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78章 神秘老者再现,赠宝护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 神秘老者再现,赠宝护身

案头枯叶第七星位金光再闪,沈明澜指尖悬于墨池之上,未落。

那一瞬,识海如被星流贯穿。文宫第三柱青铜纹路骤然震颤,裂纹中“履”字泛起幽光,与叶脉星图遥相呼应。系统“天演推演”自动激活,正欲模拟“信”字文气扩散路径,界面却猛然扭曲——无数不属于中华文藏的星图残纹自数据深处浮现,如远古碑刻嵌入代码洪流。

【警告:检测到非本源信息入侵|来源未知|性质判定失败】

沈明澜瞳孔微缩,识海震荡。他强压文宫波动,运转《周易》残篇欲反推来路,可就在心神凝聚之际,一股苍老气息自眉心星砂深处缓缓升起,如古井涌泉,无声无息,却直抵神魂本源。

血脉在共鸣。

不是错觉,而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牵引——仿佛三千年前便已注定,此刻只是重逢。

院中枯叶无风自旋,叶脉金光汇聚成桥,自地面升腾而起,横跨门槛,直指书案。那光不炽烈,却凝若实质,每一道光丝都似由星砂织就,流转着不属于此世的韵律。

沈明澜未动,文宫十二玉柱悄然列阵,诗魂暗涌,《正气歌》文意已在舌尖成势,只待一声吟出,便可化虹贯日,破尽虚妄。

可他终是未启唇。

因那星桥尽头,已有一人缓步而来。

老者身形模糊,如雾中剪影,唯双目清明如星渊,一眼望去,似能照见万古兴衰。他不踏地,不触尘,每进一步,星桥便延伸一寸,直至屋内。空气未起波澜,可沈明澜腰间竹简玉佩却剧烈震颤,仿佛朝圣般低鸣不止。

老者止步三尺。

掌心摊开,一枚青铜残印静静悬浮。印体残缺,一角断裂,表面刻“文渊”古篆,笔划如刀劈斧凿,透出苍茫古意。背面隐约可见半阙诗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字迹竟与沈明澜前世手书如出一辙。

“此印,可护心神,破蛊乱。”

声音不高,却如钟振九霄,字字落于识海深处,激起文宫共鸣。十二玉柱齐震,第三柱裂纹中“履”字轰然扩张,青铜纹路如藤蔓缠绕,竟将星砂之力稳稳纳入其中。

沈明澜呼吸一滞。

他欲开口,可话未出口,喉间已被一股无形之力封住。不是压制,而是警示——仿佛天地在此刻屏息,不容凡语亵渎。

老者轻推掌心,残印飘然飞至,落入沈明澜手中。

触手刹那,寒意透骨,非冰非铁,而是某种超越物质的存在。印身微震,一道古老文气顺指尖涌入经脉,直冲识海。系统瞬间警报全灭,原本紊乱的推演界面竟开始自动修复,反制进度从5.3%跃升至18.7%,且仍在攀升!

“您……是谁?”沈明澜终于挣脱禁言,声音低沉却坚定。

老者未答。

只抬眼望向北斗,目光穿透屋顶,直抵苍穹深处。片刻后,他唇动,吐出八字:

“星宿未灭,文脉当续。”

话音落,星桥崩解,光丝如雨洒落,尽数融入沈明澜眉心星砂。老者身形开始淡去,轮廓化作点点星尘,随夜风飘散。

沈明澜猛然上前一步,文宫全力运转,《将进酒》诗魂已蓄势待发,只待一道长虹贯空,便可锁住残影,逼问真相。

可就在他抬手瞬间,腰间玉佩骤然发烫,一道信息自系统深处浮现:

【警告:强行留影将触发‘文脉反噬’|后果:识海崩解|建议:静观其变】

他僵在原地。

眼睁睁看着最后一粒星尘消散于夜风,只余一句低语,在识海最深处回荡:

“待你执笔定乾坤之日,我自归来。”

屋内重归寂静。

沈明澜立于案前,掌心紧握残印,指节发白。那印已不再冰冷,反而温润如玉,仿佛与他血脉相连。他缓缓摊开手,只见印体边缘竟开始泛起微光,一丝极细的纹路自断裂处延伸,悄然嵌入玉佩边缘。

二者接触刹那,无声共鸣。

竹简玉佩表面浮现出前所未有的符文流转,似诗非诗,似卦非卦,竟与《文心雕龙》中“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八字隐隐相合。系统界面首次出现无法解析的模块,标注为:“文渊·源初”。

他闭目内视。

识海之中,文宫第三柱已不再裂痕斑驳,反而如经淬炼,青铜纹路深嵌玉柱,形成一幅微型星图——正是“周天星斗图”中“中宫阙位”的轮廓。而那枚残印,竟如钥匙般悬浮于文宫上空,缓缓旋转,每一次转动,都有一丝古老文气注入十二玉柱,强化其根基。

《正气歌》文意自然流转,浩然长虹在识海中若隐若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凝实、更磅礴。

他忽然明白——这枚残印,不只是护身之宝。

更是开启文宫真正形态的钥匙。

“星宿老人……”他低声呢喃,声音里不再有质疑,唯有敬畏。

就在此时,窗外更鼓声起。

“子时三刻,文星未落。”

沈明澜猛然抬头。

北斗第七星——摇光,正悬于天顶,金光如刃,直指人间。

他低头,看向掌中残印。

印背那半阙《正气歌》的笔迹,竟在微微发烫,仿佛回应着天穹某处的召唤。而玉佩与残印的融合处,已生出一道极细的光丝,如血脉相连,持续输送着某种超越时代的文道本源。

他缓缓将残印贴于心口。

一股暖流顺经脉游走,所过之处,文宫壁垒尽皆稳固。系统推演速度再次跃升,反制“文心蛊”的路径逐渐清晰,甚至开始模拟出蛊毒母体的破解之法。

他知道,揭榜之日,万口铄金,谣言如刀。

可他也知道——

他不再只是孤身一人。

文脉有灵,星宿未灭。

而他,已非仅仅执笔的书生。

是火种,是守望,是三千年来,那一道未曾断绝的——

正气长存。

他抬手,取笔。

不是写诗,不是作策。

而是将残印轻轻按在宣纸中央。

墨未干,笔未落。

可纸面之上,竟自行浮现出一道金纹,自印痕蔓延而出,如根须扎根于纸,又似星图铺展于世。金纹所过之处,空气中残留的“文心蛊”文气如雪遇阳,寸寸消融。

沈明澜凝视那金纹。

它最终停在纸面边缘,勾勒出一个未完成的“信”字轮廓——仿佛在等待,等待那一笔落下,便能定鼎乾坤。

他指尖轻抚残印,低语:

“若那日万民齐呼我为妖,您留下的这枚印,可否让天下听见——真正的诗?”

无人回应。

唯有北斗摇光,骤然大亮,一道星光如箭,穿透云层,直落书案。

星光落在残印之上,印体嗡鸣,玉佩共鸣,识海文宫十二玉柱同时震颤,第三柱星图完全显现,与天穹遥相呼应。

沈明澜缓缓抬手,笔尖蘸墨。

墨滴悬于笔端,将落未落。

残印嵌入玉佩的光丝突然暴涨,一道古老文气自印中冲出,顺着笔杆直上,缠绕指尖,如龙盘柱。

他呼吸一滞。

笔尖墨滴,轰然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