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 > 第235章 隐秘交易(巨量现金入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隐秘交易(巨量现金入袋)

接下来的两天,韩风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几乎不眠不休地泡在四合院的东厢房里。

昏黄的灯泡下,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木头混合的陈旧气味。地上、桌上、甚至炕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破烂”。韩风的眼神锐利如鹰,精神高度集中,运用着关大爷笔记中记载的鉴赏知识和他日益敏锐的精神感知力,对每一件物品进行着快速而精准的筛选。

那幅精心修复的《岁寒三友图》?留下!这是他的招牌,也是情感所系。

几件造型别致、釉色独特的文房小水盂和笔舔?留下!可以作为修复业务的点缀和教学样本。

一套品相完好、印工清晰的清中期木刻版《芥子园画谱》?留下!对他研究传统绘画技法和构图极有帮助。

几件器型少见、纹饰有研究价值的晚清民窑小罐?留下!有特色,未来升值空间更大。

还有一些记载着特殊工艺或本地风物、具有文献价值的古籍残本?也留下!

他像一个吝啬又挑剔的守财奴,将真正有价值、有潜力、或者对他个人有用的“种子”一件件挑拣出来,小心翼翼地单独存放。

剩下的,就是苏雅娴口中那些“重复、品相一般、升值到位”的大路货:

成捆的近现代地方小名家书画,水平参差不齐,但数量庞大。

一堆堆的民窑青花、粉彩碗、盘、碟、罐,量大但工艺普通。

大量重复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古籍的木刻版或石印本。

一堆清末民国的黄铜、白铜杂件(水烟袋、墨盒、帐钩等)。

甚至还有几件品相尚可但不算名贵的旧硬木小件家具(凳子、小几)。

看着被分门别类、堆成小山的“待处理品”,韩风心中也难免闪过一丝不舍。毕竟这些都是他顶着风险、耗费心血一件件收回来的。但苏雅娴冷静的分析和关乎身家性命的警告,让他迅速掐灭了这丝留恋。

他将整理好的详细清单——包括物品类别、大致数量、品相描述——连夜送到了苏雅娴手中。

苏雅娴的效率高得惊人。仅仅隔了一天,就派人送来口信:第一批走港商渠道,交易时间定在明晚,地点是市郊一个废弃多年的农机站仓库。交易物品主要是那批量大、易携带的古籍碑帖和瓷器杂项。

夜幕低垂,星月无光。

一辆挂着普通民用牌照的旧解放卡车,在陈小虎和一个面容冷峻、显然是苏雅娴心腹的汉子(名叫“老刀”)的驾驶下,悄无声息地驶出福缘胡同,融入燕京市稀疏的夜行车流中。车厢里,装着十几个封得严严实实的大木箱。

韩风坐在副驾驶,心跳有些快。他强迫自己冷静,精神力悄然外放,感知着周围的动静。卡车七拐八绕,避开大路,最终停在市郊一片荒草丛生的破败建筑群前。废弃的农机站,像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

老刀打了个手势,陈小虎熄火关灯。黑暗中,两个黑影如同鬼魅般从仓库阴影里闪出,低声与老刀对了几句暗号。确认无误后,仓库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被缓缓拉开一条缝。

卡车悄无声息地倒进去。仓库内空间很大,弥漫着浓重的铁锈和机油味。几盏昏黄的手提汽灯挂在梁上,勉强照亮了中央一小片区域。

几个穿着考究西装、但气质精悍的男人早已等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梳着油亮背头、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笑容可掬,但镜片后的眼神却锐利如刀。他身后站着两个面无表情的壮汉,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这就是苏雅娴联系的港商代表,人称“金先生”。

“韩先生,久仰。”金先生操着略带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主动伸出手,笑容满面,但握手时韩风感觉到对方手指的力度和掌心的一点硬茧。

“金先生,幸会。”韩风也保持着客气的微笑。

没有多余的寒暄。老刀指挥着人手,将卡车上的木箱一个个卸下,打开。金先生带来的人立刻上前,动作麻利地开始验货。他们显然都是行家,翻看书画、查看瓷器、掂量铜件,手法专业而迅速,低声用粤语交流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

