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238章 纷至沓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妈琢磨了一会儿说:“总的来说,好莱坞顶级影视传媒公司基本上差不多吧?”

“差不多,”杨皓应道:“具体可能有差别,擅长的东西不一样。

本质是构建一个“内容生产→渠道分发→用户触达→商业变现→反哺内容”的正向循环生态。

内容为核心,渠道为通路,资本为燃料,品牌为护城河,最终实现“Ip能自我迭代、营收能多元抗风险、影响力能跨地域跨世代”。”

老妈‘嗯’了一声说道:“以你举的迪士尼的例子,在架构层面,四大业务板块形成“内容生产-渠道分发-衍生变现”的闭环,确保Ip价值最大化。

盈利层面,电影、电视、主题公园、授权业务形成“短平快+长尾”的收入组合,抗周期能力突出。

战略层面,通过动态调整业务重心(如从扩张转向内容质量),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竞争力。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Ip的情感价值与资源的精准配置,

其经验对当代传媒公司仍具指导意义——即通过内容创造文化符号,以渠道垄断流量,用衍生品实现长尾变现,最终构建不可复制的娱乐帝国。”

杨皓频频点头,竖起大拇指:“老妈你总结的到位,就是这么回事。”

老妈拍拍手:“行啦,赶紧回去歇会,下午还要学习呢,公司的事你别操那么多心,你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

在学习上,老妈从来不松懈,刚弄明白点就开始赶人。

杨皓撇撇嘴,回楼上学习去了。

杨皓听老妈这话,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竖起大拇指,语气里满是佩服:“妈您这总结,简直太到位了!

一点儿没跑偏,就是这么个理儿——比我跟赵智勤掰扯半天都清楚!”

老妈随意拍了拍手:“行啦行啦,别在这儿贫了!赶紧回楼上歇会儿去,麻溜儿上楼眯一会儿去!下午还得啃书呢。

公司这摊子事儿先撂一边儿,你现在的头号任务就是学习,别的全是瞎扯!

公司那堆事儿,有我跟你姑、还有小钟帮衬着,你别瞎操心,你现在的正事儿是啥?是学习!”

在学习这事儿上,老妈向来丁是丁、卯是卯,半点儿不含糊。

这会儿刚把行业内大公司的事儿捋顺点,立马就开始赶人,生怕耽误了他半点儿学习时间。

杨皓也知道老妈的脾气,没法儿反驳,只能撇了撇嘴。

溜溜达达往食堂外走,还不忘回头喊:“回头抽时间我再跟您说《枕水人家》的剧本啊!”

老妈在后面挥了挥手,笑着骂了句:“赶紧走你的!别惦记那剧本,先把下午的卷子弄明白再说!”

看着杨皓的背影拐上楼梯,才转身跟钟丽芳说:“这孩子,一跟他说公司的事儿就精神。”

-----------------

一下午时间,杨皓都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

这点挺好,杨皓发现重生后,但凡自己做一件事情,都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中间老妈来了一次都没打断他的学习,全身心投入。

他的学习计划比较特殊,一科一科的学,不像在学校那样,每节课都不同。

一下午的工夫,杨皓就跟钉在书桌前似的,一门心思扎在学习里。

桌上摊着厚厚的数学练习册,旁边堆着几本记满公式的笔记本,草稿纸写得密密麻麻,连笔都换了两根,

一会儿用黑笔在题上演算,一会儿拿红笔在重点处画圈,忙得脚不沾地,

可脸上半点儿没显累,反而透着股子“琢磨明白题”的痛快劲儿。

杨皓自己都觉得新鲜——自打重生回来,不管干啥事儿,只要他想沉下心来,就准能一门心思扎进去,

旁边再吵再闹都跟没听见似的,一点儿不跑偏。

搁以前在学校,他上课还总忍不住走神儿,这会儿倒好,窗外的声音,都跟隔了层棉花似的,压根儿进不了他的耳朵。

中间老妈端着切好的沙瓤西瓜上来过一回,轻手轻脚推开门,生怕门轴“吱呀”响吵着他。

瞅见杨皓握着笔,眉头微微皱着,正盯着草稿纸上的几何图琢磨,连手指头都在半空跟着比划辅助线,

老妈大气儿都没敢出,悄悄把玻璃果盘搁在桌角,又轻手轻脚退了出去。

临走还特意把虚掩的门再拉严实点儿,嘴里小声嘀咕:“这孩子,学起劲儿来倒真让人省心。”

