其文气残痕——蚀火劲,确凿无疑。

他闭目,系统推演开启。《孙子兵法·虚实篇》的篇章在识海翻涌,千百条策略如星轨交错。敌未动,因无隙可乘;欲使其动,必自露破绽。他睁眼,眸光如刀,提笔在案前旧纸上写下三行字:“昨夜焚《考工记》残页三张,心神大乱,恐难再守阁。”随即唤来心腹仆役,命其“无意”泄露于外。

白日未尽,流言已起。藏书阁登记簿上,“子时三刻取书”四字赫然在列,笔迹刻意模仿沈明澜平日疏狂之风。而他本人,则闭门不出,房门紧闭,连烛光都压得极低,仿佛真被逼至绝境,惶惶不可终日。

夜雨将至,风卷残云。

沈明澜立于窗后,袖中玉佩微震,系统提示浮现:【听风笺波动频率提升,敌方调度加速】。他嘴角微扬,转身取出《墨子·备城门》残卷,指尖划过“水纹阵”图解,文气凝丝,悄然注入东阁地基四角。陶管暗埋,井水贯通,一旦火起,水脉自启,主阁根基可保。

他不再等待。

子时二刻,他悄然离房,身形如影,掠至东侧偏院。此处为沈云轩亲信族老沈德元居所,平日戒备森严,今夜却异常松懈。守卫频频望向藏书阁方向,似在等待什么信号。沈明澜冷笑,识海中《诗经·七月》篇章自动展开,他以文宫为引,将“蟋蟀入床下”五字化为音律陷阱,悄然布于小巷石缝之间。此音无形无相,却与文宫共振,凡修文者踏足其中,心神必受干扰,步履失衡。

三刻刚至,藏书阁后窗火光乍现。

两名黑衣人翻墙而入,手持浸油火把,动作迅疾却带着一丝急躁。一人低语:“快!烧了《考工记》,再毁星图!”另一人狞笑:“那赘婿今夜心神不宁,断不会察觉。”话音未落,二人已扑向书架。

沈明澜隐于暗处,未动。

火势初起,浓烟未散,他已悄然绕至小巷,静候撤离路线。果不其然,片刻后,两名黑衣人扛着半焚书册冲出后门,直奔小巷。脚步刚踏进音律陷阱范围,一人忽然踉跄,仿佛脚下生绊,身形一歪,扑倒在地。另一人怒斥:“发什么愣!”俯身欲扶,却觉脑中嗡鸣骤起,似有千百句古训齐声诵读,心神震荡,手中火把几乎脱手。

就在此时,跌倒者腰间滑落一物——半块青铜火令,上刻“北祭”二字,黑纹如血,隐隐透出邪异文气。

沈明澜瞳孔一缩。北祭?北方祭坛!这火令,竟是蚀月教外脉信物!

他未取火令,反而悄然退后,任二人挣扎离去。真正的猎物,不在火场,而在幕后。

火光映天,藏书阁警钟大作,守卫纷纷赶往主阁救火。沈明澜却逆流而行,借火光掩护,潜入沈德元密室。他循着空气中残留的蚀火劲文气,一路深入,直至地窖入口。铁门紧闭,锁链横亘,门缝中渗出微弱呻吟。

他以《道德经》“大音希声”之意境,催动文宫低频波动,气息如尘,无声无息穿透门隙。地窖内,一名老者被铁链锁于墙角,衣衫破碎,口塞破布,正是族中素有威望的顾清源。他双目紧闭,气息微弱,显然已被囚多时。

沈明澜指尖轻点,文气如丝,顺着《千金方》所载穴道路径缓缓注入。老者身躯一颤,缓缓睁眼,目光浑浊却骤然清明。沈明澜低语:“火是饵,人是证,我来,便是局终。”

话音未落,头顶石板猛然震动,碎石簌簌而下——机关启动,欲封地窖!

沈明澜抬手,腰间竹简玉佩骤然发光,识海中《正气歌》文意奔涌而出。文宫异象初现,浩然长虹自眉心冲天而起,化作一道光盾,硬生生抵住落石。轰然巨响中,石屑纷飞,光盾微颤却未碎裂。

顾清源剧烈咳嗽,猛然抓住沈明澜手腕,声音嘶哑:“火漆印信……不在悦来栈……在城北废窑!沈云轩与县令三日前密会,就在那里交接伪证!”

沈明澜眸光如电。废窑?果然另藏乾坤!