验货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仓库里只有翻动纸张、瓷器轻碰和低语的声音,气氛压抑而紧张。韩风手心微微出汗,精神力高度集中,感知着每一个人的细微动作和情绪波动。金先生带来的验货人,专业且挑剔,但对物品的真伪和品相并未过多纠缠——显然,苏雅娴的信誉和前期沟通起了关键作用。

终于,验货完毕。金先生的一个助手拿着本子,凑到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金先生脸上的笑容不变,对韩风点点头:“韩先生的东西,数量足,品相符合预期。我们老板很满意。”他顿了顿,报出了一个总价。

韩风的心猛地一跳!这个价格,比他心理预期还要高出近三成!比老金之前零散报的价加总起来,也要高出近一倍!港商的财大气粗和效率,让他咋舌。

“金先生爽快。”韩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金先生微微一笑,对身后一个提着沉重黑色手提箱的壮汉点了点头。壮汉走上前,将手提箱放在旁边一个废弃的农机零件箱上,“啪嗒”一声打开。

嘶!

饶是韩风早有心理准备,看到箱子里的东西,呼吸还是瞬间一窒!

手提箱里,整整齐齐,满满当当,塞着一捆捆崭新的大团结(十元纸币)!每一捆都用牛皮纸带扎紧,散发着浓烈的油墨气息。那厚实的体积,那沉甸甸的视觉冲击力,比任何数字都更能诠释“巨款”的含义!粗略看去,至少有几十捆!在昏暗的汽灯光线下,散发着令人眩晕的光芒。

“韩先生,请点一点。全是新钞,连号。”金先生做了个请的手势。

韩风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他没有真的去一捆捆数,那样太掉价也太浪费时间。他快速翻看了几捆的封条和厚度,又随机抽看了几沓钞票的连号情况,确认无误。然后,他伸出微微有些颤抖的手,一捆,一捆,将那沉甸甸的、象征着巨大财富的钞票,转移到老刀递过来的一个特制的、内部有隔层和防震海绵的厚实大皮箱里。

整个过程,仓库里鸦雀无声。只有钞票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以及韩风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当最后一捆钞票落入皮箱,老刀“啪”地一声合上箱盖,扣上坚固的黄铜锁扣时,韩风才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合作愉快,韩先生。”金先生伸出手,笑容依旧。

“合作愉快。”韩风与他再次握手,感觉对方的手依旧有力。

交易完成。港商的人迅速将货物重新装箱,搬上他们开来的另一辆卡车,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韩风在老刀和陈小虎一左一右的护卫下,提着那个沉重得几乎让他手臂发麻的皮箱,坐上了自己的卡车。

返程的路上,车厢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沉默。陈小虎握着方向盘的手心全是汗,不时通过后视镜敬畏地瞥一眼韩风脚边那个不起眼的大皮箱。老刀则像一尊石雕,闭目养神,但全身的肌肉都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

韩风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皮箱冰冷的金属棱角硌着他的小腿,那沉甸甸的分量是如此真实。几十万现金!在这个普通工人月工资几十块的年代,这是一笔足以让人疯狂的巨款!它代表着自由,代表着力量,也代表着无与伦比的风险。

狂喜、激动、不安、恐惧……种种情绪在他胸腔里翻江倒海。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真的挖到了“第一桶金”,而且是一桶沉甸甸、金灿灿、足以压死人的巨金!

苏雅娴的渠道,果然通天。效率之高,金额之大,远超想象。

然而,这笔巨款,该如何安全地带回四合院?又该藏在哪里?

周斌的疯狂,陈志远的阴毒,如同两道冰冷的阴影,瞬间覆盖了巨款带来的短暂眩晕。财富到手,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守住它,才是真正的考验。

卡车在夜色中平稳地驶向福缘胡同。韩风睁开眼,望向窗外沉沉的夜幕,眼神在最初的激动后,迅速沉淀为一种如临深渊的凝重。