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139章 阴谋探查·前朝余孽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9章 阴谋探查·前朝余孽联

沈明澜的手掌刚从黑雾中抽回,指尖已泛起一层青灰,像是被寒霜舔过。他迅速后撤三步,文宫巨龙自识海腾起,盘旋周身,金光如幕,将那缕追袭而来的黑雾挡在屏障之外。空气里弥漫的腥腐味愈发浓重,仿佛有无数低语藏在风中,试图钻入耳道。

“守住四角。”他的声音压得极稳,“破妄之瞳扫一遍石柱,看有没有活人气机。”

顾明玥没有回应,身形已掠出。她落脚无声,短剑归于发间,双手轻按地面,右眼罩下微光流转。片刻后,她摇头:“无人生息,但七根石柱上的铁链都曾被人挣动过,最北面那根,锁扣有刮痕——是文修临死前用指力划的。”

沈明澜目光一凝。他缓步走向祭台,绕行一圈,视线落在铜鼎底部那道细缝上。黑雾正从中缓缓渗出,如同呼吸般规律。他取出竹简玉佩,贴于眉心,系统瞬间激活。

【知识萃取】启动。

《周礼·春官》中记载的前朝祭典制度、《墨子·非攻》所录邪术反噬原理、《礼记·祭统》关于宗庙承运之器的描述……海量信息奔涌而下,在识海中交织推演。文宫巨龙低吟一声,鳞片微颤,映照出一段段古文虚影。

“不是简单占据。”他低声开口,“他们是故意破坏封印阵,把‘镇地龙脉’的力量引偏,转为‘引煞入宫’之局。”

顾明玥走近,站在他身侧半步之后:“什么意思?”

“前朝设此地,原为压制地脉躁动,护皇城安稳。可蚀月教来了以后,把封印阵底层撕开,覆上引煞符,让原本镇守之力变成侵蚀之源。”他指向石壁上那蛛网般的裂痕,“你看这些纹路,阴阳倒逆,五行错位。若任其发展,不出三个月,整个皇宫的文气根基都会动摇,届时天象异变,百官惶恐,正是他们宣称‘天命更迭’的最佳时机。”

顾明玥眼神一冷:“所以首辅被构陷,圣使暗中操控,都是为了给这场‘天变’铺路?”

“不止。”沈明澜盯着那具焦黑尸骨,“还有人想借这个机会,把旧朝重新抬出来。”

他蹲下身,将玉佩轻轻贴在尸骨肩胛处。系统自动调用【天演推演】,以残留气机为引,回溯三日前此地景象。

光影浮现。

一名身着低品文官服的男子被锁在石柱上,双手结印,口中诵念不断。那些字句断续却清晰——“肆予小子,不敢替上帝命……”正是《尚书·大诰》中的誓词。他在试图修复封印阵。

黑雾从铜鼎裂缝中涌出,缠上他的脖颈。那人挣扎着,手指抠进石缝,指甲崩裂,鲜血淋漓。最终,喉骨发出一声脆响,头颅无力垂下。

画面消散。

沈明澜闭了闭眼。再睁时,眸光如刀。

“他是来阻止仪式的。”他说,“不是敌人,是前朝遗臣。”

顾明玥皱眉:“为何要杀自己人?”

“因为他要修阵。”沈明澜站起身,走向那截插在尸骨胸口的断刃,“若封印恢复,蚀月教的引煞之法就无法完成。他们宁可毁掉一个忠臣,也不能让计划中断。”

他拔出断刃,仔细查看刃口。薄而窄,宫廷制式,但边缘有一道细微锯齿,非官造工艺。

“西市刀坊。”他喃喃,“三十年前就被列为禁铺,因其私改兵器,专供流亡宗室。”

顾明玥瞳孔微缩:“你是说……前朝还有组织在活动?”

“不止是残党。”沈明澜将断刃收入袖中,“是有系统的势力。宫内有人潜伏,外有蚀月教呼应,甚至能调动圣使之流。这不是复仇,是复辟。”

空气骤然沉滞。

黑雾仍在飘散,撞击文宫屏障,激起层层涟漪。沈明澜忽然察觉,那雾中夹杂的低语并非杂音,而是某种韵律——像诗,又像咒。

他凝神倾听。

“永昌不灭,血脉未绝……九幽归位,圣使执节……”

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寒意,直透神魂。他猛地咬破舌尖,血腥味在口中炸开,神志顿时清明。

“这是‘九幽祭炼’。”他沉声道,“需七名文修献祭,才能凝聚一丝旧朝龙气。这铜鼎,就是承运之器。”

顾明玥握紧青玉簪:“谁才有资格唤醒它?”

