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69章 准备~忙活去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阳光小美女》、《朱诺》、《当幸福来敲门》、《爆裂鼓手》,四个项目,加上已有《电锯惊魂》,先暂时这样吧。

等打印完毕,杨皓坐过来,没等杨皓说话呢,姑姑疑惑的问:“皓皓,你又写了一部小说?”

杨皓看着姑姑手上拿着《阳光小美女》英文版,点点头说:“嗯,以前就构思好了,放假期间写出来了。”

姑姑有些不满的问:“那怎么只有英文,没有中文吗?”

杨皓赶紧说:“中文版也有,没打印,嫂子看的那个就是。”说着指了指杨雪的方向。

紧接着问道:“前一阵儿给您的小说出版了吗?”

姑姑解释道:“哪有那么快,出版社要三审三校,最快也要半年时间,再说了,我还没找出版社呢,我先看看。”

杨皓明白这是姑姑先过一遍,看需不需要帮自己润色一下,毕竟是杨皓的第一部作品,慎重点。

姑姑接着问道:“那三部呢?我看都是电影剧本格式,都只有英文版吗?”

杨皓点点头说:“是的,都是按照电影剧本格式写的,只有英文版,《朱诺》和《当幸福来敲门》已经写完。

《爆裂鼓手》刚写完大纲,还没开始详细填剧情。

我本来想着先写小说,等小说出版后,有了一定影响力,再改编成电影。

这不是鲍勃想制作电影吗,我先拿给他看看,这种题材是否合适。”

鲍勃一边看着剧本,一边听旁边的赵磊给翻译,他看的很快,就大致翻一下。

杨皓说完,慢慢的在一边喝茶,静静地等着大家翻看剧本,其余的人都在轮流翻看剧本。

等大家都看一遍了,杨皓随手拿起《当幸福来敲门》剧本,

开始给大家讲解:“这本灵感来自一个我在美国遇到的保险业务员,他的名字叫克里斯·加德纳。

根据他的事写出来的。你看一下,是否需要,征得他同意,这个人叫‘克里斯·加德纳’”转头对鲍勃说。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加德纳一度面临连自己的温饱也无法解决的困境。

在最困难的时期,加德纳只能将自己仅有的财产背在背上,然后一手提着尿布,一手推着婴儿车,与儿子一起前往无家可归者收容所。

实在无处容身时,父子俩只能到公园、地铁卫生间这样的地方过夜。

为了养活儿子,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他从最底层的推销员做起,最后成为全美知名的金融投资家。

应征新工作前,他和女友吵架,惊动警员上门调停。

加德纳被警方追讨1200美元的违例停车罚款,因为无力还钱,他被判入狱10天。

但噩梦还未完,出狱后他发现女友同儿子都消失了,他变得一无所有。

几个月后,女友再次现身,但不是想重修旧好,而是她不想带着儿子了。

贫穷的生活让妻子落跑,只剩一个人近中年的男人带着儿子在大街上风餐露宿,

为了让儿子有正常的上学环境,他卖血、他跑好几条街寻找流浪汉——那人抢走只能给他换几餐饭的医疗仪器,

他跟一群刚毕业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争抢一个实习机会,但在孩子面前,他永远都是最顶天立地的爸爸,

即便窘迫到要在地铁站过夜,他也要和孩子一起玩躲避恐龙的游戏,

孩子也懂事得从未让他烦恼,反而成为他每次倒下又爬

加德纳需要抚养孩子,不能再住单身宿舍,被迫流浪街头…

廉价旅馆、公园、火车站厕所、办公室桌底,都成了两父子的栖身之所,一年后他才储够钱拥有自己的小窝。

加德纳努力赚钱,当上股票经纪后,事业一帆风顺。

说来也巧,这是杨皓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中碰上,向他推销保险,一开始没想起来。

后来才琢磨过味来,这不是美国励志故事和美国梦的象征。

这些故事和梦想曾被中国公知和资本家们广泛地推崇和传播作为成功案例。

杨皓回想起上辈子那些年,美国梦如何被描绘成每个人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的美好愿景。

而这辈子,轮到杨皓给他们讲故事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自媒体发达。

社会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们开始对这类故事持怀疑态度。

他们不再轻易相信那些被美化的成功故事,而是更加关注现实中的挑战和困难。

这种转变反映了一种更广泛的社会觉醒,人们对所谓的“成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们开始质疑那些被广泛宣传的成功模式,寻找更加真实、更具包容性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这部小说的主题和核心概念保持不变,人物设定与原版版一致,沿用了电影中的设定。

而其大纲也已经整理完毕,接下来的任务是填充具体内容。

至于中文版,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九十年代,围绕着下岗工人的生活展开,其大纲同样已经完成。

现在杨皓做的事情,就是把原版写出来,然后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社会环境改编成中国版。

有些东西真的有社会共通性,只要把社会结构、底层运转逻辑弄明白,其实大部分普通人遇到的事情和情感是通的。

杨皓讲解完,鲍勃有些激动地说:“这个故事实在太棒了,我们应该拍摄它。”

说着,他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杨皓。

杨皓原本只是想让鲍勃看看这种类型的题材是否可行。面对鲍勃的激动,杨皓意识到现在讨论拍摄还为时尚早。

这部电影的构思来自2006年,现在是否能符合时代的需求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一部影片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其曾经获得的荣誉,还需要考虑到时机和档期等多种因素。

杨皓急忙解释说:“我还没有完成写作呢,怎么可以谈论拍摄?我只是想知道你对这种题材的看法……”

然而,鲍勃却打断了杨皓的话:“怎么还没完成?大纲、人设、内容概要和剧情转折不是都已经出来了吗?”