其实杨皓这学习计划也跟别人不一样,不跟学校似的“走马灯”似的换科。

上午刚听老师讲完语文古文,下午就得掰扯物理公式,脑子来回转着,累得慌还记不牢。

他就爱“一门儿磕到底”,比如今儿下午就专攻克数学,

从函数的单调性讲到立体几何的体积计算,一道题没弄明白就不往下走,

草稿纸写满一张就揉成团扔在脚边的纸篓里,直到把这章节的知识点嚼透了、摸准了,心里头透亮了,才肯歇口气。

等他终于把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算对,抬头瞅表的时候,窗外天都有点儿擦黑了。

杨皓伸了个懒腰,骨头节儿“咔吧”响了两声,这才觉得脖子有点儿酸。

伸手摸了块桌角的西瓜,咬了一大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淌

这才发现西瓜放的时间有点长了,不过心里头踏实得很:

这一下午没白耗,数学那几道以前总卡壳的“硬骨头”,总算给啃下来了。

肚子里咕咕直响,到吃饭点儿了。

-----------------

杨皓刚从学习室出来,就瞅见老妈站在走廊尽头。

他赶紧加快两步,嗓门亮堂起来:“妈!您这是干嘛呢?”

老妈听见声儿,瞅见他,:“还能干嘛?叫你吃饭呗!赶紧的吧,你这孩子,一学起习来就没点儿准谱儿,是不是又把吃饭的事儿给忘后脑勺去了?”

杨皓嘿嘿笑了两声,:“哪儿能忘啊!这不一琢磨完最后一道数学题就出来了嘛!走,吃饭去!”

俩人边聊边往楼下走,楼梯间的声控灯随着脚步声“咔嗒”亮了,暖黄的光打在台阶上,映得俩人影子忽长忽短。

这会儿天早就黑透了,楼口的灯没亮,黑黢黢的跟泼了墨似的。

刚迈下最后一级台阶,就听“嗖”的一声,俩黑影从墙角的花丛里窜了出来,

直往杨皓腿边扑——杨皓没防备,吓得“嚯”了一声,往后退了小半步,手都攥紧了。

再定睛一看,嗨,哪儿是什么生人,不就是家里那俩活宝嘛!

大黄(狗)尾巴摇得跟个小马达似的,爪子还轻轻扒拉他的裤腿儿,嘴里“呜呜”地哼着;

咪子(猫)更黏人,直接往他腿上蹭,脑袋还顶他的手,喉咙里的呼噜声跟小拖拉机似的,震得人手心发麻。

“你俩可真行,吓我一激灵!”杨皓松了口气,蹲下来伸手先揉了揉大黄的脑袋。

大黄的毛还是那么软,就是比半年前壮实了不少,爪子都沉了点儿。

接着又挠了挠咪子的下巴,咪子舒服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干脆跳上他的膝盖,把毛往他衣服上蹭得哪儿都是。

杨皓心里头也热乎:虽说跟这俩货分开快半年了,原以为再见面得生分两天,没成想它们还记得他,见着面就这么热乎。

大黄围着他转圈圈,时不时还用舌头舔他的手背;

咪子更过分,直接趴在他膝盖上不肯下来,尾巴尖儿还轻轻勾着他的手腕。

老妈在旁边看着,笑着摆手:“行了行了,别在这儿跟它们腻歪了!菜都快凉透了,先吃饭,吃完饭再跟它们玩!”

杨皓这才恋恋不舍地把咪子抱下来,又摸了摸大黄的耳朵:“乖啊,吃完饭再陪你们玩!”

俩活宝像是听懂了,跟在他身后,一步不离地往食堂里走,大黄还时不时回头瞅他,生怕他跑了似的。

他这才问老妈:“对了妈,我回来这几天,头回见着它俩——先前我不在家,它俩搁谁家养着呢?没委屈着吧?”

老妈闻言回头笑了笑:“能委屈着吗?搁你舅妈家呢!

先前一直跟你杨奶奶、赵爷爷在一块儿,俩老人去美国之后,我这儿天天忙着公司那堆杂事儿,

早上出门晚上才回,哪儿有功夫顾着它俩?

