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 > 第100章 托付江山,朱雄英监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托付江山,朱雄英监国

清晨,乾清宫。

天光,刚刚透过窗棂,照亮了这座帝国的心脏。

数名资深的老太监,正屏着呼吸,小心翼翼地为朱元璋,穿戴着那身只有在最隆重的朝会和祭祀大典上,才会穿戴的十二章衮服。

朱元璋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即便用上了上好的脂粉,也难以完全遮掩。

他眼中的疲惫,更是如同化不开的浓墨。

但他依旧靠着那股惊人意志力,强撑着病体,将自己的腰背,挺得笔直。

他抚摸着衮服上那熟悉的龙纹,心中暗叹:穿了这身衣裳几十年,可能这是最后一次了。

今天,他要为自己的好圣孙,站好最后一班岗,送上最重要的一程。

当一切穿戴整齐,他准备走向那奉天殿时,早已等候在侧的皇太孙朱雄英,立刻上前一步。

在所有宫人那震惊的目光注视之下,他伸出手,稳稳地搀扶住了自己皇爷爷的手臂。

“皇爷爷的手,好轻……”朱雄英心中一颤。

“这小子的胳膊,够稳,够结实。”朱元璋心中一安。

年轻、挺拔、如日初升的储君,搀扶着年迈、略显疲惫、却依旧威严如山的帝王。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宫人,都心中一凛,随即将头埋得更低。

他们知道,大明的天,从今天起,或许真的要变了。

奉天殿。

当文武百官看到,那位他洪武大帝,竟是在皇太孙的亲自搀扶之下,略显缓慢地走上那高高的御阶时。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察觉到,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即将发生。

朱元璋在龙椅上缓缓坐定,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让身旁的朱雄英,坐在旁边的锦墩上。

而是就那么让孙子,肃立在了自己的身旁。

老皇帝的呼吸,比往日里似乎要沉重了一些。

但他扫视殿下群臣的目光,却依旧如鹰隼般锐利,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没有说任何一句废话,只是对侍立在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微微地示意了一下。

那名在宫中权势滔天的太监,此刻却显得无比的紧张和郑重。

他深吸一口气,从龙案之上,小心翼翼地捧起了一卷早已拟好的圣旨。

他走到御阶之前,缓缓展开。

用一种极度庄重的声音,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布衣起兵,扫平群雄,驱逐蒙元,恢复中华,创立大明,至今,已二十余载。昼夜操劳,未敢有半分懈怠。”

“然,近来朕龙体欠安,处理朝政,颇感精力不济。”

“国不可一日无主,政不可一日无决。”

他顿了顿,抬高了声音,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大臣的心上!

“即日起,由皇太孙朱雄英,监国理政!一应军国朝务,皆由其先行处置!”

“非涉及藩王谋逆、外敌叩关之军国大事,不必报备于朕!”

“钦此——!!!”

这道圣旨,内容简短,却字字如雷,直入人心!

虽然朝中的大臣们,对皇长孙的圣眷之浓,早有预料。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雄英监国之期,竟来得如此之快!

更没有想到,陛下对他的授权,竟也如此之彻底!

非军国大事不必上奏,这几乎等同于,将整个庞大帝国的日常统治权,都完完整整地交了出去! 这已经不是监国了。

这是近乎托孤!

宣读完这道石破天惊的圣旨,那太监躬身退到了一旁。

龙椅之上,朱元璋在说完了这番话之后,像是终于卸下了那副扛了一辈子的担子,他疲惫地靠在了龙椅的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但嘴角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而他身旁的朱雄英,则上前一步。

他站在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之侧,代替了自己的皇爷爷,平静地接受着来自整个帝国官僚体系最复杂的审视。

短暂的震惊之后。

其中,以魏国公徐辉祖为首的勋贵集团,眼中满是激动。

以光禄寺卿马全为首的文官集团,眼中是复杂与思索。

而少数几位与北方藩王暗中有所往来的官员,眼中则是难以掩饰的恐惧。

圣意已决,无可更改。

大明的未来,已定。

他们整理衣冠,撩起朝服的下摆,对着御座的方向,如同一片被狂风吹过的麦浪,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他们又转向了那个肃立在龙椅之旁的少年储君。

“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两道截然不同的山呼之声,在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内,久久回荡。

朱雄英站在高高的丹陛之上,俯视着跪在自己脚下,那黑压压的满朝文武。

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的波澜。

从这一刻起,这大明的天下,已经真正地开始由他来书写。

皇爷爷,您歇着。

剩下的就交给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