杨皓回答道:“但详细内容还没写呢。另外,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出版小说……”

鲍勃摇了摇头:“不必如此,并不是每部小说改编成电影都需要这样操作。

有些是先拍成电影再出小说的。你的小说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我们就先拍电影再出版小说吧。

而且,你的小说基本架构已经有了,找个编剧来填充一下细节就可以开拍了。

至于小说的部分,你如果想自己来完成就自己写,如果没时间,找别人帮忙填充内容也是可行的。”

杨皓本来还想继续劝说鲍勃,但听到可以委托他人填充内容,便立刻改变了想法。

上辈子,杨皓就是干这种活的,这在行业内是常见的做法。

通常,在文学和影视行业,一些知名作家或编剧会制定故事大纲,然后由其他不那么有名的作者来完成内容的填充。

杨皓上辈子就是干这种活的,为那些有名的作家或编剧充当枪手,帮助他们完成作品的撰写,不过一般没有署名权。

现在,难道自己也得到了相同的待遇吗?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于是问鲍勃:“我目前还没有什么名气,能找到合适的编剧来帮我完成这项工作吗?

要知道,通常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工作是不会给予署名的。”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盼。

然而,鲍勃的回答却让杨皓心里仅存的一点希冀破灭了,“如果你只是靠你的名气,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帮你。”

鲍勃的话锋一转,接着说:“但你是老板呀,这个身份有的是人愿意为你做这件事,放心吧。”

本来以为是靠自己的才华,到头来还是靠自己的财华,财富的力量往往比才华更具有说服力。

不过无所谓,就是一点小幻想,尽管有些许失望,但他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这只是他心中一个小小的幻想,没有寄托太多希望,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失望。

但事情要定下,总归是可以分担自己的工作量。

而且他还有好多只记得大概内容,忘记细节或者就没看的影片,都可以以这种方式做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将那些只记得大概情节的电影重新制作出来,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乐趣。

想清楚了这些,杨皓说道:“你先把剧本拿去注册版权,然后再招人打磨剧本,

至于什么时候能拍摄,那要看剧本完成度,这个项目可以立项,拍摄时间现在还不能确定,

最主要是这种剧本,最好找大明星,否则,不会有什么影响力。”

暂时终止了这个话题,鲍勃想了想,点头同意。

杨皓拿起另一本小说《阳光小美女》说:“这本小说我已经写完,你也找人润色一下,找一家出版商,是否能出版。”

鲍勃耸耸肩膀应道:“没问题。”

杨皓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朱若》这部电影要好好打磨一下,这是我在美国上学时经历的,好多俚语我不太了解。

还有这部《爆裂鼓手》,都需要好好打磨。”说完几部剧本。

杨皓向鲍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工作室要转型,转成制作公司,那就不要急,今年就先制作那部恐怖片。

公司现在才刚开始,资源和经验都有限,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如果这次能够成功,我们就按照这个模式继续发展。不过,我还要上学,可能没办法投入太多时间弄这些。”

鲍勃满意极了,满口答应道:“放心吧老板,这些事我会办的妥妥的,不会麻烦你。

不过,项目立项你还要把把关,咱们还要指着你,别的不用你操心。”

好吗,老板都叫上了,还真有当员工的觉悟。

没办法,鲍勃深知杨皓对这些事情的兴趣纯属个人爱好,一旦觉得麻烦或兴趣减退,杨皓便会毫不犹豫地放弃。

杨皓不玩了就完蛋了。可是他不行,他指着这个吃饭呢。

所以大部分事情都大包大揽,他尽量独自承担大部分事务,尽量不麻烦杨皓,尽量避免给杨皓增加负担。

除了项目立项,启动时依赖杨皓敏锐的洞察力,用到杨皓的火眼金睛。

鲍勃对杨皓的眼光现在是无脑信任。没办法,现实就摆在面前。

既然鲍勃愿意,杨皓顺水推舟,有这么个专业混好莱坞的制片人,许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也就是多花些功夫,把脑子里的东西写出来,但也不能全靠自己。

于是叮嘱道:“有些找过来的项目,还有看好的版权,都要囤一些。”

鲍勃高兴的说:“没问题,有项目你过一下目,你看好了咱们就买下来。”

-----------------

总算把鲍勃打发了,至于利益分配,杨皓在这方面从来不小气,这个需要赵磊跟他谈,跟以前纯合作肯定不一样。

处理完鲍勃的事务后,杨皓的目光转向了赵智勤。姑姑早跟他通过气儿,赵智勤要回来,加入公司。

杨皓看着赵智勤,有些想不通,赵智勤在好莱坞算是立住脚了,或者说已有所成就,毕竟跟过超A级好莱坞项目。

只要杨皓的公司继续运营,项目就会源源不断,赵智勤完全可以忙碌于这些有利可图的项目。

名声和财富看似触手可及,却不知为何赵智勤还想在国内另辟蹊径,为毛还要在国内弄一摊。

现在有多少人想去好莱坞都想疯了,各种钻营,就是为了在好莱坞立脚。

甭说现在,就是十几年后,中国电影市场都世界第二了,还一堆人向往。

各种跪舔,谄媚、献媚,甚至不惜蹭红毯或时装秀以博取眼球。

各种丑态百出,尤其中美贸易战开始后,那么多品牌辱华,还你妈逼争着代言,看的杨皓直恶心。当然也有爱国艺人。

就感觉演一个好莱坞电影角色,就是国际巨星了。

杨皓上辈子是底层人员,想不明白所谓上层人什么思维逻辑。现在也没想明白,也没觉得高大上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