总不能让它们在家饿肚子吧?就跟你舅舅舅妈商量,把大黄跟咪子挪过去了。”

杨皓一听,眉头轻轻皱了下:“可嫂子家那小不点儿还那么小呢,刚满周岁吧?

正是黏人的时候,再加上大黄跟咪子这俩活宝,能招呼得过来吗?别再添乱了。”

老妈捂着嘴乐了,眼角的笑纹都挤出来了:“你这孩子,想啥呢!还添乱?

我跟你说,这俩活宝去了,反倒是帮了大忙了!

你表哥家那小子,先前淘得没边儿,还特爱哭闹,白天哭着要抱,晚上哭着不睡觉,

你嫂子熬得俩眼都挂着黑眼圈,跟我打电话都愁得直叹气。”

她指了指:“结果你猜怎么着?自个儿大黄跟咪子一挪到你舅舅家,那小不点儿见着大黄摇尾巴就咯咯乐,伸手要摸它的毛;

见着咪子慢悠悠蹭他手,就咧着嘴笑,还会拿小饼干喂咪子呢!

现在好了,哭闹的劲儿都少了,

白天跟着大黄在院子里追着跑,晚上抱着咪子就能睡着,

你嫂子还跟我念叨呢,说这俩活宝比买的玩具还管用,省了她不少心!”

杨皓听愣了,低头瞅了瞅脚边的大黄,又看了看咪子,忍不住笑了:“嘿,这么神?

没看出来啊,你俩还是哄孩子的一把好手!”

说着,又揉了揉大黄的耳朵,大黄“汪”了一声,尾巴摇得更欢了,差点撞到旁边的猫。

“对了,”老妈想起什么说道:“老毕和小周来了。”

“啊?他俩在哪呢?啥时候来的啊?”

“你刚从美国回来那阵儿,他俩就找上门来了。

我瞅你那阵儿又要倒时差,又得忙着去学校报到,事儿多着呢,就跟他们说‘先等等,等孩子把学校那堆事儿捋顺了再说’。

结果今儿一早就又来了,这会儿俩人在食堂呢,你等会儿见见呗。”

“他俩找我有啥急事儿吗?”心里琢磨着——按说前两张专辑的合作早收尾了,难不成是有新想法?

“听老毕那意思,是想跟你商量新专辑的事儿。

对了,你不是跟环球签了约嘛?这跟你跟老毕合作,不搭界吧?

别到时候因为合约的事儿,闹得不痛快。”

杨皓摆了摆手:“嗨,妈您放心,我跟环球签的是英文专辑的合约,跟中文专辑不搭界,互不影响。”

“那敢情好!”老妈这才松了口气。

“你跟老毕都合作两张专辑了,人家当初也是真心实意帮你推歌,

现在你跟环球签了大公司,可不能把老毕这儿一脚蹬了,那也太不地道了

咱做人得讲良心,不能刚有了好路子,就忘了以前帮过咱的人。”她又叮嘱了一句,

语气里满是实在:“老毕今儿来的时候,脸上那股子焦急劲儿我都瞅见了,估计是真挺看重这事儿。

你等会儿跟人家好好唠,别让人寒了心,他对你是真上心,前两张专辑跑宣传,比你自己都积极。”

“知道了妈,您放心,这事儿我有数。”杨皓点头应着,心里头倒没什么愧疚

当初可不是他上赶着找老毕合作,是老毕听说他有歌,主动找上门来求合作的。

说起来,要不是老毕磨着他,他前两张专辑压根没打算大规模发行

那会儿就是想录几首歌,让杨奶奶消停一下,别老盯着自己给自己补课。

另外让她看着孙子有出息,心里舒坦,也补上上辈子的遗憾。

谁知道这两张专辑居然火得一塌糊涂,街头巷尾都在放,连他去学校都有人认出来要签名。

他自己都觉得意外:他一个没背景的新人,也没怎么花钱做宣传,

虽说歌都是上辈子经过市场验证的爆款,可也不至于火成这样啊?

这热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结果现在倒好,

他莫名其妙就成了内地新晋的人气小天王,走到哪儿都有人盯着,连跟同学去食堂吃饭都得找角落的位置。

正琢磨着呢,食堂里传来小周的说话声,杨皓站起身:“行,妈,我这就去跟他俩聊聊,看看具体是啥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