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64章 备考冲刺,系统助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章 备考冲刺,系统助力

青铜纹片在案上泛着幽光,沈明澜指尖轻压,一股微震自指腹直透识海。刹那间,星斗文核轰然旋转,十二玉柱金光暴涨,一道无形波纹自眉心扩散,席卷整个文宫。

系统深处,沉寂已久的竹简玉佩骤然翻腾,万千古籍虚影如星河倒悬,自识海深处奔涌而出。《诗经》的风雅、《春秋》的笔削、《孟子》的浩然之气,尽数化作金色符文,在玉柱阵列间穿梭流转。一声清越钟鸣响彻神庭——“中华文藏·天演模式”,正式开启。

三日将至,乡试在即。顿悟已成,心锚既立,此刻不再求道,唯求战力全开。

他闭目凝神,意念沉入系统核心:“萃取《论语》《孟子》《荀子》中治国策论精要,结合《资治通鉴》历代得失,构建策论模板库。”

话音未落,识海翻涌。三卷巨册虚影凌空展开,字字如星火迸裂,凝成纲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化作“民本三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学养廉;

“制梃以挞秦楚”提炼为“边防五要”:屯田实边、修燧传警、选将练卒、联夷制敌、固城储粮;

“隆礼重法”衍生成“赋税七律”:均田定产、量入为出、禁奢节用、宽徭役、通商贾、赈灾荒、稽贪墨。

每一条皆非死记硬背,而是经系统推演后形成的逻辑链,可随题应变,自由组合。文宫十二玉柱逐一铭刻,如同铸剑入鞘,锋芒内敛,却已蓄势待发。

子时将至,万籁俱寂。系统仍在高速运转,忽然,一道猩红提示在识海炸开:【检测到文脉干扰——来源:城北】。

沈明澜双目未睁,右手五指微屈,文气如丝,悄然缠上青竹伞柄。伞尖轻颤三下,仿佛感应到了某种无形的窥探。他不动声色,心念一动,系统立即屏蔽异常信号,同时将《春秋》萃取进度提升至极限。

片刻后,干扰消失,如同退潮之浪。但他知道,那不是错觉。城北方向,有某种力量正试图通过文气共鸣,刺探他的备考节奏。

萧砚……你已按捺不住?

他冷笑一声,不再理会,转而调集全部精力,进入第二阶段——文气凝练强化。

策论非诗赋,不求一瞬爆发,而贵持久稳定。若文宫输出忽强忽弱,极易在书写中途文气逆行,轻则断思,重则伤神。

“模拟乡试场景,生成三套虚拟策论题,启动天演推演。”

系统应命而动。三道题目浮现于识海:

其一:“今岁大旱,流民百万,赋税难征,边军缺饷,当以何策安内攘外?”

其二:“北境屯田十载,粮储渐丰,然民力疲敝,豪强兼并日盛,当如何调和?”

其三:“科举取士,重经义而轻实务,致使官吏不通钱谷刑名,弊病丛生,可否革新?”

沈明澜提笔便写。第一题,以“民本三策”为基,辅以“赋税七律”中的“赈灾荒”“宽徭役”两条,引《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为警,再以《资治通鉴》贞观年间开仓赈灾、徙民就食之例佐证,文气平稳如江河奔流,十二玉柱同步轻震,节奏分明。

第二题,他改用“边防五要”为主干,结合“联夷制敌”与“屯田实边”,引《汉书·食货志》晁错《论贵粟疏》为据,文气稍增,然仍控制在玉柱共振安全阈值之内。

待到第三题,“科举革新”四字入眼,识海骤然一震。

系统推演轨迹突生异变,无数分支线条疯狂延展,其中一条血色路径赫然标注:【若答此题,将引发文脉震荡——关联人物:顾清弦】。

沈明澜笔尖一顿。

顾清弦?文渊阁之主,顾明玥之父。此人表面守旧,实则洞悉天下大势,为何一涉及科举改革,便触动如此深层文脉?

他正欲深究,系统自动切断推演分支,提示:“信息权限不足。”

权限不足?他可是携万卷藏书入识海之人,连《永乐大典》残卷都能解析,竟有无法触及的知识?

沈明澜眸光如电,心中警钟长鸣。此事绝非偶然。科举一道,牵连文官体系根基,若稍有不慎,便是掀动整个王朝文脉的惊雷。

他缓缓收笔,不再强求。此题暂留,待他日破局之时,再以雷霆之势,一击定音。

夜风穿窗,拂过案上《道德经》残卷。书页微动,“上善若水”四字金光一闪,竟与文宫中流转的文气产生微妙共振。

系统瞬间捕捉:“文宫与道家典籍共鸣度+12%。”

沈明澜心头一动。此前他主修儒家浩然之气,诗赋策论皆走刚猛一路,如今文宫已通天地,若能融道家柔韧之意,或可开辟全新文技。

他深吸一口气,再度闭目,以《正气歌》为引,文气如长虹贯日,浩然磅礴,十二玉柱金光大盛,头顶隐隐有虹影浮现。

瞬息之后,他心念急转,切换《春江花月夜》意境。文气骤变,如细雨润物,绵密无声,星斗文核缓缓旋转,玉柱微光流转,仿佛月照春江,波光粼粼。

刚与柔,爆与续,两种文气模式截然相反,若强行切换,必致文宫震荡。

但就在交接刹那,系统捕捉到文气波动规律,迅速启动“文宫适配性分析”。识海中央,太极符印缓缓凝成,黑白双鱼旋转不息,如阴阳交汇,生生不息。

符印一成,文气流转骤然顺畅。他再试一次——先以《正气歌》引动浩然长虹,文气如江河决堤;旋即通过太极符印转换,化为《春江花月夜》的绵密细雨,文气如丝如缕,润物无声。

刚柔并济,爆发与持久兼备。

他睁开眼,眸中精光迸射。乡试之中,诗赋考意境,策论考逻辑,若能自由切换文气模式,便是立于不败之地。

三日冲刺,已见成效。

他站起身,走到院中。夜露未散,文宫仍在缓缓吸收天地清气。十二玉柱金光内敛,星斗文核稳定运转,太极符印悬于中央,如定海神针。

青竹伞斜靠墙角,伞尖仍残留一丝微颤。他伸手握住,伞骨传来的震动已近乎消失,但那三下轻颤,仍如警钟在心。

城北的干扰虽被屏蔽,但他清楚,敌人不会善罢甘休。萧砚的棋子,早已遍布城中。醉仙楼的文心蛊、县衙的文晦粉、街童的文气拟声术,皆是前奏。真正的杀招,必在考前夜至。

他抬头望天。云层厚重,不见星月,唯有识海中的星斗文核,与天穹隐秘星轨遥遥呼应。

系统待命,知识库已成,文气模式可调。他已无短板。

但就在此时,指尖无意识划过《道德经》残卷封面,书页微动,一行小字悄然浮现,非他所写,却字字如刻:

“知雄守雌,为天下谿。”

沈明澜瞳孔一缩。

这八字,竟与系统刚生成的“太极符印”完美契合——刚强处世,柔韧存心,如溪流低处而纳百川。

他正欲细看,书页金光一闪,小字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

院中风止,竹叶不动。青竹伞突然剧烈一震,伞尖直指北方。

沈明澜握紧伞柄,文宫十二玉柱齐鸣,太极符印高速旋转,系统瞬间进入战备状态。

一道无形文波自城北疾驰而来,如黑雾压境,直扑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