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220章 进展神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回家的路上,老妈哈欠连天,连续两天熬到半夜,身体受不了了。

看着还挺精神的杨皓,嘴里埋怨道:“你这每天晚上熬到这点儿,身体受得了吗?”

“我这两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习惯了。”

“我可受不了,明天不陪你了。”

“不用你陪着,明天早点回家休息吧。”

“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完事儿?”

“估计要一周时间,怎么了?”

“回国呀!怎么了,家里一堆事儿呢。”

也是,每年到这个时候正是老妈最忙的时候,今年为了自己特意过来,杨皓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想了一下,杨皓劝道:“不行您就先回去,我忙完了就回去。”

“不差这几天,你赶紧忙完,咱们一块回去。对了,咱们还要从纽约走,你杨奶奶和赵爷爷都在纽约呢。”

杨皓诧异的问道:“杨奶奶和赵爷爷也来了,怎么没一起过来。”

“怎么滴,还让你杨奶奶和赵爷爷过来看你,你有多大谱呀!”

“不是,您想哪儿去了,我的意思是既然到了美国,应该一块过来玩玩嘛,这边还是有很多着名景点的。

对了,明天让阿尔弗雷德陪着你们去玩吧,不用去公司了,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着也要串串。”

“对了,我还没问你呢,那个什么阿尔……”

“阿尔佛雷德,”杨皓赶紧接茬,老妈也记不住外国人的名字。

“对,阿尔佛雷德,他是干什么的,怎么每天都到家里来帮忙,也是公司的员工吗?”

“不是,嗯……”

杨皓想了一下措辞说:“应该算私人管家,但不是专职的,因为我不常在这边,所以,只有我过来才在家里服务。”

“你小子还用上管家了,真的被资本主义腐蚀了。”老妈笑着调侃道。

“没办法,在这边就这样,没有这么个人帮忙,很多事儿还真办不了,人家是专业干这个的。”杨皓笑着应道。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大家洗漱一下就睡觉了。

可是杨皓睡不着了,他有心事了,有很重的心事,没法跟别人说的心事。

上辈子,也就是2005年春天,杨奶奶病逝,非常突然,本来杨皓能上央音的事也黄了。

这次听到杨奶奶的信儿,心里跟百爪挠心似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奶奶和姥姥并没有因为他的回来而改变,但是不做些什么他又不甘心。

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想着杨奶奶到底是什么病去世的,上辈子岁数小,家里人也不给说。

不过现在想来,应该是心脏问题,因为平时没什么病,去世前没几天还在辅导杨皓。

想到这里,杨皓起身,把表哥赵磊叫起来,引得嫂子嘟嘟囔囔不满意。

俩人来到书房,杨皓严肃的说道:“哥,你这两天有事吗?”

赵磊确实困了,有些睡眼惺忪的问道:“啥事?不能明天说。”

“我是临时想起来的,怕明天忘了,你啥时候回纽约?”

说起这个,赵磊有点精神了,答非所问地说道:“你那个动画片需要很多软件吧?”

“嗯,这部动画片我要做成电脑动画片,需要建模软件、动画制作软件、渲染软件、后期制作软件。”

杨皓不明白表哥问这个干嘛,他对这些应该没有兴趣才是。

“我看你这个剧组还有技术组,是不是还需要开发定制软件。”

“是的,有些软件需要定制,比如动捕服、羽毛物理引擎、冰川生成算法验证、动捕数据清洗、角色建模……”

“我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给你介绍几个华人技术专家,把这些放到国内开发。”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这个乔治·米勒好像跟悉尼大学联系了,合作开发,这也是澳大利亚能退缩25%的原因。”

“你姑父不是有个计算机公司吗,正好你这有业务,给他干点有技术含量的活,你不是知道吗。

总不能整天干些什么组装机之类的,没啥技术含量的工作吧。”

“哦!那就直接让我姑父做呗。”

“别,既然是商业项目,做事就要符合商业规则,你别管了,我来操作吧。”

“行,你看着弄吧,对了,介绍的谁呀!我认识吗?”

“你不认识,小年轻,刚来美国读博,但是技术挺厉害,叫任伟,我想帮他找个项目。”

“任伟…”杨皓嘴里喃喃自语,这名字杨皓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但不熟悉。

他在这绞尽脑汁在脑子里翻腾,赵磊接着说:“你叫我干嘛,有什么事?”

杨皓有些心不在焉的说:“我不是听说杨奶奶和赵爷爷也来了吗,你找个时间给他们俩做个体检,重点是心血管方面。”

赵磊一下紧张了,有些着急地问:“他们俩怎么了?有什么症状吗?没听说呀?”

杨皓赶紧安抚说:“没啥症状,别瞎担心,你忘了伏天的时候,俩人都有点气喘,岁数大了,还能没点毛病。”

“对,想起来了,那就检查一下,做个全面体检,这边的医疗技术好点。”

赵磊松了一口气:“你别管了,我安排吧!”

杨皓也松了口气,他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

第二天,照常《快乐的大脚》会议,这次家里人都没跟过来,赵磊领着他们去玩了。

当杨皓赶到公司时,那间宽敞却堆满资料的办公室里,乔治·米勒像一尊雕像般,在昏黄台灯下坐了整整一夜。

他身旁的烟灰缸里,烟头早已堆成了小山,咖啡杯里的咖啡也早已凉透,可他浑然不觉。

面前摊开的,是一叠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稿纸,那是他为《快乐的大脚》倾注心血的见证。

看到杨皓进来,乔治·米勒长舒一口气,手中紧握着的,便是那份凝聚着他和团队无数心血、连夜赶制出来的《快乐的大脚》动态甘特图框架。

然后把这份动态甘特图框架递给了杨皓,杨皓一边看着,一边惊讶的问道:“乔治,你们昨晚上一夜没睡。”

杨皓可是知道这份图表的工作量有多大,虽然只是个框架,但是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了,不是一晚上就能完成的。

乔治·米勒有些疲倦的说:“你不是每天开完会还要拍摄吗,这不算什么。

这不是你很快要回国吗,我想在你回国之前一定要把大致的框架、方向、风格什么的都做出来。

接下来具体的工作不用你盯着也能往下进行,不至于你不在工作没法进行。”

“那也不至于这么急呀!那今天还有精力吗?还能开会吗?”

