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93章 风云突变,萧砚试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章 风云突变,萧砚试探

指尖轻弹,瓦片碎裂的余音尚未散去,檐角那缕幽光便已悄然移位。沈明澜眸光微凝,未动分毫,只觉袖中玉佩忽地一烫,识海深处《中华文藏天演系统》无声流转,一行古篆自《淮南子》卷轴边缘浮现:“星轨偏移,阴气聚于地库。”

他知道,试探来了。

不是风,不是雨,是命悬一线的差事——镇北王府总管亲至文牍院,当众宣令:“镇北王世子有谕:星象异动,天机紊乱,命沈书记即刻入藏书阁地库,抄录《天文志》残卷,三更前呈报。”

众目睽睽之下,沈明澜垂首接令,指尖微颤,似有惶恐。可唯有他自己知晓,那颤抖并非畏惧,而是文宫十二玉柱在识海中悄然共鸣,鼎影虚悬,已随系统推演划出三条生死动线。

地库,文心蛊阵所在。

他缓步而行,月白儒衫拂过青石长阶,腰间竹简玉佩隐泛微光。每一步落下,系统便自动调取《礼记·月令》《周髀算经》等典籍片段,推演蛊丝游走轨迹。识海中,一幅由星轨与文气交织而成的路径图缓缓展开——东侧三步有蛊毒凝结,不可久留;中央石柱乃阵眼枢纽,笔墨沾之即焚神;唯西角地砖裂缝,存一线清明之气。

“原来如此。”他在心中低语,“以天象为饵,诱我入阵,再借蛊毒蚀魂,既可杀人于无形,又能试探我是否真知星门之秘。”

这不是审问,是猎杀。

地库铁门开启的刹那,寒气如刀割面。黑雾翻涌,细若发丝的文心蛊如活物般在空中游走,触之者神识将溃。沈明澜执笔入内,脚步沉稳,目光扫过残卷堆叠的案台,不动声色地将《正气歌》文意凝于笔尖,以“抄录”为名,在每页残卷角落刻下微型“文”字。

一字一镇压,一划一封印。

墨迹未干,太阳穴突如针扎。蛊丝已侵入识海边缘,如毒藤缠绕神庭。他闭目,默念系统所授“守拙三式”,引《礼记》文气筑墙,将蛊毒阻于灵台之外。与此同时,左手悄然抚过案角,指尖轻点,一缕浩然微丝顺墨池渗入地砖。

刹那间,低吟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诗句自唇间吐出,不带半分情绪,却如惊雷滚过地库穹顶。文宫十二玉柱轰然共振,青铜鼎影在识海深处微微一震,浩然气化作暗流,随诗句奔涌而出,顺着地砖裂缝蔓延,悄然瓦解蛊阵根基。

金光一闪,没入西角。

那一瞬,地库某处,老仆袖口的青铜纹身微微发烫,似有回应。

沈明澜额角渗血,唇角却扬起一丝极淡的笑意。他提笔续写,声音平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蛊丝骤然退散。

整座地库仿佛被无形之力震荡,黑雾翻腾如沸,却再难近其身。残卷上的“文”字隐隐发亮,连成一线,竟在地面勾勒出半幅星图轮廓——与昨夜系统突显的《楚辞·天问》片段遥相呼应:“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他未答,却已破局。

三更将至,沈明澜携残卷出地库。铁门闭合的轰鸣声中,他抬头望天——云层裂开一线,北斗第七星忽明忽暗,似在回应地底的波动。

归途山道蜿蜒,雾起如瘴。

他刚行至半山腰,浓雾骤然翻涌,两道黑影自崖侧扑出,刀光如冷月劈空。刀锋所刻蚀月教暗纹清晰可见,杀意直指眉心。

“巡夜侍卫?”沈明澜冷笑,“萧砚的刀,何时变得如此急不可耐?”

退步间,背已临崖。风卷雾气,吹乱儒衫。袖中玉佩滚烫如烙铁,系统瞬息弹出提示:“敌意值突破临界,建议启用《吴子》兵法反制——‘风起于青萍之末,杀机藏于言语之间’。”

他猛然抬手,将手中毛笔掷向地面。

“大风起兮云飞扬!”

声落,笔落。

笔杆触地刹那,文气炸裂!墨痕如根须蔓延,瞬间牵引雾气凝形——千军万马虚影自雾中浮现,旌旗猎猎,铁甲铿锵,踏地之声震得山石滚落。两名刺客 stagger 后退,刀势顿滞。

沈明澜立于雾中,眉心微光闪动,文宫鼎影虽未全现,却已有长虹隐现眉宇,如剑未出鞘,锋芒已逼人喉。

“汉高祖一歌定天下,我借其势,岂止退敌?”

他踏前一步,声如洪钟:“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归!”

最后一个“归”字出口,文气如潮反卷,雾中虚影齐声怒吼,似有百万雄师压境。刺客双膝一软,几乎跪地,手中利刃“当啷”坠落。

就在此时,其中一人猛然抬头,目露癫狂,嘶吼而出:“星宿不灭!”

声落,两人纵身跃入深谷,转瞬没于雾中。

沈明澜未追,只缓步上前,拾起断笔。笔杆断裂处,一抹铜光微闪——内藏微型铜钥轮廓,纹路与林玄机所见“铜钥”图纹如出一辙。

他凝视片刻,忽觉识海一震。

《永乐大典》残卷再次无风自动,页角浮现新字:

“破妄之瞳,可辨真形。”

与此同时,系统突显预警:“检测到双生文宫波动频率接近,距离:三里,方向:东南。”

他瞳孔微缩。

顾明玥……来了?

不等细想,头顶云层骤然裂开。北斗七星排列异样,第七星光芒暴涨,竟与地库星图隐隐共鸣。一道低沉声音穿透雾气,自山巅传来:

“沈书记,好一手‘以诗化军’。”

萧砚立于崖顶,月白长袍无风自动,半块青铜面具覆于脸侧,指尖缠绕黑雾。他俯视而下,声音温润如玉,却字字如钉:

“只是——你可知今夜星轨为何突变?”

沈明澜仰首,眉心长虹隐没,文宫鼎影沉入识海。他握紧断笔,指节发白。

“不知。”

“那……”萧砚轻笑,指尖一扬,黑雾化作星图虚影悬浮半空,“你可识得此阵?”

星图流转,赫然是《周天星斗图》残篇,与敦煌遗迹所见分毫不差。

沈明澜心头一震。

系统瞬间弹出推演结果:“对方已知我掌握星门关联,此为心理压制,建议反问破局。”

他抬头,目光如炬:“世子既知星轨,何不自解其谜?何必问我一个抄录残卷的小吏?”

萧砚沉默。

风卷残雾,吹动他的衣袂。良久,他轻声道:

“你说得对。是我……太急了。”

话音未落,黑雾骤收,星图消散。他转身欲走,却又停步,背对着沈明澜,声音低了几分:

“但沈书记,若有一日,你发现这天地将倾,文脉将断,你会选择——重铸,还是守护?”

沈明澜握笔的手微微一颤。

识海中,鼎影轰然一震,长虹欲出。

他张口,正要答话——

萧砚却已抬步离去,只留下一句飘散在风中的低语:

“你写的诗,太像一个人了。”

山道寂静,雾未散。

沈明澜站在原地,断笔尖端,一滴血缓缓坠落,砸在青石上,晕开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