他迅速解开锁链,扶起老者。顾清源虚弱不堪,却咬牙支撑:“快……他们不会只烧书……真正的杀招……是灭口之后……嫁祸于你……”

沈明澜冷笑:“他们想让我背罪,我便让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的局,如何反噬自身。”

他背起顾清源,正欲离开,忽觉脚下一震。地窖外传来急促脚步,夹杂低语:“世子有令,地窖若有人出入,格杀勿论!”紧接着,数道黑影堵住出口,刀光寒冽。

沈明澜不退反进,文宫再启。识海中《吴越春秋》篇章翻涌,他低喝一声:“剑来!”

顾明玥的身影自暗处闪现,青玉簪化为短剑,剑光如练,直取为首者咽喉。那人挥刀格挡,却被一股无形文气震退数步,虎口崩裂。顾明玥剑势不止,短剑划出一道弧光,引动《吴越春秋》剑舞意境,刹那间,地窖内幻象浮现——春秋战场,金戈铁马,杀声震天。黑衣人眼前一花,仿佛置身千军万马之间,心神俱裂,纷纷后退。

“走!”顾明玥低喝。

沈明澜背负顾清源,随她冲出地窖。火势已蔓延至东阁,浓烟滚滚,守卫混乱不堪。沈云轩亲信在火场中奔走呼号,状若疯狂,却无人察觉,真正的“证据”已被救出。

沈明澜立于院中高墙之上,俯视火场。火光映照他的面容,半明半暗。他指尖轻抚竹简玉佩,系统界面浮现:【纵火者文气特征已记录,火令残片坐标锁定,废窑位置确认】。

他低声:“饵已入网,蛇已出洞,接下来……该收线了。”

顾明玥立于他身侧,青玉簪滴血未干,右眼黑气缭绕,破妄之瞳微微颤动。她忽然低语:“主人,我看见了……那火令上的‘北祭’二字,不是刻的。”

沈明澜皱眉:“不是刻的?”

“是烧的。”她声音冷冽,“用蚀火劲活生生烙上去的——只有被献祭者,才会留下这种痕迹。”

沈明澜瞳孔骤缩。

献祭?谁被献祭了?

他猛然想起,沈德元平日从不离身的青铜令符,昨夜竟未佩戴。而那令符的纹路,与火令上的“北祭”二字,竟有七分相似!

他转身望向沈德元居所,火光中,屋檐下悬挂的家族牌位正缓缓倾斜,一块牌匾无声坠落,砸在地面,裂成两半。

裂口处,露出半幅残图——正是林玄机曾赠予他的墨家机关锁残图,但角度不同,纹路更密,隐含“逆火”二字。

沈明澜指尖一颤。

原来如此。沈云轩不是主谋,只是棋子。真正操控这一切的,是那个藏在暗处,以火令为信、以人命为祭的幕后之人。

他握紧玉佩,文宫再度震动,识海中《周易》卦象翻涌,天演推演重启。输入三重变量:火令烙痕、废窑坐标、机关锁残图。千百条时间线交织,最终,一条血色路径浮现——三日后子时,废窑地下,将举行“文脉焚祭”,以族老精血为引,点燃北方祭坛,彻底断绝大周文运。

“只剩三天。”他低声。

顾明玥握紧短剑:“若他们想烧文脉,我便先斩其魂。”

沈明澜摇头:“不,我们要让他们自己点燃那把火——然后,亲手烧死自己。”

他抬手,将机关锁残图投入火场。火焰吞噬图纸的瞬间,图上纹路竟如活物般蠕动,化作一道微型符印,随烟而上,直入夜空。

远处山巅,武当道观地宫。

张三丰盘坐星门之前,青牛伏地。骤然间,他抬头望天,只见一道火纹自南而来,融入星轨。他双目微睁,卦象流转,喃喃:“逆火燃命,祭文断脉……劫已至,道当出。”

他翻身上牛,竹杖轻点,身形消失于夜雾。

藏书阁外,火势渐熄。

沈明澜立于残垣之上,衣袂翻飞。他望着北方天际,那里幽暗如渊,仿佛有巨口张开,等待吞噬一切光明。

他启唇,低诵《正气歌》首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宫轰鸣,浩然长虹自眉心冲出,直贯苍穹。夜空裂开一道微光,似有星斗为之共鸣。

顾明玥立于他身后,短剑归簪,轻声道:“主人,下一步?”

沈明澜眸光如炬,一字一句:“放风出去——就说《考工记》已被烧毁,我心灰意冷,明日将辞去藏书阁执掌之位。”

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抹冷意:“我要让沈云轩,亲自来取那本‘不存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