“没问题,也没用一晚上,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杨皓听到乔治确定的回答,点点头说:“好吧,你来安排。”

看来是杨皓给他说的,自己回国后,这一切的工作需要乔治来完成,杨皓的信任让他产生了压力,毕竟这是一个投资超过一亿美元的大项目。

所有剧组成员陆陆续续到场,昨天参与制作动态甘特图框架文件的也来了,就是脸上有些疲惫。

乔治·米勒指着桌上分发好的文件说:“这是基于昨天分镜模板和电影实际制作周期(2004-2006)与统筹策略重构。

这可不是普通的图表,它更像是一把开启奇幻动画世界大门的钥匙,承载着整个项目的未来与希望。

这是我们团队成员,围绕着昨天敲定的分镜模板,深入钻研每一处细节。

结合电影从2004年到2006年这漫长而关键的制作周期,细致地规划着每一个时间节点,如同在绘制一幅通往动画梦想彼岸的精确地图。

同时,他们还综合考量各种统筹策略,力求让这个框架完美无缺,每一个线条、每一个数据,都经过反复斟酌与权衡。”

这份新鲜出炉的甘特图,正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快乐的大脚》三维甘特图,犹如一个神秘而精密的时间机器,将整个项目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乔治·米勒也没什么废话,直接就这份文件开始解说:“横轴上,时间周期从2004年6月一直延伸到2006年11月,

被划分成了一个个细小的刻度,精确到了每个月甚至每一周。

每一个刻度都仿佛是一个时间驿站,记录着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关键节点。

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每一个瞬间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编织起了《快乐的大脚》诞生的旅程。

那一个个时间节点,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指引着团队前进的方向。

从项目筹备初期的创意构思,到中期紧张的制作过程,再到后期的精细打磨与发行准备,

每一个阶段都在时间轴上有着明确的标注,让团队成员们一眼就能看清项目的进度走向。”

“纵轴则代表着任务层级,一共分为5大核心模块,而每个核心模块又进一步细分出众多子任务。

这些模块就像是一座宏伟建筑的基石,缺一不可。

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最终的影片成型,每一个模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起了这部动画巨作的骨架。”

“创意孵化模块,这是整个项目的源头,包含了剧本创作、角色设定、世界观构建等关键子任务。

这项任务已经完成,这是咱们导演自己完成的,为影片注入灵魂;”

杨皓摆摆手说:“不算我自己完成,还有编剧们一块创作完成。”

乔治·米勒耸耸肩说:“好吧,中国式谦虚。”

说完,笑笑接着说:“角色设计也是导演和团队精心雕琢每一个企鹅角色的外貌、性格特点,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

世界观构建团队则致力于打造一个逼真而奇幻的南极世界,从地理风貌到生态环境,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

说完看向杨皓说:“我这么说是不是符合你的逻辑吧。”

杨皓对乔治的打趣也不在意,活跃一下气氛嘛。

不过这也让他趁这个机会说道:“本来就是,这是大家的创作,我只不过起个头。

正好跟大家说个事,这个项目以后制作这块由乔治负责,我只负责验收。”

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意思,这么大的项目,如果成功了,就等于打开了好莱坞大门,怎么杨皓反而有点放权的意思。

“为什么呀?”

“明年我马上面临高考,主要的任务是高考,所以时间不太方便。”杨皓解释了一嘴。

顺便宣布接下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这样能明确责任,让工作顺利进行。

小插曲一过,乔治接着介绍:“技术攻坚模块,负责攻克动画制作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如动作捕捉技术的优化、物理引擎的研发、渲染算法的改进等。

技术团队是开拓者,在未知的技术领域中探索前行,为影片的高质量呈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要不断尝试新的算法和技术手段,力求让角色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场景的特效更加震撼逼真。

艺术雕琢模块,专注于影片的视觉艺术呈现,包括角色建模、场景设计、色彩搭配、动画分镜等工作。

艺术团队的成员们如同工匠,用他们的画笔和创意,将剧本中的文字描述转化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他们精心设计每一个场景的布局、每一个角色的造型,

通过细腻的色彩搭配和精美的分镜设计,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神奇的南极世界。

整合制作模块,承担着将各个分散的部分整合起来的重任,包括动画制作、特效合成、音频制作等。

这个模块就像是一个大型的加工厂,将前期创作和技术准备的成果进行有机融合,制作出完整的动画片段。

动画师们根据分镜设计,一帧一帧地制作动画,赋予角色生动的动作;

特效师们则为影片添加各种炫酷的特效,如暴风雪、极光等;

音频团队精心录制和编辑音效、配乐,为影片营造出逼真的听觉环境。

后期完善模块,在影片初步制作完成后,进行最后的优化和完善,包括剪辑、调色、字幕制作、质量审核等工作。

后期团队就像质检员,对影片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检查和调整,确保影片在视觉、听觉和叙事等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精心的剪辑,调整影片的节奏和叙事逻辑;通过精准的调色,提升影片的视觉质感;

通过添加合适的字幕,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

乔治·米勒把各模块功能以及小组具体工作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