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 > 第184章 苏雅娴的“新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4章 苏雅娴的“新课题”

韩风将东厢房南向的书房,临时改造成了修复工作室。窗户换上了更厚实的深色窗帘,确保光线可控。一张宽大、平整的榉木工作台占据了房间中央,上面铺着干净的白毡。苏雅娴提供的专业工具——大大小小的排笔、棕刷、竹起子、马蹄刀、各式镊子、补绢用的网绢、特制的古法浆糊、矿物颜料、砚台、墨锭……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摆放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浆糊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

那幅饱经沧桑的《秋山萧寺图》就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中央。在明亮而柔和的灯光下,它的惨状更加触目惊心:绢本质地脆弱,大片大片的霉斑如同丑陋的疤痕覆盖了画面;多处断裂,绢丝松散;颜色剥落严重,原本青绿的远山只剩下斑驳的灰黄底色,赭石的寺庙墙体更是几乎消失殆尽;还有大面积的污渍和水渍……整幅画气息奄奄,仿佛随时会彻底化为尘埃。

韩风深吸一口气,戴上了薄棉手套。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先开启“鉴宝之眼”,精神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覆盖整幅画作。信息流涌入脑海,不仅仅是画面的构成、颜料的成分、绢丝的经纬,更包括那些肉眼难见的损伤细节:哪里的绢丝内部已经腐朽,哪里的颜料层下隐藏着细微的龟裂,哪里的霉斑已深入肌理……

同时,他也在脑海中反复回忆苏雅娴教导的“规矩”,以及关大爷笔记里关于古画修复的零散心得。修复古画,尤其是宋元绢本,如同在时间废墟上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稍有差池,便是不可逆的毁灭。

“第一步,清洗去污……”韩风喃喃自语,这是最基础也最危险的环节。他调制了极其温和的清洗液,用最小的排笔,蘸取微量,如同蜻蜓点水般,在画面边缘一处不显眼的霉斑上轻轻点试。精神力高度集中,感知着清洗液与霉斑、与绢丝、与底层颜料的每一丝反应。

时间在极度专注中流逝。窗外日头西斜,又换上明月。韩风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手臂稳定得如同磐石,只有手腕和指尖在极其细微地动作。汗水浸湿了他的鬓角,他却浑然不觉。每一次下笔,都耗费着巨大的心神。

几天过去,他才清理完巴掌大的一小块区域,霉斑褪去,露出了底下原本清雅的淡青色山石底色,虽然依旧斑驳,但总算显露出了一丝古画应有的韵味。这微小的成功给了他巨大的鼓舞。

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清洗只是揭开了创伤的表面,更艰巨的揭裱、修补、全色、接笔还在后面。苏雅娴提供的材料珍贵且有限,不允许他反复试错。

这天深夜,韩风正在尝试用特制的网绢和极薄的浆糊修补一处断裂的绢丝。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让他眼前微微发花,指尖控制力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偏差。只听“嗤”一声极其轻微的脆响——一小块本就脆弱不堪的旧绢,在镊子和浆糊的作用下,竟然被他撕裂了!虽然只是米粒大小,但在原本的断裂处,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韩风的心猛地一沉,动作瞬间僵住!一股强烈的挫败感和对自己的愤怒涌了上来。修复材料的珍贵他心知肚明,这一下失误,不仅浪费了材料,更可能对画作造成二次伤害!他懊恼地放下工具,靠在椅背上,闭上酸涩的眼睛,疲惫如潮水般袭来。

就在这时,寂静的院子里,突然传来“啪嗒”一声脆响,像是什么小石头砸在了窗棂上!

韩风倏然睁眼,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精神力下意识地扫向窗外——院墙外,一个模糊的黑影一闪而过,迅速消失在胡同的黑暗中。

是谁?小偷?还是……周斌的试探?

修复古画的压力,与新出现的威胁,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短暂的宁静。韩风看着工作台上那幅伤痕累累的古画,又望了望黑影消失的方向,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这修复之路,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