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寒刃旧青囊 > 第24章 亲卫日常(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鸾踏入府内,景象更是简洁。院落不大,地面铺着青石板,缝隙间顽强地生长着些耐寒的杂草。角落里摆放着几个练力用的石锁和箭靶,兵器架上横着几杆长枪,擦拭得锃亮,一切陈设都透着军旅的实用与冷硬。前厅几株耐寒的松柏在寒风中挺立,算是为数不多的点缀。这里没有亭台楼阁,没有曲水流觞,与其说是皇子居所,更像一个高级将领的驻跸之地,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主人常年身处边关、以军营为家的状态。

听到动静,两名中年妇人从内堂迎了出来。一位年纪稍长,约莫四十多岁,面容慈和,眼神却透着干练,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深青色的棉布裙袄,她是容嬷嬷。另一位稍年轻些,眉目温婉,气质沉静,是婉姑姑。两人见到萧景玄,脸上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但当目光落到他身后穿着亲兵服饰、面容陌生的青鸾(蓝青)时,都微微愣了一下,随即迅速恢复了恭敬。

“殿下回来了。”容嬷嬷上前,语气熟稔中带着关切,“灶上温着热汤,可要先用些驱驱寒?”

婉姑姑则默默接过萧景玄解下的披风,动作轻柔。

“嗯。”萧景玄应了一声,一边往里走,一边随意地吩咐道:“准备晚膳吧,多加一副碗筷。”他指了指身后的青鸾,“蓝青也一起。”

这话一出,不仅容嬷嬷和婉姑姑再次面露讶异,连青鸾自己也怔住了。与殿下同桌用餐?先不说礼仪问题,而是她不想同萧景玄用餐,她下意识地想要拒绝:“殿下,属下……”

“无妨。”萧景玄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今日议事晚了,不必再折腾回营用餐。容嬷嬷,婉姑姑,去准备吧。”

容嬷嬷和婉姑姑对视一眼,压下心中疑惑,恭敬应道:“是,殿下。”两人退下时,又不约而同地悄悄打量了青鸾一眼,这才转身去安排。

晚膳设在小花厅里,这里比正堂更显温馨些,但也依旧简洁。饭菜很快端上,并不铺张,四菜一汤,多是些耐储存的肉干、腌菜、烙饼,唯一称得上新鲜的是一盘炒鸡蛋和一盆冒着热气的羊肉汤,在这围城时期已算是难得。

萧景玄自然坐在主位。青鸾犹豫了一下,在萧景玄眼神示意下,在他下首的位置端正坐下。这是她第一次与萧景玄同桌用餐,以往都是她站在一旁,看着他独自用膳。

萧景玄拿起筷子,动作依旧带着皇室特有的优雅规范。他看似随意,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对面的青鸾身上。

只见青鸾并没有寻常士兵那种狼吞虎咽、吧唧作响的习惯,也没有京城贵女那种食不言、寝不语,一举一动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的刻板仪态。她坐姿端正,却不僵硬,拿起筷子的动作自然流畅,夹菜、吃饭,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协调与……效率。她吃得不算慢,但咀嚼无声,神情专注,仿佛在用最合理的方式补充能量,而非享受美食。那种感觉,不像是在用餐,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冷静,克制,没有多余的动作和情绪。

萧景玄十岁起便离京驻守边关,身边除了容嬷嬷和婉姑姑,接触最多的便是军中的糙汉。他们要么豪放不羁,要么在他面前拘谨万分。他见过京城宴席上贵女们矜持做作的仪态,也早已习惯军营里兄弟们风卷残云的吃相。却从未见过像“蓝青”这样的——明明做着最日常的事情,却透着一股与年龄、身份都极不相符的沉稳与独立,仿佛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在秩序。

容嬷嬷布菜时,也忍不住多看了青鸾几眼,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婉姑姑则安静地侍立一旁,目光在萧景玄和青鸾之间轻轻流转,若有所思。

整顿饭吃得异常安静。萧景玄本就话少,青鸾更是恪守“食不言”的规矩(或者说她本就不愿多言),只在他偶尔问及军中事务或物资情况时,才言简意赅地回答几句。

直到用餐结束,青鸾放下筷子,碗碟干净,一如她给人的感觉,利落,不拖泥带水。

“在前厅候着,稍后回营。”萧景玄淡淡道。

“是,属下告退。”青鸾起身,行礼。

青鸾离开后萧景玄便让容嬷嬷和婉姑姑在侧面的座椅处坐下。

“容嬷嬷、婉姑姑,不久我军会出战,到时城门大开难免有北狄人进入到城中,现城中还有未离开的百姓以及将士亲眷,敌人进城他们便成了首要被攻击的对象。”萧景玄表情略严肃,说完后又看向容嬷嬷说道:“容嬷嬷,你让墨迁尽快回城,这段时间将城中还有的粮食都收来,储放在将军府。”

又看向婉姑姑说道:“婉姑姑,这段时间去将军府协助,战事起就将将士亲眷和剩余不多的百姓安置在府中,到时和容嬷嬷、墨迁一起守护府中的人。”

站在前厅的青鸾,看着天空中的明月又看了眼身后的房门,想必萧景玄是单独和两位妇人交代事情。青鸾想起两位穿着简单布衣的妇人,从装扮上看确实如普通的嬷嬷,但习武之人即使刻意隐藏也能发现有所不同。并从刚才对萧景玄饮食了解应该是他极为亲近之人。眼光再次扫视了前厅一番,从她进来观察只有门口和书房处有几个亲兵值守,伺候的人除了容嬷嬷和婉姑姑便无他人。想到萧景玄的身世也是一阵唏嘘。

青鸾还在走神之际便见萧景玄大步从门口跨出往前厅走去,青鸾立刻回神跟随萧景玄的步伐一起消失在黑夜中。

一个月的时间,在日复一日的紧张备战中飞速流逝。北狄的包围圈如同勒紧的绞索,日益严密,城外游骑的踪迹越来越近,偶尔甚至能听到他们挑衅的箭矢射在城墙上的声音。然而,北漠城内的战备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墙更加坚不可摧,军队经过休整和血火锤炼,士气非但没有被困厄消磨,反而如同被压缩的弹簧,蓄势待发。

青鸾每日都跟在萧景玄身边,看他对各营的事务事无巨细,他了解作战、了解建筑、了解武器。每日兢兢业业,从不怠慢。事事以军情为先,以百姓为先。

她开始意识到,萧景玄并非只是一个需要她保护的“目标”或“主子”。他是一个在残酷环境中被迫迅速成长起来的领导者,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却依然努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这种认知,让她在执行暗卫任务时,那份纯粹的职责感中,不知不觉混入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