“真血后裔。”沈明澜盯着那“永昌”二字,声音渐冷,“或是……被认可的继承者。”

话音未落,玉佩突然剧烈震动,裂痕处烫如烙铁。系统发出尖锐嗡鸣,一行文字在识海浮现:

【警告:检测到高浓度怨魄污染,来源与《搜神记》所载“寄器之魂”高度吻合。建议立即终止探查。】

但他没退。

他知道,这一层只是开始。

“他们在等一个人。”他抬头望向祭台后方那扇暗门,“一个能让铜鼎真正苏醒的人。”

顾明玥走到门前,指尖抚过刻字——“九幽之下,圣使归位”。

“这门关了很久。”她说,“灰尘完整,无人进出痕迹。但他们留了这句话,就是在告诉后来者:路还没断。”

沈明澜走上前,手掌贴上石门。冰冷坚硬,却隐隐传来一丝脉动,像是地底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在缓慢呼吸。

“圣使不是外来的。”他缓缓道,“他是从这里出去的,也是要回到这里的。”

“你怀疑……”顾明玥顿了顿,“他是前朝太子?”

“萧砚。”沈明澜吐出这个名字,仿佛吐出一口陈年铁锈,“温润如玉的镇北王世子,夜晚却化身为癫狂阴谋家。他体内封印饕餮残魂,能看透我的系统本质。他不是偶然出现在棋局中的对手——他是这盘棋的开局之人。”

顾明玥沉默片刻,忽然问:“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沈明澜收回手,文宫光芒再度增强,照亮整座石室。他一步步退回祭台中央,目光扫过七根石柱、焦黑尸骨、残破铜鼎。

“他们以为封印已被破坏,龙脉已乱,人心已动摇。”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但他们忘了,真正的文脉不在铜鼎里,不在黑雾中,而在诵经声里,在持剑者的脊梁上。”

他抬起右手,指尖凝聚一道金芒,缓缓点向地面。

文宫巨龙昂首长吟,十三道经文虚影自识海奔涌而出,《诗》《书》《礼》《易》《春秋》……一字一句,化作锁链,缠绕住整座祭台。

“我不能让这里继续污染地脉。”他说,“至少,在我们下去之前——先把它封住。”

金光暴涨,经文成环,层层叠加于铜鼎之上。裂缝中的黑雾剧烈翻腾,发出尖啸,却被硬生生压回鼎腹。石室震动,尘土簌簌落下,但那股侵蚀之力,终于被遏制。

顾明玥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震动。

“你刚才用了《礼记》和《孟子》的义理结构,结合《周易》卦象布阵。”她说,“这不是普通的封印。”

“是‘正统承继’之阵。”沈明澜收手,气息微喘,“我以现世文脉为基,宣告此地归属今日之朝廷。若真有旧朝龙气想复苏,就得先破万民共识,先过天下读书人的良心这一关。”

他望向暗门。

“现在,我们可以走了。”

顾明玥点头,短剑再次出鞘,横于胸前。她率先迈步,脚步轻缓,却每一步都踏在石砖接缝最稳之处。沈明澜紧随其后,文宫不灭,金光如昼。

石门开启时,一股更加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阶梯向下延伸,深不见底,两侧石壁上开始出现大量前朝铭文,内容不再是诏令,而是族谱——密密麻麻的名字刻满岩面,最后一位,赫然是“萧承稷”,永昌帝独子。

沈明澜停下脚步。

“这才是真正的入口。”他说,“通往过去的入口。”

顾明玥抬头看他。

“你怕吗?”她问。

沈明澜笑了笑,笑容里没有轻松,只有决然。

“我怕的不是过去。”他说,“是有人想把未来强行拖回过去。”

他抬脚,踏上第一级台阶。

足音落下,整条通道忽然亮起微光,像是某种机制被触发。岩壁上的名字逐一泛出血色,仿佛在注视来者。

顾明玥正要跟上,忽然察觉脚下不对。

她低头。

脚边的地砖缝隙中,渗出一滴黑色液体,缓缓滑向她的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